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修吉

来自国立浙江大学维基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冯修吉(1910.6-1997.10)
冯修吉,壮族。水泥化学及水泥热工专家。广西天等人。1910年6月14日生,考入南宁第三师范学校,被保送到广西大学预科班,经校长马君武介绍,又到上海大夏大学继续完成预科学业。后考上国立浙江大学化学工程系,1936年毕业。1941年获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工学博士学位。在德期间研制成功钙化合物水硬性漆料,获得专利。1946年回国后曾任广州中山大学教授、台南工学院(今台湾成功大学)教授,1947年~1948年任台南工学院电化系主任。建国后,历任湖北华新水泥厂主任工程师、建材部建材科学研究院水泥热工室主任、武汉建筑材料工业学院(今武汉理工大学)教授、学位评定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硅酸盐学会理事,湖北省硅酸盐学会名誉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届学科评议组成员。湖北省第四届政协副主席,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1997年10月21日在湖北武汉逝世。198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他在上世纪50年代创建的回转窑热工标定方法和应用反光显微镜鉴定水泥熟料岩相等研究成果,在国内被广泛采用和推广;80年代致力于硅酸盐水泥熟料岩相的研究,提出了微量离子对β-C2S稳定的新理论,撰写的《应用正电子湮没技术研究掺杂硅酸二钙的晶体缺陷》,填补了我国水泥科研领域的一项空白,还撰有《利用人造矾土制造高铝水泥》、《微量离子对β-C2S稳定性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等论文;
90年代,他为推广早强水泥新品种而四处奔波。他常说:“科研成果要为经济建设服务。”当时他虽已年逾八旬,但仍然深入工厂炉前“对症下药”,为企业开出科技兴厂的“妙方”。
冯修吉教授长期从事水泥专业教学和科研工作,对水泥化学有较深的造诣。冯修吉教授从1963年开始招收研究生,先后共培养了硕士、博士研究生30多名,可谓桃李满天下,为国家教育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其科研成果利用钙化合物制成钙化合物水硬性漆料早年在德国获得专利。上世纪40年代末期,是他改变了湿法回转窑链条的挂法和水泥选粉机工艺参数,使水泥产量提高30%。他完成的“回转窑热工测定方法的研究”成果,迄今仍为国内水泥厂所采用;是他首先在我国用反光显微镜鉴定水泥熟料岩相,他还应用穆斯堡尔谱研究水泥熟料中铁相的配位状态,对水泥水化活性的影响,借助正电子湮没技术,研究水泥熟料矿物产生晶体某种缺陷的一些原因,及其对水泥水化活性的影响,填补了我国水泥科学研究的空白。
冯修吉教授曾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中、英文)。这些论文有的是在国内的《硅酸盐学报》、《武汉工业大学学报》、美国的《Cement and Concorete Research》、意大利的《IL Cement》、英国的《Cement research in advance》等中外有影响的学术刊物上发表过;有的是在中外有影响的学术会议上宣读。这些论文颇有学术价值,涉及水泥化学、水泥热工、水泥生产工艺、水泥品种等领域,对促进我国水泥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010年是我国著名水泥化学与热工专家、原武汉工业大学博士生导师冯修吉教授诞辰百年。这位昔日中国水泥界的泰斗级人物,曾与另外三位专家学者同被誉为中国水泥的“四大王”。
2010年12月18日,冯修吉教授的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在武汉理工大学举行。校党委书记刘伟、冯老的学生代表欧阳世翕为冯修吉教授塑像揭幕。张清杰校长、华新水泥集团总裁李叶青、材料学院院长刘韩星、硅酸盐材料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吴少鹏、冯老的家属代表冯丽莉、冯老的学生代表阎培渝向冯老塑像敬献了花篮。在纪念活动结束后,冯老的塑像安放在硅酸盐材料实验室。

为信仰——执着坚定 矢志不渝
  冯老是水泥界的知名大师,这人们都知道。但他同时又是一个中国共产党员,了解这一点的人却不是很多。
  冯老的弟子胡曙光告诉记者,冯老的入党已成一段佳话——1982年,冯老已是全国政协委员,并担任湖北省政协副主席。他向党组织提出了入党申请,组织上考虑:入党后就不宜在政协任职了,希望他留在党外发挥作用。冯老却说:“从50年代至今,我已向党组织申请了30余年。当不当副主席是名位问题,入不入党是主义问题、是信仰问题。”同年2月,经中央组织部批准,冯老实现了多年的心愿,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员。
  时任武汉建材学院硅酸盐工程系党总支书记的王中复至今还记得这件事,他说:“冯老虽是一个大知识分子,但有着自己坚定的政治信仰,不盲从、不怕付出代价,这很难得,也最可贵!令人钦佩!”
