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可桢日记》——人名简释表

白鹏飞 法学家。广西大学校长。监察院监察委员。
卞学鐄 麻省理工学院教授。
爱予→王葆仁
白坚→吴征镒
邦华→蔡邦华
包洪枢 浙大学生自治会主席。浙大应变执行会成员。军管会接管小组成员。
宝堃→张宝堃
贝时璋 浙大生物系主任。浙大理学院院长。中科院实验生物所所长。 中研院院士。
本栋→萨本栋
彬彬→竺安
秉志 农山。动物学家。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所长。中研院评议员。中研院院士。
炳坤→黄炳坤
布雷→陈布雷
步青→苏步青
步曾→胡先骕
蔡邦华 昆虫学家。浙大农学院院长。
蔡堡 作屏。浙大生物系教授。中国蚕桑研究所所长。
蔡夫人→周恕凌
蔡鼎 浙大农经系教授。
蔡竞平 杭州电灯厂厂长。
蔡金涛 浙江大学工学院教授。中央无线电器材公司总工程师兼研究所所长。
蔡绍牧 浙江省建设厅。
蔡元培 子民。中研院院长。
蔡祯 松绪。词学专家。曾任河南大学教员。
蔡作屏→蔡堡
曹谟 叔谋。测绘专家。
曹日昌 中科院党组成员,计划局副局长,办公厅副主任,心理所筹备处副主任,心理研究室主任。
曹仲渊 上海大华无线电股份两合公司。
岑兆熊 宜山指挥部军官。
曾炯 字炯之。数学家。浙大数学系教授。西康技艺专科学校教授。
曾慎浙 大蚕桑及微生物教员。
曾世英 俊千。地图学家。经济部中央地质调查所技正。
曾树荣 中研院气象研究所。
曾养甫 铁道部政务次长。广州市市长。
查良钊 教育学家。西南联大师范学院教授兼联大训导长。
柴志明 前曾任浙大机械系主任。
长望→涂长望
陈柏青 浙大教授、校训育委员会成员。
陈宝麟 浙江省财政厅厅长。
陈彪 天体物理学家。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助研。
陈秉仁 一得。昆明气象台台长。
陈伯达 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副主任。中科院副院长。
陈伯庄 经济学家。交通大学教授。
陈布雷 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代理秘书长。委员长官邸联络秘书室主任。
陈承栻 竺可桢少时同学。
陈崇礼 浙大土木系讲师。
陈大慈 浙大中文系教授。
陈大齐 百年。心理学家。考试院考选委员会委员长。
陈大受 可甫。又记为可夫。矿业工程师。
陈凤桐 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所长。全国科普协会副主席。
陈公洽→陈仪
陈公侠→陈仪
陈汉兴 浙大校长办公室文书。
陈鹤琴 幼儿教育家。江西泰和省立实验幼稚师范学校校长。上海成人义务教育促进会理事长,主持上海难民教育。
陈衡哲 莎菲。历史学家。作家。任鸿隽之妻。
陈洪 次仲。法学家。最高国防委员会法制专门委员会专任委员兼秘书。陈汲之兄。
陈鸿逵 浙大植病系教授。
陈焕镛 中山大学农林植物研究所所长,森林系主任。广西大学经济植物研究所所长。香港皇家植物园主任。中研院评议员。
陈汲 允敏。竺可桢之妻。
陈嘉 浙大外文系教授。
陈建功 浙大数学系教授。
陈剑修 宝锷。湖北省教育厅厅长。浙大训导主任。
陈景阳 中研院南京办事处秘书。
陈君衡→陈宗器
陈俊玉 中研院气象研究所。金咏深之妻。
陈康白 东北人民政府文化部副部长。全国科联副主席。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
陈可忠 化学家。国立编译馆馆长。
陈逵 弼佑。又记为弼猷。浙大外文系教授。
陈乐素 浙大史地系历史学教授。陈垣之子。
陈礼江 逸民。教育部社会教育司司长。
陈立 卓如。心理学家。浙江大学教育系主任、文学院院长。中科院心理所筹备处副主任。
陈立夫 军委会统计调查局局长。教育部部长。
陈茂康 晋侯。重庆大学教授。
陈泮藻 教育部官员。
陈其可 祖源。武汉大学历史学教授。
陈庆堂 浙大高级工科中学主任。
陈庆云 笕桥中央航空学校校长。空军募款委员会主任委员。
陈汝铨 浙大化工系学生。江苏省纺织工业局工程师。
陈汝善 贵州公路局营运专员。
陈石珍 西北联合大学代理校长。
陈士毅 中研院气象研究所。
陈世骧 昆虫学家。中研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实验生物所昆虫室主任。
陈受昌 梓传。竺可桢少时同学。
陈思义 药专学校校长{重庆)。
陈嗣虞 历任浙大化学系讲师、副教授。
陈淑 允仪。丁绪贤之妻。陈汲之堂姐。
陈省身 中研院数学研究所代所长。中研院院士。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访问学者。美国芝加哥大学数学系教授。
陈述彭 浙江大学史地学系学生,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研究员。
陈同宣 浙大机械系教员。
陈文熙 镇江测候所。
陈五凤 中研院气象研究所。
陈悟皆 世觉。又作陈晤皆。苏浙皖区经济部工业护导处。上海技术合作厂。
陈晤皆 陈悟皆
陈辛恩 浙大英文教员。
陈学溶 中研院气象研究所。中国航空公司上海龙华机场气象台副台长、台长。
陈雪屏 国民党中央党部青年部部长。教育部政务次长代理部务。
陈训慈 叔谅。浙江省图书馆馆长。浙大史地系历史学教授,主持龙泉分校教务。考试院参事。陈布雷之弟。
陈业荣 浙大学生自治会干事。
陈仪 公洽,公侠。浙江省政府主席。
陈毅 上海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上海市市长。
陈贻孙 浙江省党部。
陈逸云 国民党南京市党部委员、妇女部部长。
陈寅恪 历史学家。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中研院评议员。
陈应雄 杭州艺术专门学校女舍监。全家亲友。
陈裕光 化学家。金陵大学校长。
陈垣 援庵。历史学家。辅仁大学校长。北京师范大学校长。 中研院评议员。
陈桢 席山。清华大学生物系主任。北京大学生物系教授。中科院动物标本工作委员会主任。
陈源 通伯。文学家。武汉大学文学院院长。陈汲之长兄。
陈展云 开源。紫金山天文台。
陈长蘅 伯修。立法院财政委员会主任委员。
陈正修 兵工署四十二兵工厂厂长。陈诚之弟。
陈自哥 皆t壁觉。上海技术合作厂。
陈卓如→陈立
陈宗经 中央大学地理系教授。
陈宗南 中山大学化学系主任。
陈宗器 君衡。曾参加西北科学考察团。赴德留学。中研院物理研究所、气象研究所研究员,院务委员会委员。中科院地球物理所副所长,院办公厅副主任。
陈宗元 天目山气象台。
陈遵妫 天文学家。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上海徐家汇观象台台长。
谌湛溪 曾任贵州省建设厅厅长。
成汝基 浙大园艺系助教。
承绪→王承绪
程纯枢 忆帆。中研院气象研究所。
程寰西 暨南大学理学院院长。
程觉良 志颐。交通银行贵阳分行经理。
程民德 浙大数学系学生。
