黎鳌

来自国立浙江大学维基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黎鳌,外科学、野战外科学和烧伤学家。长期从事教学和烧伤医学研究工作。总结了一整套适合中国国情、有独创性、行之有效的烧伤治疗方案,在中国较早地开展了一系列烧伤实验研究,是中国烧伤学主要开拓者之一,为中国的烧伤救治与研究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做出了重要贡献。


黎鳌,又名黎升旭,发表文章时所用的英文名为Li Ngao或Li Ao。祖籍湖南省浏阳县。1917年5月4日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市。他的父亲黎溥棠是中学教员,母亲是勤俭的农家妇女。黎鳌姐弟6人,他排行老二。他和两个弟弟黎介寿、黎磊石都从事医学,均有较大成就,被称为中国医学界的黎氏三兄弟。

黎鳌家境较清寒。祖父是店员,青年早逝,这时父亲才两岁,伯父黎赞棠四岁,全家靠祖母掇麻、织布和曾祖父(中医)接济维持生活。父亲与伯父幼时随族中子弟入塾。清朝末年,举办新学,他们均以优良成绩考入湖南高等学堂理工科,毕业时又双双名列榜首。兄弟二人毕业后无适合所学专业的工作可做,遂在长沙分别担任中学英语和数学教员。父亲和伯父热心教育事业,努力工作,成为长沙当时颇有名气的中学教员。

黎鳌6岁起接受新式教育,入长沙广义小学、大麓中学学习。他的父亲积劳成疾,心脏病发作,由其同学好友资助到上海治疗。黎鳌随同前往照料,同时就读于上海大夏中学。父亲病情稍有好转,即在南京供职。黎鳌去杭州之江大学附中读书,一年后,转读南京钟英中学至高中毕业。他聪慧勤奋,酷爱数理化,成绩优异。入高中后,黎鳌因其父长期患病,医药费用负担沉重,深感生活艰辛,求学不易,益发刻苦,累获奖学金。1935年,黎鳌参加高中毕业会考,获南京市会考总评成绩第三名,数理化成绩第一名,一人得两项奖学金。中学校长曾推荐他读南京中央大学物理、数学系,他也愿学理工。当时,正值他父亲病重,身受庸医之害,勒索之苦而劝其学医,以济世救人,解除贫苦人疾苦。加之他看到父亲就医困难,遂立志学医。1935年,他只身去上海,考入上海医学院。1937年4月,黎鳌大学二年级时父亲病逝,其家庭生活靠负担也甚重的伯父资助。黎鳌靠借贷和半工半读完成大学6年的学业,于1941年7月毕业,获医学学士学位。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因抗日战争搬到贵州省镇宁县的中正医学院任助教。1944年,他任外科讲师。1941年,黎鳌兼任副总务长。抗日战争胜利后,中正医学院迁回江西南昌原址,他辞去总务兼职,专心致力于医疗教学工作。1948年,出任外科副教授。1949年8月,中正医学院改名为南昌医学院。同年10月,南昌医学院与第四野战军医科学校合并为华中医学院,后又三度易名:1950年11月,改名为中南军区医学院,1951年11月,为第四军医学院,1952年8月,为第六军医大学。1954年,第六军医大学迁往重庆与第七军医大学合并,定名第七军医大学,又于1975年7月改名第三军医大学。这一时期,黎鳌任外科副教授,1956年,任第七军医大学普通外科教研室副主任,主持普通外科工作,致力于医疗、教学和胃、脾、血管外科的研究。他的“用死婴主动脉修补成人动脉瘤切除后的缺损”论文,1958年,获国家卫生部颁发的金质奖章和奖状。


1958年,学校决定由黎鳌负责筹建烧伤专科病房,该病房于当年9月成立。从此,他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了中国的烧伤研究事业。1962年11月,黎鳌升任外科教授。1963年5月,他任第七军医大学附属一院野战外科主任兼军事医学科学院野战外科研究所烧伤研究室主任,主持烧伤救治和研究工作,并筹建了小型烧伤研究实验室。1965年,他任第七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外科副主任。