  历经过黑暗,才会知道光明的可贵;遭受了严寒,才会倍感阳光的温暖。在冯老八十七年的人生经历中,见过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乱世,目睹了二战中德国法西斯的铁蹄淫威,也感受到新旧中国的巨大变化,所以他才有了对自己政治信仰的执著,对自己的国家和人民的热爱。
  冯老的夫人卢懿龄女士回忆道,正是因为这份执著、这份热爱,当年冯老在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获得工学博士学位后,毅然辞去了待遇优厚的工作,回到了自己的祖国,只为能用自己所学到的先进知识和技术报效国家;在蒋家王朝溃败台湾之前,冯老离开台南工学院(今成功大学)的讲坛,回到大陆,只为能从事水泥生产第一线的工作。即便是在十年浩劫之中,冯老受到冲击、下放,饱受了不公正的待遇与屈辱,但他不改其初衷,依然执著前行。
  信仰是冯老前行的灯塔,信仰给了他前行的力量。有着坚定政治信仰的冯老也成为弟子们仿效学习的榜样。冯先生培养的武汉工业大学的第一个博士欧阳世翕教授向记者介绍,冯老一生共培养了博士、硕士生30多人,几乎都先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其中有政府官员、大学校长、院长、教授,目前都在国内的重要岗位上承担着重要工作。欧阳世翕说:“冯老生前总教导我们,要尽力为党和国家、人民多做一些有益的事情,我们这些弟子们时刻都牢记着老先生的嘱托!”
  
干事业——求实创新 追求卓越
  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南京工业大学唐明述教授忆及冯老时这样说到:“他治学严谨,树立了一代学人的楷模;同时他对中国建材行业的科技进步、人才培养做出了突出贡献!”
  原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副局长黄书谋说:“冯教授是我国建筑材料领域的一代宗师,他对中国水泥科学技术发展的贡献是永载史册的。
  辛勤耕耘,求索创新,冯老把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他挚爱的水泥事业。
  现任华新水泥集团公司总经理李叶青介绍,1948年,冯老离开台湾,来到水泥生产第一线——湖北黄石华新水泥厂(即华新水泥集团公司)工作,先后任化验室主任、主任工程师等职,主持全厂的技术工作。他从工艺管理着手,进行了大胆改革,从原料配方到成品的包装,制订了一系列科学的操作规程和合理的管理制度。在改变湿法回转窑链条技法和水泥选粉机的风叶结构上进行了卓有创见的革新,从而提高了30%的水泥产量,使华新水泥厂的生产蒸蒸日上,其生产规模和产品质量在当时居全国第一。李叶青说:“华新没有忘记冯老这位老总工为企业所作的巨大贡献,他不断追求创新,不断超越自我的精神,将铭记在华新人的心中!”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的同仁们没有忘记,1955年冯老调到该院,任水泥热工室主任、国家一级工程师。几年间,有着深厚理论基础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冯老带着研究室的同志几乎走遍了全国所有的大中型水泥厂,帮助工厂解决了大量的技术难题。这期间,他首创了水泥回转窑热工标定方法;创建了国内第一个水泥岩相检验室,率先利用反光显微镜对水泥熟料进行岩相分析,从而奠定了我国水泥岩相检验的基础……。冯先生当年研究院的同事,后任国家建材局科技司司长、国家建材工业科技委员会副主任的谢泽教授级高工说:“冯老在科研工作中展示的严谨作风和过人才华令领导和同志们赞赏、钦佩不已。若不是文革十年的耽搁,正值盛年的冯先生无疑会在事业上取得更多的成就。”
  武汉理工大学的师生仍然记得,1980年,武汉理工大学的前身武汉工业大学聘请冯老到校工作。在新的岗位上,已届古稀之年的冯老又焕发出了新的激情与活力,也体现出了他学术上的权威与价值。1981年,冯老被批准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并为当时的武工大取得了唯一的一个博士点,冯老成为全国首批博士生导师。