程其保 稚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代表,教育处处长。
程叔时→程孝刚
程时煃 柏庐。江西省教育厅厅长。
程世抚 浙大园艺系教授。
程天放 四川大学校长。
程孝刚 叔时。滇缅铁路机务处长。铁道部株洲机厂筹备处长。粤汉铁路局运输处处长。浙江大学机械系主任。上海交通大学校长。
程耀椿 子茂。浙大化工系教授。
程裕淇 中科院地质所副所长。
程毓淮 西南联大数学系教授。蒋硕贞之夫。
程远帆 闿运。浙江省财政厅厅长。
程稚秋→程其保
程祖宪 浙大电机系助教。
次仲→陈洪
丑进颐 中研院气象研究所。
储润科 浙大化学系数授兼一年级分部主任。
傲南→顾谷宜
崔发文 植物分类所助研。
崔之兰 动物学家。清华大学生物系教授。北京大学生物系教授。
达卿→庄俊
戴芳澜 真菌学家,植病学家。北京农业大学教授。
邓叔群 真窗学家,植病学家,森林学家。中研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中研院院士。沈阳农学院教务长、副院长。东北农学院副院长。
单纬章 浙大初级农校主任。
刁庆奎 峨眉山测候所。
丁巽甫→丁西林
丁荣南→丁祖炎
丁骕 中央大学地理系教授。
丁庶为→丁绪贤
丁西林 巽甫。原名丁燮林。中研院物理研究所所长。山东大学教授。中科院仪器馆筹备处主任。 文化部副部长。
丁炜文 正名丁郁。浙大女生指导员。西昌技术专门学校。邵元冲之甥女。
丁文江 在君。地质学家。中研院总干事、评议员。
丁燮林→丁西林
丁绪宝 中央大学物理系主任。广西桂林漓中数师兼广西教育厅督学。浙大物理系教授。
丁绪贤 庶为。东吴大学理学院院长。广西大学化学教授。中山大学化学教授。浙大化学系教授。
丁瓒 美国芝加哥大学心理学系进修。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核心成员。中科院党组副书记,办公厅副主任,联络局副局长,心理所筹备处副主任。全国科联副秘书长。中苏友协副秘书长兼外联部部长。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副秘书长。
丁祖炎 荣南。浙大出纳组组员。竺可桢之堂侄婿。
董伯豪 浙大英文教员、高工训育主任。
董时进 江西省农业院院长。
董彦堂→董作宾
董聿茂 动物学家。西湖博物馆技师兼自然部主任。
董作宾 彦堂。考古学家。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学组研究员。中研院院士。
都恩绥 陆军大学代理教务长。
都锦生 实业家。创办都锦生丝织厂。
杜靖民 中研院气象研究所。
杜清宇 浙大机械系讲师。
杜清宇 浙大机械系副教授。
杜镇远 浙赣铁路总局局长。
杜佐周 中央大学教育系主任。
段锡朋 书诒。记为书贻。教育部政务次长。国民党中央党部训练委员会主任委员。
段学复 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主任。
翻虎中 研院气象研究所。
樊翰章 蜚君。中研院气象研究所。
樊平掌 浙大数学教授。
范承履 浙大职员。
范惠成 中研院气象研究所。
范文澜 中科院近代史所所长。
范国梁 浙大农学院湘湖农场书记。
范绪箕 浙大航空系主任。浙大总务长。
方慧贞 浙大女生指导员。陈大慈之妻。
方俊 君选。同济大学测量系教授。中科院地理所大地测量组主任。
方令强 文学家。重庆固立剧专教授。国立编译馆编审。复旦大学教授。
方青儒 浙江省党部负责人。浙江省政府社会处处长。
方显延 贵州农村建设协进会干事。
方心芳 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萄学与发醇室主任,副社长。中科院菌种保藏委员会秘书。
方重 芦浪。浙大外文系教授。
费巩 香曾。浙大政治经济学教授、训导长。
丰子恺 画家。作家。桂林师范。
冯德培 中研院医学研究所筹备处代主任。中科院生理生化所所长。 中研院院士。
冯家升 民族史学家。中科院考古所研究员。
冯景兰 淮西,怀西。清华大学地学系教授。西南联大教授。
冯天荣 中研院气象研究所。
冯慰农 浙大初级农校主任。
冯秀藻 军委气象局技正。
冯言安 浙大园艺系主任。
冯泽芳 中央棉产改进所副所长。中央农业实验所技正兼棉作系主任。
俘震荫 棠。资源委员会中央电工器材厂总经理。
傅承义 中研院气象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地球物理所研究员。
傅斯年 孟真。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中研院院士。台湾大学校长。
傅种孙 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主任。
馥初→吴钟伟
刚复→胡刚复
高常泰 琪珊。中研院气象研究所工程监工。
高崇熙 清华大学化学系主任。北京新华试剂研究所所长。
高鲁 曙青。监察院监察委员。曾任中研院天文研究所所长。
高平子 中研院天文研究所研究员。
高尚志 浙大教务处体育卫生组副教授。
高学文 中研院气象研究所。
高学洵 直侯。浙大校长室人事组主任。
高泳源 中科院地理所助研。
高由禧 中科院地球物理所助研,副研。
高直侯→高学洵
高祖楠 竺可桢绍兴友人。
葛敬恩 湛侯。航空署署长兼中央航空学校代理校长等职。
葛绥成 中华书局地理部主任。
葛庭燧 金属物理学家。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
葛振华 浙大福利委员会助理员。
葛正权 物理学家。武汉大学物理系教授。航空委员会第一气体制造所所长。国防科学研究发展所设计处处长、雷达研究所所长。
古洛丁 Ivan Groodin。又记为古罗丁。俄国人。中研院气象研究所。
贡沛诚 浙江省建设厅厅长。
谷超豪 浙大数学系学生、校学生自治会干事。数学系助教,讲师。
顾俶南→顾谷宜
顾功叙 北平研究院物理学研究所研究员。浙江大学史地系教授。中科院地球物理所副所长。地质矿产勘探局地球物理勘探处处长。
顾谷宜 俶南。浙大史地系西洋史教授。
顾家杰 中科院图书馆编自部主任。
顾震潮 中科院地球物理所副研。
顾金甫 四川测候所。
顾钧禧 中研院气象研究所。西南联大物理系学生。
顾青虹 浙大蚕桑系主任。
顾侠 中研院气象研究所。贵阳测候所。
顾一樵→顾毓琇
顾毓瑔 中央工业试验所所长。顾毓琇之弟。
顾毓琇 一樵。电机工程学家。浙江大学电机系主任。教育部政务次长。国立音乐学院首任院长。国立政治大学校长。
关颂声 创建基泰工程公司。抗战后参与国防建设规划。
关肇直 中科院编译局处长,图书管理处处长,数学所副研。
关志尧 浙大教育系助敬。
桂质廷 物理学家。华中大学理学院院长兼物理系主任。武汉大学理学院教授。
郭宝钧 中科院考古所研究员。
郭斌和 洽周,秉和。浙大中文系主任。
郭沫若 中研院院士。政务院副总理兼文教委员会主任。中科院院长。全国文联主席。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主席。
郭任远 心理学家。前任浙大校长。中研院评议员。