文化大革命期间,黎鳌曾无端遭受审查批判,被人“监督劳动”,做清洁卫生工作。但他仍关心病人,帮助下级医生。1970年,黎鳌恢复工作后,参加外科学教学,同时参与主编出版了173万字的《外科手术学》(1975年)。该书注意实际经验介绍,图文并茂,深受读者欢迎,先后两次印刷5万余册均售罄后,又第三次印刷。1971年,黎鳌主动联合第二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三○四医院的烧伤学者,收集资料、总结烧伤救治经验,拟订提纲,主编出版了73万字的《烧伤治疗学》(1977年)。这是中国第一部以总结自己经验为主,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烧伤学专著。它全面总结了中国,尤其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救治烧伤的丰富经验,博采了当时国外有关烧伤研究的最新成就,详尽地阐述了烧伤的发病机制、病理形态和病理生理变化,重点介绍了中国对烧伤进行急救处理,防治休克,抗感染,处理创面,扶植内脏功能,晚期整复,中医治疗,以及烧伤护理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和独特见解,是一部理论水平较高,具有使用价值的科学专著,是当时少数几部高级医学参考书之一。该书1977 年出版后,很快脱销。1990年6月,拟订重新编写再版计划,1992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上述两本著作均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科技成果奖。《烧伤治疗学》被《人民日报》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推荐为十本优秀科技著作之一,1997年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99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1978年,第三军医大学(1975年7月,由第七军医大学改名)第一附属医院烧伤科扩建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烧伤专科中心,黎鳌任主任,同时任外科副主任兼烧伤科主任、烧伤研究室主任。1981年11月,他领导的烧伤专科中心,经国务院批准为首批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专业点,黎鳌为博士研究生导师,截至1990年,培养了17名博士及34名硕士研究生。1987年2月起,他任第三军医大学一级教授、主任军医。

黎鳌又于1982年主编出版了80万字的《创伤治疗学》,1986年7月,该书已第三次印刷。此书全面介绍了中国防治创伤的经验,有选择地采用国外先进经验,除着重介绍诊断、治疗原则外,也注意到基本理论的阐明和理论联系实际,是中国第一部详尽论述创伤治疗的专著,为普及和提高中国创伤外科的救治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

黎鳌辛勤笔耕,花费了巨大精力著书写作,他一生发表论文420篇,主编专著16本,参与编写8本专著。如主编了31万字的《烧伤研究》(1985);参与主编了《整形外科学》(1989);参加编写了吴公良主编的《野战外科学》(1981),黄家驷主编的《外科学》(第三版,1979),吴阶平等主编的《黄家驷外科学》(第四版,1986)以及杨之骏等主编的《烧伤研究与治疗》(1983,英文版)。为《中国医学百科全书·战伤外科学》副主编(1987)。


1985年10月,黎鳌作为会议主席在重庆主持召开了首届中美国际烧伤会议,有7个国家的250余名代表出席。1982年以来,他多次应邀赴美、日参加国际烧伤会议、烧伤年会和进行访问讲学。1986年,烧伤专科中心扩建为烧伤研究所,并形成一个烧伤救治和研究基地。

1986年11月,黎鳌任第三军医大学副校长、党委常委,分管科学技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和职称委员会的工作,但他仍然坚持烧伤救治的研究。1988年5月,他兼任烧伤研究所名誉所长。同年9月,他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专家组成员,继续兼任名誉所长,但不再兼任行政职务。同年,他担任首届中华烧伤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1989年,经专家评审、国家教委批准烧伤科为全国重点学科点。1989年2月,他担任中华医学会第20届理事会理事。1990年,他任全军第五届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常委。1990年5月,他任中华医学会创伤学会第一届主任委员。1994年,他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1995年4月,他任美国创伤学会荣誉委员。1995年6月,他成为首批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院士。1996年,他任全军第六届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此外,从1962年起,黎鳌先后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全军烧伤专业组组长,国际烧伤学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理事,国家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科学技术进步奖总后勤部评审委员会军事医学专业组评审委员等职务。

