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军

来自国立浙江大学维基
跳转至: 导航搜索

1944年秋冬,侵华日军为打通在中国大陆的南北交通线,以支持和挽救太平洋战争的败局,疯狂地在我国战场上发起进攻。国民党军的正面战场上,遭遇到抗战以来从未有过的险境。在敌军深入黔南,国家处于危亡之际,校内很快地掀起了劳军、战地服务团的救亡运动。当时,美军来华参战,中国远征军也赴印缅协同盟军作战,急需大批翻译人员。蒋介石为了扩充抗战力量,还有与中共争夺青年的目的,乘机提出了“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口号,号召全国知识青年从军抗日,并称入伍后,接受美军新式装备训练,将与盟军配合,一齐上前线作战。就在国家存亡之秋,日寇直迫贵州独山的严峻形势下,许多来自沦陷区的流亡学生,义愤填膺,抱着“抗日救国,匹夫有责”爱国主义精神,决心投笔从戎,打败日寇后再回来读书。1944年初,西南联大校长梅贻琦、教授吴泽霖奉命来遵义动员浙大的同学们应征译员。在1944年底到1945年5月之间,浙大参加青年军及美军译员训练班的从军学友达137人之多。他们都是大学一年级到四年级的在校生,年龄一般在18~25岁之间。据查,1945年1月,到四川綦江三溪镇参加青年远征军第202师第604团战炮连入伍的浙大学生有91人,武汉大学学生32人,贵阳师范学生3人。

胡仰馨 楼谦 田万钟 潘亮 郭可信 陈明达 向惟洨 余宗扬 胡新 吴汝铭 陈柏林 李家镐 裴尚权 陈强楚 周春波 孔祥矶 张澄亚 李德容 沈正衡 邵时敏 何荣穆 赵竹年 傅宜理 刘长庚 何表澄 吴和钧 杨正衡 陈贵耕 张直均 朱端葆 谭仕刚 施弦 俞茂松 傅惟慈 崔承慰 韩有邦 刘祖德 余宏基 徐鸿昌 徐圣书 包卓权 郦伯瑾 徐铭曾 徐立家 万瑞之 潘惟白 谢芳庭 方昌焰 戚叔纬 楼仁海 何大堪 梅天锳 袁家斌 毛保安 申屠琛 茅及铨 戴元法 薄学文 刘培安 徐国安 王光熹 高镒明 武镛祥 蒋世澄 王世光 易德伦 万元康 吴树敏 彭国忠 傅新民 覃东方 杨达伟 吴仁铨 陈滥 刘耀曾 胡光元 萧家源 王香耕 彭长久 李浤 程士伟 谭世文 易钟熙 顾以佺 汪波若 蓝邑庠 宋仰成 张开炎 金德椿 寿纪仁 欧阳忻 陈隆宝 茅以智 侯毓泉 刘中莪 诸燮高 熊易生 王作新 向敦予 田子文

浙大附中 罗伯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