郭晓岚 中研院气象研究所。
过兴先 鑫先。浙大农学院学生。后留校任教。
过郁芬 竺士俊之妻。
韩汉英 中央军校四分校校长(独山)。
韩祖德 浙大会计主任。
杭立武 中英庚款董事会总干事。教育部政务次长、部长。
郝更生 教育部体育督学兼体育师资训练所长。
郝景盛 中科院植物分类所研究员。
浩培→李浩培
何柏丞 暨南大学校长。
何成钧 清华大学物理系讲师。中科院计划局处长。
何廉 粹廉。南开大学。行政院政务处处长、经济部次长。全国粮食管理局副局长。中研院评议员。
何伊渠 中国合众蚕桑改良会。
何元成 中研院气象研究所。
何元晋 清隐。中研院气象研究所。
何泽慧 中科院近代物理所研究员。
何增禄 浙大物理系教授。
何之泰 叔通。水利专家。
贺昌群 浙大史地系历史学教授。
贺诚 东北人民政府卫生部部长。中华全国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大会筹备委员会党组书记。政务院卫生部副部长。
贺懋庆 勉吾。杭州市政府官员。竺可桢哈佛校友。
贺扬灵 绍兴知事。浙西行署主任。
贺壮予 浙大总务长兼化学系教授。
鸿慈→胡鸿慈
鸿逵→陈鸿逵
侯虫草照 浙大副教授、教授。浙大贵阳办事处负责人。
侯德榜 致本。永利公司总工程师。永利化学工业公司总经理。中研院评议员。中研院院士。政务院重工业部化工技术顾问。公私合营永利化学工业公司总经理。重工业部顾问。
侯德封 地球化学家。中科院地质所所长。
侯家源 苏民。湘桂铁路总工程师。黔桂铁路工程局局长兼总工程师。
侯仁之 燕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北京大学副教务长,地质地理系主任。
侯学煜 植物生态学家。中科院植物分类所研究员。
胡博渊 铁光。地质学家。经济部技监。中央大学教授兼实业部技正。贵州平越交通大学贵州分校校长。
胡步曾→胡先骕
胡次威 浙江省兰溪县县长。
胡定安 江苏医学院院长。
胡敦复 大同大学校长。中国科学社董事。
胡凤初 浙大职员。
胡刚复 物理学家。浙大文理学院院长。浙大理学院院长。大同大学校长。南开大学物理系教授。
胡鸿慈 改名陶照。上海医学院办公室军管处联络员。
胡焕庸 肖堂。中央大学地理系主任。地理学家。治淮委员会技术委员会技术员。
胡乔木 中宣部副部长。中共中央政治局秘书。政务院新闻总署署长。文教委员会秘书长。
胡建人 家健。都匀办事处主任。湄潭浙大附中校长。
胡健中 杭州《东南日报》主笔。
胡鸣时 浙大高级工科中学教务主任。
胡适 适之。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中研院评议员、院士。驻美大使。寓居美国纽约。
胡士煊 浙大师范学院教师。
胡庶华 春藻。重庆大学校长。
胡数复 数学家。胡刚复之兄。
胡先骕 步曾。静生生物调查所所长。云南农林植物研究所所长。中正大学校长。中科院植物分类所研究员。 中研院评议员、院士。
胡愈之 国家出版总署署长。
胡子腾 中研院气象研究所。后去香港。
华罗庚 清华大学数学系教授。中科院数学所筹备处副主任.数学所所长。
华昭复 胡刚复之妻。
化予→吴学周
黄本立 浙大农艺系教授。
黄秉维 地理学家。浙大史地系教授。资源委员会经济研究室专门委员。华东工业部工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中科院地理所筹备处副主任。
黄炳坤 浙大法律系政治学教授。
黄逢昌 仲辰。中研院气象研究所专任研究员。
黄国璋 (1)海平。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主任。西北联合大学地理系主任。西北师范学院地理系主任、代院长。中国地理研究所所长。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系主任。
    (2)浙大学生。
黄海平→黄国璋
黄华表 二明。浙江省政府秘书长。
黄焕焜 浙大电机系助教。
黄汲清 中央地质调查所所长。
黄君理 浙大土木系教授。
黄龙先 教宵部代理高等教育司司长。
黄宁而 浙大外文系助教。杭州弘道小学英文教员。林涟之女。
黄瑞纶 浙大农化系教授。
黄厦千 正名黄应欢。气象学家。中央大学地理系教授,气象系主任。
黄绍竑 季宽。浙江省政府主席。
黄万里 水利专家。黄炎培之子。
黄翼 羽仪。心理学家。浙大教育系教授。
黄云山 浙大军事教官。
黄子卿 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北京大学化学系物理化学教研室主任。
黄宗甄 1941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生物系。中研院植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中科院秘书处处长,编译局处长。
季谷→李季谷
季恒→孙恒
季骅→谢家荣
季梁→王琎
季午→王季午
纪育沣 浙江大学化学系教授。中央卫生研究院药物化学系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院士。
家玉→谢家玉
贾慎修 北京农业大学畜牧系教授。
建功→陈建功
简直 家纯。浙大柳州办事处负责人。
简焯坡 中科院植物分类所助研,院计划局处长。
江爱良 中科院地球物理所气象纽研究实习员。
江泽涵 北京大学数学系主任。
姜立夫 蒋佐。南开大学数学系主任。岭南数学系主任,中山大学数学系教授。 中研院评议员。
姜琦 伯韩。浙大训导长。
蒋丙然 右沧。气象学家。青岛观象台台长。
蒋方震 百里。军事理论家。国防参议会参议员。陆军大学代校长。
蒋复璁 慰堂。中央图书馆馆长。蒋方震之侄。
蒋坚忍 笕桥中央航空学校教务长。
蒋梦麟 孟邻。北京大学校长。西南联大校务委员会常务委员。
蒋瑞生 中研院气象研究所。
蒋硕民 南开大学数学系教授。蒋作宾之子。
蒋硕贞 又记为蒋硕真。程毓淮之妻。
蒋振 伯谦。浙大训育处负责人。浙大训育主任。
蒋作宾 雨岩。内政部长。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安徽省政府主席。国民党工作考核委员会政务组主任。竺可桢连襟。
金宝善 楚珍。医学家。内政部卫生署技正、副署长。
金秉时 浙大机械系教员。
金海观 湘湖乡村师范校长。
金加棣 中研院气象研究所。
金润泉 杭州中央银行经理。
金善宝 小麦专家。中央大学农艺系教授。
金廷秀 中研院气象研究所。
金咏深 中研院气象研究所。
景幼南 昌极。浙大哲学系教授。
孔福民 先任桐梓县长,后任遵义县长。
雷沛鸿 宾南。广西省教育厅厅长。
雷震 儆寰。曾任监察院监察委员。后任国民党参政会秘书长。最高委员会财政专门委员会专门委员。
黎照寰 曜生。交通大学校长。
江希明 动物学家。浙大生物系教授。
劲夫→王国松
九章→赵九章
觉予→谢家玉
君衡→陈宗器
坤珊→佘坤珊
乐天宇 华北大学农学院院长。北京农业大学校务委员会主任委员。中科院遗传选种馆馆长。华裔垦殖局天然橡胶研究所副所长。
雷法章 浙江省政府秘书长。 考试院秘书长。
李伯纶→李宗恩
李超英 浙江省教育厅厅长。