1986年10月,他担任《解放军医学杂志》、Chinese Medical Journal(《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中华创伤杂志》、《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Journal of Medical Colleges of PLA(《军医大学学报》英文版)、《世界医学信息》等杂志的编委、副主编、主编、荣誉主编和《中国军事医学史》编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1999年8月21日,黎鳌因心脏病在重庆家中去世。


黎鳌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烧伤专业组组长长达28年,他草拟了各个时期的全军烧伤工作发展规划和研究计划,供领导决策参考。他主持召开了13次全军烧伤学术会议,每次会议都能与专业组成员一起研讨,认真总结,制定计划,明确研究重点,提出发展方向。全军烧伤专业组和全军烧伤学术会议不仅对全军烧伤救治研究工作起到了指导作用,而且该专业组一直处于欣欣向上,不断发展的状态。他还是中华烧伤外科学会、中华创伤学会的发起人和组织者之一。

黎鳌对中国医学事业的发展,孜孜不倦地贡献了一生,是中国烧伤学主要开拓者之一。他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参与开创了中国的烧伤学,总结了一整套适合国情、有独创性、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远见卓识地在中国较早地开展了一系列实验研究,为中国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烧伤救治与研究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是1958年开始对烧伤进行研究的。黎鳌毅然受命组建烧伤科初期,当时国外对烧伤治疗特别是大面积烧伤后的救治经验不多,国内也刚起步。他与医护人员一起日夜守护在病人床旁,严密观察,精心治疗,并组织全科人员反复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组织全校多学科的研究协作,结合临床和实验研究,于1962年即初步探索出一整套自己的治疗烧伤的方案。针对当时大面积烧伤病员死亡率高的情况,他首先提出“从整体出发,维护机体本身抗病能力”的观点,总结出一系列的措施。他提出大面积烧伤病员如果不能尽早送至医院,就应创造条件就地抗休克治疗,尽量避免长途运送,尤其在休克高危期间运输给病员带来的不可弥补的损失(休克加重以至死亡);提出不同严重程度的烧伤最佳运送时期和途中应注意事项;改变及早“彻底清创”为适时“简单清创”,以减少对病员的刺激;提出要尽早清除坏死组织,以减少病员因渗出对体力的消耗;通过大量细菌调查,肯定接触感染为烧伤的主要感染途径,简化了烦琐的隔离措施,以利于病员休息;实测了国人体表面积,制定了中国创面面积计算的新九分法;通过大量病例,总结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新的输液公式,使大多数严重烧伤病员能平稳度过休克期等。这样不仅扭转了当时治疗大面积烧伤的被动局面,提高了治愈率,而且这些具有中国特色的烧伤治疗思想和方法在国内迅速推广,为中国烧伤学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数十年来,他领导的烧伤科尽管在治疗方案和方法上不断更新,但上述基本指导思想未变。他们先后救治了8千多例烧伤病员,治愈水平一直居于国内外先进行列。20世纪末,通过临床和实验研究的总结,黎鳌进一步提出“尽早维护机体抗病能力”的指导思想,即任何研究的着眼点都应在早期,使当前烧伤研究的重点更为明确。他又着重指出当前危及严重烧伤病员生命的主要是“3I”(即吸入性损伤、感染和内脏并发症,因它们的英文术语第一个字母均为“I”:inhalation injury,infection,internal organ injury),应倾全力对它们进行研究,以降低严重烧伤死亡率。


中国烧伤救治工作进展很快,1960年代已处于世界先进行列,但理论研究则落后国外。黎鳌于1960年代初即组建了小型实验室,进行烧伤内脏损伤发病机理的研究,但文化大革命中被破坏殆尽。在1978年扩建烧伤专科中心的同时,黎鳌全身心地投入重建并扩大烧伤研究实验室的工作,建立有生物化学、细菌学、免疫学、病理生理学、病理学、细胞生物学等研究条件的实验室。在他的主持和领导下,较早在国内开展了吸入性损伤、烧伤感染、免疫、异体皮延长存活、上皮细胞培养、内脏并发症等项目的理论和实验研究。

