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建华

来自国立浙江大学维基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董建华
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科学部。具有多年从事高分子基础研究和化学教学工作的经历。曾从事合成橡胶、高分子松弛与转变、增强塑料、高分子结晶、气体分离膜、聚合反应、生物活性与医用高分子、光电功能高分子、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等领域的科学研究工作。从事国家化学领域特别是高分子科学与材料领域基础研究管理工作多年,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工作中,具有战略思维能力。通过组织系列研讨会推动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提出优先资助领域和重点资助方向。具有敏锐的学术判断能力,在高分子科学领域,积极组织系列青年学术研讨会,为培养一只高水平研究队伍做出了很大努力。推动了我国光电功能、生物医用等功能高分子、高分子理论计算模拟、高分子凝聚态方向的研究的快速发展,抓住我国已处于领先优势的领域、如非富勒烯电子受体聚合物太阳能电池、聚集诱导发光等领域,促成了科学部前沿导向重点项目群、基础科学研究中心等立项,为我国保持相关领域领先、做出更优异成果起了很大作用。大大推动了我国高分子科学的发展。
组建“材料化学与能源化学”资助领域,这两个领域分别是两个学科交叉性强、包容性强的领域。为引导和资助相关研究人员运用化学知识从事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基础研究提供了新的机遇。顺应了国家高速发展对新材料、新能源需求日益增长的趋势。同时新增了“含能材料化学”“仿生材料化学”等多个新兴分支方向,为国家社会经济与国防事业发展进一步提供更多的科学与技术支撑。
对学科有长期深入系统的研究。主编学科前沿专著三部,为多部重要专著撰写章节等。发表数十篇综述、研究论文和管理论文。
富有使命感、责任感,将长期学术积累凝聚于学科发展研究报告、专著和大百科全书编纂。如:2005-2018 中国化学会《化学学科发展报告》专家组成员,连续多年主笔撰写《高分子化学》学科发展研究报告。2015年-至2020任《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化学卷高分子领域编委会副主编,已编辑1200条目。个人撰写280余条目,更新补充一版、二版条目400条。新增条目中强调遴选国外尚未收入、突出遴选中国学者首创研究。
在国际上发挥高水平专业作用。2011年-至今 “英国皇家化学会高分子化学系列丛书”编委会成员(Series Editors "RSC Polymer Chemistry Series")该系列丛书已出版34本。审核图书出版申请、组织邀请专家著书。2007年-至今 Wiley出版公司国际学术专业期刊“先进技术高分子”"Polymers for Advanced Technologies" 副主编(Associate Editors) 。
当选为2002-2006.中国化学会第二十六届理事,2011.3-2019.3中国化学会第二十八届、第二十九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多年来担任高分子学科委员会副主任、应用化学委员会委员。多次参与组织国内国际重要学术会议。作为主要参与者,曾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2006年获得“教育部、科学技术部、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10000个科学难题》联合领导小组颁发的“突出贡献奖”。2019年获得中国化学会2015-2018先进工作者。

学习/工作经历
1978.10-1982.07,浙江大学化学系,本科学生。
1982.08-1985.07,河南化学研究所,硕士研究生。1982.9-1984.1在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学习基础课程,1985.7获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硕士学位。
1985.08-1986.01,河南化学研究所,实习研究员。
1986.02-1989.05,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1989.06-1991.07,北京大学化学系,博士后研究人员。
1991.08-1997.12,北京大学化学系(院),教师。
1994.02-1995.02,韩国亚洲大学化学系,博士后。
1995.02-1996.02, 美国纽约市立大学斯戴滕分校,博士后。
2003.09-2004.04 美国阿克隆大学高分子学院,访问学者。
1998.01-2019.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