李承干 南京永利化工公司协理、硫酸铔厂厂长。
李春芬 浙江大学地理系主任。浙江师专地理科主任。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主任。
李春昱 赓阳。中央地质调查所所长。东北地质矿产调查总队长。渭北煤田普查大队长。
李赓阳→李春昱
李大光 贵阳县县长。
李德毅 浙江省建设厅林场总场场长。
李浩培 浙大法学院院长、校训导长。
李范五 林业部副部长。
李范一 汉口第一纺纱厂总经理。燃料工业部副部长。
李锋 雏凤。浙江省水利局,负责气象工作。
李凤荪 昆虫学家。浙大植病系教授。
李恒如 中研院气象研究所。
李济 济之。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学组主任。中研院评议员。
李絜非 浙大史地系史学组教员。
李季谷 浙江省教育厅厅长。
李今英 多记作梅太太。浙大外文系任教。梅光迪之妻。
李连捷 北京农业大学土猿系主任。
李良骐 贵阳气象研究所所长。
李培恩 之江大学校长。
李璞 中科院地质所副研究员。
李祁 浙大外文系教授。
李乔年→李寿恒
李庆逵 中科院地质所土壤室研究员。
李润章→李书华
李善邦 中央地质调查所地震研究室主任。中科院地球物理所地震室主任。
李寿恒 乔年。浙大化工系主任。浙大工学院院长、化工系主任、校教务长。
李书华 润章。物理学家。北平研究院副院长。中研院评议员。中研院院士。
李树化 浙大师范学院外文系副教授。
李书田 耕砚。土木工程学家。北洋工学院院长。西北工学院院长。
李四光 仲揆。中研院地质研究所所长。中研院院士。中科院副院长。古生物所所长。中国地质工作指导委员会主任。全国科联主席。
李涛 松风。北京大学医史科主任。
李天助 浙大医务组主任。
李文彦 中科院地理所研究实习员、助研。
李熙谋 振吾。浙大工学院院长。
李宪之 气象学家。清华大学气象学系主任。北京大学物理系气象教研室主任。
李相勖 浙大师范学院主任导师。
李旭旦 中央大学地理系主任。南京大学地理系主任。南京师范学院地理系主任。
李薰 中科院金属所筹备处主任。
李雅卿 浙大教育系学生。
李亚农 山东解放区华东研究院院长。上海军管会文教处副处长。中研院院务委员会主任。历史学家。中科院党组成员,华东办事处主任,土海办事处主任。
李俨 乐知。数学史家。陇海铁路局副总工程师。
李仪祉 李协,宜之。陕西省水利局局长。中研院评议员。
李毅艇 记为李毅挺。西安测候所。
李寅恭 中央大学森林系主任。
李仲揆→李四光
李宗恩 伯纶。贵阳医学院院长。协和医学院院长。中研院院士。
立武→杭立武
厉德寅 中央大学中文系。蒋硕德之夫。
郦承铨 衡叔。浙大中文系教授。
梁嘉彬 浙大史地系历史学教授。
梁庆椿 浙大农经系主任。
梁实夫 中研院气象研究所。
梁思成 清华大学建筑系主任。
梁思永 中科院考古所副所长。
梁守槃 浙大航空系主任。
梁叔五→梁希
梁希 叔五。森林学家。中央大学农学院院长。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主席。政务院林垦部部长。
林超 (1)西南联大地理系教授。清华大学地理学教授。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教授。 中国地理研究所副研究员。(2)大夏大学打字员。
林超 伯超。中山大学地理系主任、代理理学院院长。
林风眠 画家。杭州艺专校长。
林可胜 医学家。协和医学院生理学系主任。军政部卫生行政人员训练所主任。中研院评议员。
林涟 多记作羽仪太太。黄翼之妻。
林罄侯 浙大外文系教授。
林镕 中科院植物分类所研究员,副所长。
林汝瑶 记为林树瑶。浙大园艺系教授。
林同济 云南大学文法学院院长。
凌纯声 民族学家。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
凌鸿勋 竹铭。按南段工程局局长兼总工程师。天成铁路工程局局长兼总工程师。粤汉铁路管理局局长。中研院评议员。
骝先→朱家骅
刘宝善 楚才。浙大药学系教授。
刘粹中 湖南第二农事试验场气象组。中研院气象研究所。
刘操南 浙大中文系助教。
刘承钊 燕京大学生物系主任。中科院标本整理委员会副主任。华西协和大学校长。
刘崇乐 北京农业大学昆虫系主任。中科院实验生物所昆虫室研究员。
刘大白 中央军校政治教官。
刘大年 中科院党组成员,近代史所研究员,编译局副局长。
刘鼎 重工业部副部长。
刘敦桢 士能。建筑学家。中国营造学社文献部主任。
刘恩兰 金陵女子大学地理系主任。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系主任。
刘福藩 全家南京寓所男仆。
刘福泰 中央大学建筑系主任。
刘馥英 浙大化工系教授。
刘千俊 遵义专员。
刘庆云 浙大农经系教授。
刘瑞恒 月如。中央医院院长。卫生勤务部部长。
刘慎谔 东北农学院东北植物调查所所长。
刘寿丰 羊石城。中正书局经理。
刘先志 力学家。工程教育家。
刘咸 重熙。记为仲熙。人类学家。《科学》杂志主编。
刘仙洲 机械工程史学家。清华大学副校长。 。
刘孝娴 浙大女生指导员。浙大体育教员。
刘学志 浙大附中女生指导员。
刘衍淮 春舫。气象学家。空军气象训练班负责人。中央航空学校、空军军官学校气象学教官。
刘英士 教育部首席参事。
柳大纲 中科镜物理化学所研究员。
柳定生 浙大史地系助教。
柳诒徵 翼谋。历史学家。江苏省立国学图书馆馆长。浙江大学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
龙相齐 Gherzi。意大利人。气象学家。徐家汇天文台。
楼桐茂 中科院地理所副研。
楼光来 英语语言学家。中央大学文学院代院长。
卢嘉锡 厦门大学化学系主任。
卢温甫→卢鋈
卢析薪→卢于道
卢守耕 亦秋。浙大农艺系主任。浙大农学院院长。
卢鋈 温甫。中研院气象研究所。中央气象局技正。气象台总台长。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教授。
卢衍豪 中科院古生物所副所长。
卢益关 灌清。贵州第三法院院长。
卢于道 析薪。生理学家。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研究教授。复旦大学生物系教授。中国科学社总干事。上海市政协副主席。
鲁立刚 直侯。长沙长郡中学校长。
鲁绳月 泰和县县长。
鲁珍→沈思玙
陆次兰 竺可桢留美时同学,习化学。路季讷之妻。
陆大京 植物病理学,真菌学。广西农事试验场。前曾在浙大农学院任教。
陆定一 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副主任。
陆翔伯 浙大总务处事务组组员。
陆学善 禹言。中科院应用物理所副所长。
陆展叔 航空委员会。
陆志韦 燕京大学校长。中科院心理所筹备处主任,语言所研究员。
陆子桐 浙大总务处事务主任。
陆缵何 浙大会计。
路季讷 敏行。竺可桢同期庚款生,习化学。
吕炯 蕴明,蔚光。中央气象局局长。中研院气象研究所代所长。中科院地球物理所研究员。
吕蔚光→吕炯
罗常培 中科院语言所所长。
罗登义 又记为罗敦颐。西北农学院教授。浙大农化系主任。