吸入性损伤死亡率高,是烧伤治疗的棘手问题,也是战伤救治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因其发病机理复杂,涉及面广,国内外尚未见有系统研究者,许多问题未能阐明。黎鳌知难而上,选择了吸人性损伤作为主要研究方向,组织了全校16个科室,近百名科研人员的烧伤协作组,主持开展了吸人性损伤的攻关研究。历时12年,完成40余项100多个分题的研究。他领导科研人员自力更生地研制了多种蒸汽和烟雾吸入伤模型,创制了肺表面张力仪,首先在国内采用了慢性肺淋巴瘘动物,应用了血管外肺水量测定,冰冻蚀刻技术等先进手段,观测了30多种体液介质的作用,基本弄清了吸入性损伤的病理和病理生理变化,探清了发病规律,提出了吸入性损伤早期肺水肿诊断和发生机制的新见解,对其防治也进行了探索。他们的防治技术在实验动物身上已产生明显效果,随后他们将这些技术用于临床。他还通过动物实验,否定了国内外教科书上一贯提出的在吸入性损伤早期抗休克时要限制输液量的观点,此论点相继得到国内外专家的承认和证实。黎鳌领导吸入性损伤研究所取得的成果,1982 年在美国旧金山第6届国际烧伤学术会议上和1981、1985、1989年在国内召开的国际烧伤学术会议上都受到与会专家学者的重视,与会者一致认为此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均属罕见。美国专家认为,在美国或其他国家的任何一个单位都未能对吸入性损伤进行如此系统、深入的研究。


1960年代初,黎鳌开始进行烧伤全身性感染的研究。通过300余例烧伤败血症的发生规律,他进行了细致分析,提出了分型和早期诊断的要点,这对烧伤败血症的防治起到指导作用。研究组在黎鳌领导下经过大量的临床病例和病理材料分析,较早地在国内指出菌群失调和霉菌感染在烧伤治疗中的重要意义。1962年,他们通过特大面积烧伤治疗的经验总结,又较早地提出内源性(尤其是肠源性)感染是严重烧伤患者感染的一个重要途径。他们又于1985年通过动物实验,用标记的绿脓杆菌证实,该细菌在动物烧伤后,不仅能穿过肠粘膜迁居肠淋巴结,而且可迁至肝、脾、肺等器官。此后,他还证明其他微生物,如大肠杆菌、类杆菌、白色念珠菌等在烧伤后均可从肠道迁居。通过不同条件的研究,他提出导致肠道微生物迁居的主要条件有三,即肠道菌群失调,肠粘膜屏障的损伤,肌体抗力的降低。此项研究已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1950年代末,黎鳌就组织科技人员对烧伤后内脏并发症进行研究。他首先提出了休克、感染、内脏并发症的三角相互关系,认为烧伤后肾功能衰竭有异于一般肾功能衰竭,除提出“烧伤败血症肾综合征”的新见解外,并通过第三军医大学病理解剖学教研室的病理检查,发现肾脏的主要病变在肾小球而不是国外认为的肾小管。1977~1978年,黎鳌率先在国内对烧伤后急性呼吸窘迫征和多内脏并发症的病例进行了分析总结,提出休克和吸入性损伤是严重烧伤后早期多内脏并发症的最主要的病理生理基础。1979年他的论文“烧伤后多内脏并发症”发表于《全军烧伤防治科研协作会议资料选编》(第91~98页)。


1980年代,他在主持和组织吸人性损伤和肠源性感染研究的同时,已将烧伤后多内脏并发症的研究作为一个侧面。1987年以来,黎鳌进一步以实验研究证实严重休克缺氧是导致诸多内脏损伤的主要因素,他们连续三次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20多个烧伤单位的10多万个病例,发现内脏功能损害是当前烧伤的主要死亡原因,早期损害是导致诸多内脏损害的主要因素。1992年,他首先获得中国医学界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重大项目“烧伤早期损害发病机理与创面愈合机理研究”,首次围绕血管内皮细胞阐述烧伤早期损伤的发病机理,探索了巨噬细胞的始动作用,明确了内毒素在烧伤早期即可启动失控性炎症介质反应。1997年,该课题被评审为“优”,该研究被评为当年十大医药新闻之一。

