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垶

来自国立浙江大学维基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高垶,1928年10月生,江苏泰州人。1951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工学院机械系。毕业后分配到华东工业部上海大鑫机器厂工作,曾参加治淮工程的启闸装置和火车车厢自动连接锁紧装置的制造。1952年年底选派参加重点建设工程,赴长春652厂学习俄文,在大连工业俄专学习俄文一年半.去前苏联李哈乔夫汽车厂实习一年.回长春第一汽车厂参加建厂工作,任工程师职务。1956年调至洛阳第一拖拉机厂参加建厂工作,配合前苏联专家调整工艺,直至批量投产。1960年领导研制电渣堆焊锻模,1963年获国家科委的“创造发明”奖状。“文革”期间曾筹建硬质合金烧结车间,可收废旧硬质合金,制粉摻胶制粒压成型,烧结成形,自行设计自制成套制氢装置。1976年牵头组织起草模块技术条件,1980年经国家标准局批准,编号为 JB2674-80;1989年该技术条件正式纳入国家标准,编号改为GB11880一89,从此成为中国机械学会、材料学会、模具材料委员会核心组成员。
1979年调至第一拖拉机厂-704分厂任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负责技术管理、质量管理、工艺验证和新产品试制,曾与鞍钢公司台作研制国产装甲板,组批靶试,试制出全部是国产零件的主战坦克,并组织批量生产;也曾配合装甲兵研究所试制布雷车、防化车、洗消车等新产品。1986 年晋升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随经济形势的转 化,由军工生产转为生产工程机械和轻工产品,仅一年时间,筹建生应 100 万辆"东方“牌自行车的车架车间、前叉车间和制管生产线,按期批量投产;工程机械方面是将“东方红一75”拖拉机改装成 12吨铰接式震动压路机,这些产品在市场上都颇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