罗凤超 浙大农业经济学教授。
罗家伦 志希。中央大学校长。
罗开富 中山大学地理系教授。中科院地理所研究员。
罗元铮 列宁格勒东方学院教员。列宁格勒大学经济系研究生。
罗英 铁路工程专家。钱塘江大桥工程处副处长。
罗月全 中研院气象研究所。
罗宗洛 植物生理学家。中研院植物研究所所长。中研院院士。
马保之 农学家。中央农业实验所技正。广西农业试验场扬长。马君武之子。
马君武 教育家。广西省政府高等顾问。
马名海 仙峤。广西省政府顾问,专任气象事务。
马溶之 中科院地质所土壤室主任,土壤所筹备处主任。
马世骏 中科院实验生物所昆虫室副研。
马相伯 马良。教育家。中国科学社董事。
马叙伦 夷初。教育家。政务院义教委副主任。教育部部长。
马延英 中研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
马一浮 湛翁。国学家。浙大国学讲座。复性书院院长。
马寅初 中研院院士。经济学家。立法院财政委员会委员长。重庆大学商学院院长。浙江大学校长。政务院财经委员会副主任。
马裕蕃 又记为裕藩。浙大会计主任。
马宗裕 浙大事务组人员。
麦利倭特 E.N.Marriolt。又记为麦利奥特、麦利倭、麦利奥、麦里奥特。英国水利专家。
毛邦初 中央航空学校副校长。航空委员会军令厅主任。
毛启爽 掌秋。无线电专家。浙大电机系教授。交通技术人员训练所教授。
毛燕誉 浙大电机系教授。
茅以升 唐臣。钱塘江大桥工程处处长。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学院院长。交通部校正。中研院评议员、院士。北方交通大学校长。铁道部铁道研究所所长。上海科学技术联合会主席。全国科普协会副主席。
么振声 枕生。中研院气象研究所。
梅光迪 迪生。浙大文理学院副院长、外文系主任。文学院院长。
梅太太→李今英
梅贻琦 月涵。清华大学校长。西南联大常务委员会主席。
孟和→陶孟和
孟禄 Paul Monroe。美国教育家。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美方董事。
孟闻→张孟闻
孟宪民 清华大学地质系教授。地质部地质矿产司副司长。
孟宪承 浙大师范学院教授。教育系主任。文学院院长。
孟真→傅斯年
米协尔 Franz Michael。浙大外文系德文教员。
缪彦威 浙大中文系教授。
莫衡葵 卿。西南公路运输管理局副局长。
默君→张默君
慕光→严济慈
倪幼颖 浙大医务室主任。
倪达书 中研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
倪志超 浙大总务长。中央大学物理系教授。
宁而→黄宁而
宁宁→竺宁
钮因迈 农山→秉志
欧阳楚豪 湖南棉业试验场测候所。
欧阳铁翘 欧阳翥。动物学家。中央大学生物系主任。
欧元怀 愧安。大夏大学校长。贵州省教育厅厅长。
潘承圻 浙大化学系教授。
潘祖永 浙大高工训育主任。
潘菽 中央大学心理学教授。南京大学校长,教务长,心理系主任。
戚叔含 浙大外文系代理主任。
企孙→叶企孙
裴化行 Henri Bemard。天主教司铎。徐家汇天文台。
裴文中 文化部社会文化事业管理局博物馆处处长。
彭光钦 西南工业试验所(重庆)所长。华南垦殖局天然橡胶研究所副所长。
彭桓武 中科院近代物理所副所长。
彭谦 土壤化学家。浙大农化系教授。
彭学沛 浩徐。记为浩齐。交通部次长。
皮宗石 皓白。武汉大学法学院院长。湖南大学校长。
皮作琼 贵州省农业改进所。经济部技正。
璞璞 胡刚复之长女。
祁延年 中科院地理所研究实习员。
戚启勋 福建南平测候所。
齐学启 缉私总队副总队长。总参谋长。浙大军事教官(讲师)。
琦琦 胡刚复之子。
钱宝琮 琢如。浙大数学系教授。
钱昌照 乙藜。资源委员会副秘书长、副主任、委员长。赴美国考察工业。政务院财经委员会计划局副局长。
钱昌祚 莘觉。航空机械学校校长。
钱崇澍 雨农。植物学家。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代所长。复旦大学农学院院长。中研院院士。静生生物调查所整理委员会主任。中科院植物分类所所长。
钱端升 政治学家。中央大学教授。西南联大教授。
钱基博 子泉。文学家。浙大中文系教授。
钱俊瑞 食华北大学教务长。教育部副部长、党组书记。
钱临照 中研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院代理总干事。中科院应用物理所研究员。
钱令希 临熙。浙大土木系教授。
钱穆 宾四。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西南联大教授。
钱天鹤 安涛。中央农业实验所副所长。经济部农林司司长。
钱三强 北平研究院近代物理学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中科院计划局副局长、局长;近代物理所副所长,所长。
钱伟长 力学家。清华大学教务长。
钱逸云 中研院气象研究所。郑子政之妻。
钱钟韩 浙大机械系主任。
钱琢如→钱宝琼
乔年→李寿恒
秦汾 景阳。经济委员会秘书长。经济部政务次长。
秦化行 中研院气象研究所。
秦力生 中科院办公厅主任。
秦元勋 西南军政委员会文教部科普处处长。
邱昌渭 广西省教育厅负责人。
邱宗岳 南开大学理学院院长兼化学系主任。西南联大教授。
裘冲曼 翰兴。测量学家。陆军测量局浙江分局主任。
裘克安 浙大外语系学生,裘冲曼之子。
裘维裕 次丰。物理学家。交通大学理学院院长。
屈伯川 原名屈伯传。大连大学工学院院长。
屈伯传→屈伯川
瞿菊农 原名世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代表团顾问兼秘书长。
瞿邃理 中研院气象研究所。
全曦堂 文晨。云南建水中学校长。曾任昆明气象台台长。
饶钦止 中科院水生生物所研究员。
饶树人→饶毓泰
饶毓泰 树人,育泰。北京大学理学院院长兼物理系主任。西南联大物理系主任。中研院院士。
仁赓→严仁赓
任葆泉 正名任元炳。竺可桢家乡友人。
任鸿隽 叔永。四川大学校长。中国科学社负责人。中研院总干事兼化学研究所所长。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干事长。上海市科联主任。
任美锷 地理学家。浙大史地系副教授。中央大学地理系教授。南京大学地理系主任。
任叔永→任鸿隽
阮毅成 浙江省民政厅厅长。
润科→储润科
润章→李书华
萨本栋 栋西。物理学家。厦门大学校长。中研院总干事。中研院院士。
三强→钱三强
珊珊 胡刚复之次女。
邵鹤亭 四川乡村建设学院院长。
邵裴子 曾任浙大校长。
邵荃麟 中宣部副秘书长。政务院文教委副秘书长。
邵勋 任教于北平朝阳大学。
邵元冲 翼如。立法院副院长。张默君之夫。竺可桢连襟。
佘坤珊 又记为坤山。浙大外文系教授。
沈秉鲁 浙大电机系教授。
沈成章→沈鸿烈
沈丹泥 浙大图书馆馆长。
沈鸿烈 成章。浙江省政府主席。考试院给叙部部长。
沈玠双 次由。武汉测候所所长。
沈金相 铸颜。又记为沈金湘。绍兴中学校长。后至浙大为附中校长。浙大教育系副教授。
沈良骅 南京电照厂厂长。