  原武汉工业大学校长、曾担任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院长的欧阳世翕回忆,正是在冯老的鼓励和支持下,武工大的水泥、玻璃、陶瓷、硅酸盐制品、水泥热工、复合材料等专业的不少教师招收了硕士生,使学校的教学层次、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大为提高。1981年,学校被列为首批全国重点大学。现武汉理工大学校长张清杰教授曾在工作上与冯老有过接触、交流,他说:“我非常敬佩先生的学识、才华和人品,他是我们后辈学习的榜样。先生为学校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学校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我们永远怀念他!”
  在武汉工业大学的十七年,是冯老人生的最后岁月,但却散发出了灿烂的光芒。
  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被评为全国建材系统优秀教师,这都令冯老深感欣慰;科研上捷报频传:1990年,冯老研制的一种早高强水泥新品种,在广东、广西、湖北、湖南、福建等省的7个水泥厂生产,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该产品获得了广东省科技二等奖;1991年冯老带领科研组,深入工厂炉前“对症下药”,创造性地将萤石、石膏引入到菲拉瑞水泥生产中,开发出了具有节能和早强效果的新水泥品种。冯老的同事童大懋教授回忆道,那时的冯老科研创新劲头十足,状态非常好,根本不像一位古稀老人!
  当然,最应该值得冯老骄傲自豪的是,在武工大教书育人的岗位上,他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博士、硕士生。如今他们大都已成为了中国建材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和中坚力量,这其中有——欧阳世翕,知名材料学专家,先后担任过武汉工业大学校长、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导;阎培渝,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建筑材料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导;胡曙光,武汉理工大学首席教授,中共武汉市委副书记,博导;余其俊,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院长,教授、博导;程新,济南大学校长,教授、博导;张文生,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水泥基重点实验室首席专家,教授、博导;封孝信,河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院长,教授、博导……这无疑是一个在国内材料界堪称“豪华”的强大阵容,他们所取得的成就也令人瞩目:曾获得国家级奖5项,省部级奖40多项,国家发明专利200多项。
  弟子们如此“出息”,冯老在天之灵若有知,定会含笑九泉。
  
爱学生——悉心培育 倾注真情
  在这次采访中,记者先后与冯老的十余位弟子交谈过。让记者感动的是,每当他们回忆起在冯老门下学习的日子,言语间总是流露出一种对恩师的敬仰和怀念、感激之情。其情之真,其情之深,让人不觉为之动容。
  冯老爱学生,待之如子。这在武工大是有名的。对于自己的学生,冯老可谓是倾注了自己满腔的热情,给予了自己全部的爱。学生的成长、成才,学生的学习、生活,他无一不记挂在心上,都会给予悉心指导。