大面积烧伤病员的治疗,皮源不足是个难题。1970年代后期,黎鳌组织人员对延长异种皮存活的研究获得成功。随后,于1985年他首先在国内培养成功人上皮细胞片,试用于临床,此法在国内很快得以开展。1990年代后,他们研制复合皮,并开展了转基因猪皮的研究。此项研究已赶上和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在他领导和主持下,研究人员还在烧伤免疫、烧伤病理、烧伤营养、磷烧伤等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1981年以来,黎鳌领导的烧伤学科获得国家和军队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以上10项奖项,其中由他领衔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二等奖各1项,军队科技进步(成果)奖二等奖2项。“烧伤的研究”一项还在1990年7月全国医药卫生科技成果展览会上获得金奖。


黎鳌有着强烈的事业心和为伤病员服务的高度责任感。他从医半个世纪,数十年如一日,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每天工作10小时以上。年逾八旬,他仍坚持正常工作和参加科研、查房、授教和学术会议,工作到1999年8月病逝前夕。

黎鳌勤奋好学,知识渊博,善于观察和分析问题,能发现苗头,抓住重点,敢于研究难题。他治学严谨,作风缜密,坚持亲自实践。他谦虚豁达,善于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在他领导主持的烧伤攻关研究中,全校10多个科室参与协作,他曾登门拜访有关专家教授,从而能有效地组织各类科研协作。


黎鳌重视对中青年科技人员的培养。1986年经他倡议设立了全军青年烧伤医学优秀论文奖,他将获得的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奖金15000元人民币作为基金,以鼓励青年科技人员从事烧伤研究。更为人们称道的是,他的甘为人梯的精神。他十分强调在实践中去培养中青年科技人员,放手让他们挑起医疗、教学、科研的重担,使他们施展聪明才智,迅速成为学科带头人和骨干力量。为了提高他们的研究能力和管理水平,开阔眼界,黎鳌多方面与国外联系,自1986年起先后安排13名技术骨干和年轻人员去美、日等国家考察进修。对青年科技人员,他狠抓培训,反复强调根深才能叶茂,谆谆善诱地教导他们要打下扎实的医学基础,重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的训练。书写论文时,他让年轻人多执笔,各种学术会议让年轻人多参加,给他们锻炼和学习的机会。烧伤研究所曾完成几十个研究项目,撰写数百篇论文。对许多项目,黎鳌不但是指导者,还亲自参加设计、组织和实际工作。多数论文他曾参与总结,认真修改,甚至大部分内容重写,但由他领头署名的却寥寥无几。他满腔热情地关心、培养、提携中青年科技人员,使他们在思想与业务上得以迅速成长。通过黎鳌的努力,他所领导的烧伤研究所已建立起一支高、中、初级技术职务结构比例比较合理,医疗、教学和科研人员以及相关学科专业比较齐全,力量比较雄厚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他桃李满天下,学生中英才辈出,1996年,他获得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的“一代名师”称号。

(张树林 杨宗城)


简历

1917年5月4日 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市。

1935年 毕业于南京市中英中学。

1935~1941年 于上海医学院学习并毕业,获医学学士学位。

1941年 任迁贵州镇宁的中正医学院外科助教。

1944~1948年 任迁贵州镇宁的中正医学院外科讲师。

1941~1945年 兼任中正医学院副总务长。

1948~1949年 任中正医学院外科副教授。

1949~1954年 任华中医学院外科副教授。

1954~1962年 任第七军医大学(现第三军医大学)外科副教授。

1956年 任第七军医大学普通外科教研室副主任。

1962年 任第七军医大学外科教授。

1963年 任第七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野战外科主任兼军事医学科学院野战外科研究所烧伤研究室主任。