沈履 茀斋。西南联大总务长。
沈三多 浙大机械系教授。
沈其益 北京农业大学教务长。
沈其震 大连医学院院长。中央卫生研究院院长。
沈青囊 中研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沈思岩 浙大师范学院声乐副教授。
沈思玙 鲁珍。浙大事务主任、代总务长,史地系教授。东北大学地理系教授。
沈文辅 农学家。曾任河南大学教授。
沈有乾 公健。浙大心理学教授。
沈玉昌 中科院地理所助研,副研。
沈自敏 中科院近代史所助研。
沈宗瀚 海槎。中央农业实轮所副所长。
沈铸颜→沈金相
施汝为 中研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应用物理所研究员。
施雅风 中科院地理所所务秘书,助研。
施昭仁 浙大化工系助教。
石延汉 中研院气象研究所副研究员。福建省气象局局长。
石瑛 蘅青。南京市长。浙江省建设厅厅长。
时昭涵 曾任西南联大总务长。
寿振黄 中科院动物标本工作委员会研究员。辅仁大学生物系教授。
寿毅成 景伟。浙江公立法政专门学校。实业部工商访问局副局长。
时璋→贝时璋
士楷→竺士楷
适之→胡适
叔谅→陈训慈
叔永→任鸿隽
舒鸿 厚信。浙大体育部主任、体育教授。
舒厚信→舒鸿
束星北 浙大物理系副教授、教授。
树人→饶毓泰
庶为→丁绪贤
斯大→孙祁松
斯杰 庚寿。中研院气象研究所。
斯文·海定 Sven Anders Hedin。瑞典探险家、考古学家。
斯行健 中科院古生物所所长。
松→竺松
宋达泉 东北林业部土壤调查团团长。
宋兆珩 楚白。中研院气象研究所文书。
苏步青 浙大数学系主任、校训导长。中研院院士。浙大应变执行会副主席。
苏家翰 Suhro 德国建筑师。
苏叔岳 毓棻。浙大史地系历史学教授,在校部兼训导员。
孙本忠 蚕桑学家。中央农业实验所蚕桑系主任。
孙逢吉 念慈。浙大农学院教授。
孙恒 季恒,慕潮。浙大农学院教授、出纳主任。
孙洪芬 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干事长。
孙敬之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地理教研室主任。
孙祁 斯大。浙大教育系教授、校生活指导组主任。
孙儒范 中研院气象研究所。
孙斯大→孙祁
孙翁孺 浙大学生自治会成员。
孙羲 浙大蚕桑系副教授。
孙栩 中科院党组成员.院人事处处长。
孙祥治 浙大文书组主任。
孙晓村 财经委计划局割局长 .北京农业大学校长。
孙玄衔 暨南大学化工系教授。
孙学悟 颖川。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社长。
孙颖川→孙学悟
孙毓华 中研院气象研究所。西南联大地理系学生。
孙越崎 财经委计划局副局长。
孙泽瀛 浙大数学系讲师。
孙增光 叔平。中央大学数学系讲师。
孙章鼎 浙大高级农业中学主任兼湘湖农场主任。
孙稚荪→孙宗彭
孙宗彭 稚荪。浙大药学系主任。
谈家桢 浙大生物系教授。
谈社英 妇女运动领袖。《妇女共鸣》总编辑。
谭其骧 季龙。浙大史地系副教授。
谭锡畴 矿产地质勘探局局长。
汤飞凡 卫生部北京生物制品所所长。
汤佩松 植物生理学家。清华大学农学院院长。中研院院士。北京农业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科院实验生物所援物生理室研究员。
汤锡予→汤用彤
汤用彤 锡予。哲学家。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哲学系主任。中研院院士。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主席。
汤元吉 资源委员会炼鸽厂化学师。曾在浙大兼课。
唐炳源 星海。工业管理。无锡庆丰纱厂总经理。中研院评议员。
唐臣→茅以升
唐凤图 岐欧。又记为唐鸿图。浙大土木系教授。
唐培经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
唐启宇 农业经济学家。江西省垦务处处长。
唐钺 擘黄。中研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清华大学心理系教授。北京大学哲学系心理专业教授。
陶百川 教育部官员。
陶孟和 中研院社会科学研究所所长。中研院院士。中科院副院长,社会所所长,中科院图书馆馆长。
陶诗言 中科院地球物理所助研,副研。
陶照→胡鸿慈
滕固 若渠。因立艺术专科学校校长。
滕熙 和卿。浙大总务处职员。
藤原咲平 气象学家。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教授。
铁明 浙大农学院土壤学教员。
童第周 山东大学副校长。中科院水生生物所青岛海洋生物室主任。
童培真 四川商克蚕丝职业学校。
童玉民 浙大农经系教员。
涂长望 气象学家。浙大教授。中研院气象研究所研究员。美国驻华使馆新闻编译组。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总干事。军委中央气象局局长。
屠达 耀明。浙大工学院教授。
宛敏渭 安徽省建设厅气象测候所。中研院气象研究所技士。
万勉之 遵义师范校长。
万一 浙大机械系教员。
汪安球 中科院地理所研究实习员,助研。 汪大同 同祖。浙大总务处。
汪发缵 中科院植物分类所研究员。
汪国瑷 中研院气象研究所。
汪敬熙 缉斋,戢哉。又记为企斋。中研院心理研究所所长。
汪日章 杭州艺术专科学校校长。
汪桐 锡虞。庐山枯岭测候所。
汪猷 中科院生理生化所研究员,有机化学所副所长。 汪志华 清华大学数学系教员。中科院办公厅秘书处副处长、院党组成员,统计研究室主任。 王爱予→王葆仁
王葆仁 爱予。浙大化学系主任、校教务长。
王伯秋 政治经济学。立法委员。
王成组 清华大学地理系代王任。西北大学地理系教授。
王承绪 浙大教育系学生、教授。
王大珩 大连大学应用物理系主任。
王淦昌 浙大物理系主任。中科院近代物理所研究员。
王国松 劲夫。浙大电机系主任。工学院院长。
王焕镳 驾吾。浙大中文系教授。
王吉人 王佶。浙江省立医药专科学校校长。
王季梁→王琎
王季午 浙大医学院院长。
王季玉 苏州振华女校校长。
王家楫 仲济。中研院动植物研究所所长。中科院水生生物所所长。中研院院士。
王驾吾→王焕镳
王健中 浙大农学院副教授、教授。
王琎 季梁。化学家。四川大学化学系主任。浙大师范学院理化系主任。浙大师范学院代院长。
王劲夫→王国松
王敬礼 毅侯。中研院会计处主任。
王鞠侯 地理学家。暨南大学教授。
王鹿 受卿。又记为缓庆。杭州邮务管理处。
王梦 敏修。浙江省军训总部主任。
王世杰 雪艇。教育部部长。军事委员会参事室主任。参政会局长。国民党中宣部部长。中研院评议员。
王廷璋 中研院气象研究所。
王文伯 浙江省建设厅厅长。
王显廷 中研院文书主任。
王星拱 抚五。化学家。武汉大学副校长。
王兴基 中研院气象研究所。
王序 序六。北平研究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教授。