  有一段时间,新材料很火,而传统材料似乎不那么吃香了,学生们心里也直犯嘀咕。程新至今还记得冯老所说的话:“有人说水泥没有什么值得研究的了,我看不是这样。我国水泥研究还很落后,有很多工作需要我们去做。”程新说:“正是先生的话坚定了我投身水泥科学研究的决心!”他告诉记者,今年,他率领的团队所完成的一个水泥研究项目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人们常议论,冯老培养的研究生不仅学术水平过得硬,还特别注重做人。阎培渝说:“这都是冯老言传身教的结果。”他至今还记得冯老经常用自己经历的两件事教育学生要诚实、守信和感恩。其一是当年在浙江大学读书时,冯老在一家小饭馆吃包饭,饭馆老板了解穷学生的难处,曾在他身无分文时三个月没收他的饭钱。冯老留德回来后,多次去故地寻访未果。受人滴水之恩,却不能涌泉相报,这令冯老终生不能释怀。其二,冯老留学德国时,不小心打碎了房东家的一只昂贵的花瓶,是承担责任还是嫁祸于猫,冯老心里斗争了很久,之后冯老还是选择了主动向房东说明真实情况,请求赔偿。冯老说,“那一刻轻松极了,如同搬掉了压在心头的一块大石头!”最后,诚实的冯老赢得了房东的谅解和友谊。
  弟子们还记得,每当他们去水泥厂工作之前,冯老都要召集他们开会,提醒弟子们:到了厂里,不要以为自己是副教授、博士、硕士就自傲,一定要贴近一线的工人,向他们学习,在他们身上有着许多闪光的、值得大家学习的地方。
  封孝信现在还保留着冯老给他的毕业赠言和一封信。赠言是:“科学高峰虽然越登越难,但是只要努力不息,必将逐步登高。”那封信是冯老修改封孝信的一篇论文时所写的,两页纸,密密地写满了要修改的数据和公式。封孝信说:“当时,先生的身体已不是很好,但先生还是极其认真地写了这封信。体现了先生对学术研究的严谨和一丝不苟的态度,也体现了他对学生的爱!”
  采访中,张文生、赵三银等弟子都对冯老当着学生的面修改论文的习惯印象颇深:冯老手拿论文,逐项仔细讲解,何处需要修改,为什么要修改,怎么修改;如果是英文论文,冯老还从用哪个单词、什么语法、怎样表达最贴切等方面逐一修改矫正,往往一篇文章修改完毕,几乎成了冯老自己写的一篇文章。这种文章修改方式,冯老最辛苦,而学生收获、受益最大。多年来,在教学岗位上工作的弟子们都继承了冯老的做法,坚持当面为学生修改论文。弟子们说,“虽然累一点,苦一点,但看到学生有收获、有进步,觉得再苦再累也值得!谁让我们是冯老的弟子呢?!”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在冯老和他的弟子们身上得到了最好的体现。
  赵三银读研时家庭经济困难,他至今还记得,当他家庭有困难时,是冯老借钱给他,帮他度过难关;他还记得冯老经常帮他联系一些业余工作,让他能获得一些报酬,以补贴生活。“恩师的情,重于泰山!”回忆起当年,已是广东韶关学院教务处处长的赵三银仍激动不已、感激不尽,他说:“冯老让我懂得为师之道,除授业之外,还应该关爱学生;为人之道,应该懂得认知他人、换位思考,无私地帮助他人。”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冯修吉教授爱学生如子,学生敬之如父。在弟子们的讲述中,件件往事又从逝去的岁月中被记忆起来,有的很小,有的只是一句话或是一个动作,但也许连冯老自己都没料到,它们留给弟子们的印象是那样的深刻,对弟子们的影响竟是那样的大,而就在这一桩桩、一件件的小事当中,冯老的形象渐渐生动、鲜活,进而高大起来。
  冯修吉教授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令后人景仰。正如武汉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刘伟所说:“执著坚定的政治追求、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悉心育人的奉献精神—冯老身上体现了老一辈知识分子的优良品德和作风,这是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值得发扬光大!将他的精神一代代传承下去,就是对冯老最好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