1965年 任第七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外科副主任。


1978年 任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外科副主任兼烧伤科主任、烧伤研究室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烧伤专科中心主任。

1979年4月 任《解放军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1980年 任博士生导师。

1984年 任中华医学会第11届理事会理事。

1985年10月 任Chinese Medical Journal(《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常务编委。

1985年 任第四届全军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烧伤专业组组长。

1986~1988年 任第三军医大学副校长、党委常委。

1986年 任Journal of Medical Colleges of PLA(《军医大学学报》英文版)第一届编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1987年 任第三军医大学一级教授、主任军医。

1988年 任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会第一届副主任委员。

1988年 兼任烧伤研究所名誉所长。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专家组成员。


1989年 任中华医学会第20届理事会理事。

1990年 任全军第五届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常委。任中华医学会创伤学会第一届主任委员。

1994年 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995年 任美国创伤学会荣誉委员。成为首批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院士。

1996年 任全军第六届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1999年8月21日 因心脏病在重庆逝世。


主要论著

1 黎鳌,张肇祥,路廷荣,等.用死婴主动脉修补成人胭动脉瘤切除后的缺损.军事医学杂志,1959,2(2):109~110.

2 肖光夏,黎鳌.对目前治疗烧伤几种措施的商榷.人民军医,1961,(11):15~18.

3 黎鳌.严重烧伤早期败血病的诊断.解放军医学杂志,1964,1(1):5~11.

4 黎鳌.烧伤败血症临床分性的分型的探讨.解放军医学杂志,1964,1(4):250~261.

5 黎鳌.再论“烧伤败血症肾综合征”.全军烧伤防治科研协作会议资料选编,1974∶73~177.

6 黄志强,黎鳌,张肇祥.外科手术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5.

7 黎鳌,汪良能,方之扬,盛志勇等.烧伤治疗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7.

8 肖光夏,黎鳌,胡嘉念,等.二十年治疗大面积Ⅲ度烧伤的经验.解放军医学杂志,1979,4(2):70~73.

9 黎鳌,黄志强.创伤治疗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


10 Li N,Yang ZC,Jiang KY,et al.Effect of intravenous infusion on development of pulmonary oedema after inhalation injury.Burns,1983,9:394~400.

11 黎鳌,杨宗城.烧伤研究.重庆:重庆出版社,1985.

12 凌惠杨(主编),黎鳌(副主编).中国医学百科全书·战伤外科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

13 Wang CZ,Li A,Zhu PF,et al.Dynamic changes of lung lymph flow and the release of lysosomal enzyme from the lungs after severe steam inhalation injury in goats.Burns,1986,12∶415~421.

14 Li A,Jiang KY,Yang ZC,et al.Roles of some inflammatory mediators in the pathogenesis of early pulmonary edema in steam respiratory burns.Chin Med J,1987,100∶132~141.


15 汪良能,高学书,黎鳌,等.整形外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

16 马力,黎鳌,肖光夏,等.肠源性感染的实验研究.第三军医大学学报,1990,12(1):1~69.

17 黎鳌.对烧伤防治研究的刍议.中华创伤杂志,1990,6(4):193~197.

18 Huang YS,Li A,Yang ZC.Roles of thromboxane and its inhibitor anisodamine in burn shock.Burns,1990,16(4):249~253.

19 Wang CZ,Li A,Yang ZC.The pathophysiology of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 and acute respiratory failure in a sheep model with smoke inhalation injury.Chest,1990,97(3):736~742.

20 黎鳌.烧伤防治的展望.中华创伤杂志,1995,11(5):282.


21 黎鳌,李刚荣,李兆洲,等.64320例烧伤病人的分析.解放军医学杂志,1995,20(1):3.

22 黎鳌,杨宗城,肖光夏,等.烧伤实验外科学.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7.

23 黎鳌,盛志勇,王正国,等.现代战伤外科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

24 黎鳌.创伤后脏器功能不全.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