王学素 蒋介石侍从室工作人员。
王伊曾 喜荪。复旦大学总务长。浙大庶务主任。从事工程技术管理工作。
王毅 中研院气象研究所。
王应睐 中科院生理生化所割所长。
王庸 以中。历史地理学家。浙大史地系教授。浙大图书馆负责人。
王禹昌 浙大校医。
王云五 商务印书馆总经理。
王云章 真菌学家、植物病理学家。北平研究院植物学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植物分类所研究员。
王芸生 《大公报》总编。
王箴 浙大化工系教授。
王振铎 天木。溥物馆学家、中国古代科技史学家。文化部文物局。
王振祥 无线电工程师。中国航空公司。
王政声 浙大音乐教员。
王仲侨 浙大医学院解剖学教授。
王之杰 开封气象测候所。
王之耀 乐山测候所。
王子玕 中正医学院院长。
王子香 曾任交通研究所无线电教员。
王子余 绍兴商会会长。
王之卓 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上海交通大学校务委员会常务委员。
韦捧丹→韦悫
韦悫 捧丹。华东大学校长。上海市副市长。教育部副部长。
韦润珊 武汉大学历史系教授。
维斯曼 Wissmann。又记为费思曼、费斯曼、费师曼。气象学家。中央大学地理系教授。
卫深甫 立法院财政委员会委员。
魏颂唐 浙江省财政厅秘书。
魏学仁 记为魏曰仁。金陵大学理学院院长。
蔚光→吕炯
温甫→卢鋈
翁文灏 咏霓。经济部部长。资源委员会主任委员。中研院评议会秘书、评议员。中研院院士。行政院院长。总统府秘书长。
翁之龙 同济大学校长。
巫宝三 中科院社会所副所长,代所长。
吴保之 浙江省财政厅。
吴传钧 中科院地理所副研。 吴觉农 农业部副部长。 吴鼎昌 达銓。又记为达诠。贵州省政府主席。
吴定良 均一。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人类学组主任。中研院评议员。
吴福祯 雨公。昆虫学家。中央农业实验所研究员。浙大农学院院长。
吴馥初→吴钟伟
吴耕民 润苍。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园艺系主任兼园艺场场长。江西省农业院技正。广西大学教授。浙大园艺系教授。
吴化予→吴学周
吴觉农 上海兴华制茶公司总经理。政务院农业部副部长。
吴俊升 士迭。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
吴钦烈 景直。兵工署第二十三兵工厂厂长。军政部应用化学研究所所长。
吴士濂 浙大学生,杭市联合会主席。 吴宪 陶民。协和医学院生物化学系主任。中研院评议员。
吴学周 化予。中研院化学研究所所长。中科院物理化学所所长。 中研院院士。
吴怡廷 又记为吴怡庭。浙大学生自治会代表。
吴贻芳 士选。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金陵女子大学校长。
吴印禅 中山大学森林系主任。华南植物所副所长。
吴永庚 中研院气象研究所。
吴有训 正之,政之。物理学家。清华大学理学院院长兼物理系主任。西南联大理学院院长。中研院评议员。中研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校务委员会主任。华东军政委员会教育部部长。中科院副院长,近代物理所所长。全国科联副主廊。
吴玉章 华北大学校长。政务院政治法律委员会委员。主持中华全国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大会筹备工作。中国人民大学校长。中华全国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大会主席。
吴征铠 浙大化学系教授。
吴征镒 化名白坚。清华大学生物系讲师。北平军管会高等教育处处长。中国科学院党组成员。主持静生生物调查所工作。
吴正之→吴有训
吴志尧 浙大教育系助教。
吴稚晖 国民政府建设委员会常务委员。
吴钟伟 馥初。浙大土木系主任。
伍廷飏 展空。浙江省建设厅厅长。
伍献文 动物学家。中研院动植物研究所副所长。中科院水生生物所副所长。 中研院院士。
悟皆→陈悟皆
希文→竺津
锡予→汤用彤
析薪→卢于道
厦千→黄厦千
夏定域 朴山。浙江省立图书馆编寨。浙大文学院历史学教授。
夏济宇 浙大军训教官。
夏然 中科院考古所副所长。
夏武平 中科院动物标本工作委员会。
夏绮文 浙大女生指导员。
夏元瑮 物理学家。大夏大学理学院院长。
夏振铎 觉民。浙大蚕桑系教授。
宪承→孟宪承
献文→伍献文
向达 觉民,觉明。浙大史地系教授。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中西交通史导师。
向理润 步兵学校政治部主任。
萧纯锦 叔纲。江西省政府委员。江西省农业院院长。
萧辅 浙大农学院教授。浙大农艺系主任。
萧佛先 中科院办公厅人事处处长。 萧前椿 中科院地理所助研。 萧庆云 江西省交通厅公路处处长。
萧望山 中研院气象研究所。
萧璋 仲珪。语言学家。浙大中文系副教授。
肖堂→胡焕庸
晓沧→郑晓沧
晓峰→张其均
谢季骅→谢家荣
谢家荣 季华,季骅。地质学家。资源委员会湖南江华矿务局经理。中央地质调查所北平分所所长兼北京大学地质系主任。江华矿务局经理。西南矿产勘测处处长。中研院院士。
谢家声 中央农业实验所所长。
谢家玉 觉予。浙大总务长。
谢景荪 寿慈。又记为慈寿。竺可桢少时业师。
谢觉予→谢家玉
谢六逸 文学家。大夏大学教授。
谢义炳 清华大学气象系副教授。北京大学物理系气象专业教授。
谢养若 浙大总务处。
谢幼伟→谢佐禹
谢佐禹 幼伟。浙大文学院哲学教授。
谢哲邦 浙大农经系数员。
辛树帜 生物学家。国立编译馆馆长。西北农林专科学校校长。西北农学院院长。经济部农本局高等顾问。
邢契莘 航空委员会机械处处长。滇西中央飞机制造厂监理官。
熊亨灵 先毓。湘桂铁路衡桂段工程处秘书。
熊庆来 迪之。数学家。云南大学校长。
熊式辉 天翼。江西省政府主席。
熊同和 浙大园艺系教授。
熊雨生 正理。湖南大学数理系主任。
徐宝谦 曾任燕京大学哲学教授。黎川实验区总干事。
徐宝箴 中央航空学校。
徐炳和 旭生。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所所长。
徐尔灏 中央大学气象系副教授。
徐谷麒 浙大注册课主任。
徐厚甫 中国科学图书仪器公司。
徐季丹 又记为徐季旦。浙大农化系教授。
徐近之 地理学家。在英国爱丁堡大学留学。中央大学地理系教授。中科院地理所研究员。
徐宽甫 韦曼。中研院庶务处主任。
徐勉钊 中研院气象研究所。中科院地理所研究员。
徐名材 伯隽。化学家。交通大学化学系主任。资源委员会化工处处长。
徐青甫 浙江省民政厅厅长。
徐守谦 江西省水利局南昌测候所。
徐叔荪 上海”邵万生”南货店经营者。徐锡麟之弟。
徐树人 浙大军训教官。
徐诵明 病理学家。北平大学代理校长。西北联合大学法商学院院长。
徐特立 中宣部副部长。
徐旭生→徐炳起
徐延煦 中研院气象研究所。
徐芝纶 浙大土木系教授。
许炳堃 浙江公立工业专门学校校长。
许继廉 中央邮政储金汇业局处长。曾任金陵大学经济系教授。
许鉴明 中研院气象研究所。武汉测候所(在湄潭)。
许恪士 台湾省教育厅厅长。
许绍棣 浙江省教育厅厅长。
许世英 静仁。内政部民济委员会代理委员长。
许心武 教育部督学。教科书编辑委员会。
许应期 中央大学电机系主任。资源委员会中央电工器材机器厂厂长。建设委员会电机制造厂。
绪宝→丁绪宝
巽甫→丁西林
严德一 浙大史地系地理学副教授。
薛次莘 交通部西南公路运输管理局局长。
薛良叔 德培。生物学家。正中书局编辑所自然科学组主任。
薛绍清 中央大学电机系主任。
薛铁虎 中研院气象研究所。
严济慈 慕光。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所长。中研院院士。中科院办公厅主任,应用物理所所长,东北分院院长。
严慕光→严济慈
严浦泉 又记为严溥泉。源潭县县长。
严钦尚 浙大史地系地理学教授。
严仁赓 浙大法律系教授。浙大应变执行会主席。浙大教务长。
严希纯 浙江省保安处处长。
严希纯 香港大千印刷厂经理。中科院办公厅行政处处长,秘书处处长。
严振飞 江苏东台裕华镇镇华测候所。青岛观象台。
严之永 浦城测候所。江汉工程局。
阎幼甫 浙江省政府秘书长。
颜福庆 上海医学院院长。内政部卫生署署长。
颜金甫 四川测候所。
颜任光 物理学家。上海光华大学理学院院长。
燕方胄 江西省水利局局长。
阳翰笙 政务院文教委党组书记兼秘书长。
杨昌业 气象学。浙大史地系助教。厦门大学理学院讲师兼气象台主任。北京大学农学院森林系副教授。北平师范大学地理系副教授。北京农业大学森林系副教授。
杨绰庵 江西省建设厅厅长。
杨端六 武汉大学敏授。
杨简初 金陵大学电机系主任。
杨鉴初 中研院气象研究所。中科院地球物理所助研,副研。
杨静波→杨其泳
杨克强→杨钟健
杨利普 浙大史地系学生。中科院新疆地理研究所研究员。
杨其泳 浙大湘湖农场办事员。竺可桢之外甥。
杨其泳 静波。浙大总务处事务组组员。竺可祯之甥婿。
杨石先 绍曾。有机化学家。南开大学教务长、代校长。南开大学校务委员会主席。
杨守珍 浙大农化系主任。
杨渭庭 仙靖。竺可桢少时间学。
杨希震 中央大学实验学校主任。
杨显东 农业部副部长。
杨孝述 允中。中国科学社总干事。中国科学图书仪器公司经理。
杨杏佛 正名扬经。生前任中研院总干事。
杨行亮 浙大农学院湘湖农场主任。
杨耀德 浙大电机系教授。
杨义久 中研院气象研究所。诸葛赎之妻。
杨允中→杨孝述
杨肇燫 季璠。物理学家。中科院编译局编审室主任。
杨振声 今甫。又记为今夫、金甫、敬失。山东大学校长。西南联大中文系教授。
杨钟健 克强。古生物学家。中央地质调查所所长。西北大学校长。中研院院士。中科院出版编译局局长。
么枕生→么振声
么振声 枕生。沈阳测候所负责人。东北大学气象学教授。浙大史地系气象学教授。
姚尚午 浙大体育教员。姚小谷之子。
姚寿臣 浙大会计。
姚小谷 竺可桢少时老师。
姚卓文 浙大高工教员。
叶笃正 中科院地球物理所副研,气象组主任,北京工作站主任。
叶楷 清华大学电机系教授。西南联大电子学教授。
叶良辅 左之。地质学家。中研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浙大史地系教授。中研院评议员。
叶企孙 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主任委员,理学院院长、物理系主任。中研院院士。西南联大物理系教授。清华大学研究所委员会主席。中研院评议员。
叶绚 浙大职员。
叶元龙 重庆大学校长。
叶渚沛 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冶金专家。重工业部顾问。
叶左之→叶良辅
易明晖 四川省建设厅。
乙藜→钱昌照
逸云→钱逸云
毅成→阮毅成
殷来朝 中研院气象研究所。后去江汉工程局。
殷宏章 植物生理学家。联合面教科文组织南亚科学合作馆科学官员。中科院实验生物所研究员。
寅初→马寅初
颖川→孙学悟
咏霓→翁文濒
友三→章益
尹世勋 中研院气象研究所。武汉测候所(在湄潭)。
尹允怀 曾任屯溪女子中学训育主任。
尹赞勋 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经济部中央地质调查所研究员兼副所长。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地质学院副院长兼教务长。
余青松 中研院天文研究所所长。
俞大绂 植物病理学家。北京大学农学院院长。中研院院士。北京农业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俞大维 军政部兵工署署长。
俞德浚 中科院植物分类所研究员。
俞飞鹏 军事委员会后方勤务部部长。交通部部长。
俞建章 端甫。中研院地质研究所代所长。 中科院地质所研究员,古生物所无脊椎古生物室主任。东北地质学院地质勘探系主任。
俞庆棠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委员会委员。政务院教育部社会教育司司长。
俞心湛 浙大校长室秘书。
俞子夷 浙大师范学院教育系教授。
虞振镛 畜牧学家。实业部渔牧司司长。贵州省建设厅厅长。
郁秉坚 交通部技术人员。
余绍宋 越园。浙江省通志馆馆长。
余又荪 中研院秘书。
羽仪太太→林涟
雨农→钱崇谢
钰哲→张钰哲
元任→赵元任
袁敦礼 北平师范大学校长。
袁翰青 文化部科普局局长。全国科普协会副秘书长。商务印书馆总编辑。
袁守和 同礼。目录学家。北平图书馆副馆长。
袁修德 杭州师范学校。
岳劼毅 浙大航空系教授。
允敏→陈汲
允仪→陈淑
允中→杨孝述
恽子强 华北大学工学院代院长。中科院办公厅副主任、院党组成员,党组书记,编译局副局长。
臧启芳 东北大学校长。
曾呈奎 中科院永生生物所青岛海洋生物研究室副主任。
曾广方 药物化学家。中科院有机化学所研究员。
曾世英 千俊。《解放日报》舆图部负责人,新华地图社社长。
曾昭抡 叔伟。北京大学教务长兼化学系主任。中研院院士。 全国科联副主席。教育部副部长。
增禄→何增禄
张宝堃 豹昆。中研院气象研究所副研究员。中科院地球物理所研究员。
张伯苓 南开大学校长。西南联大校务委员会常务委员。
张春霖 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教授。中科院动物标本工作委员会委员。
张纲武 武汉大学物理系助教。
张更 演参。中研院地质研究所副研究员。
张含英 水利部副部长。
张洪沅 化学工程。南开大学教授。四川大学理学院院长。
张季慎 中研院气象研究所。
张景钺 植物学家。北京大学教务长,生物系主任。
张静吾 同济大学医学教授。
张君川 浙大外文系教授。
张克忠 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研究员。
张孟闻 浙大生物系动物学教授。复旦大学生物系动物学教授。中国科学社编辑委员会主任。
张默君 妇女活动家。立法委员。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考试院考试委员。张侠魂之二姐。邵元冲之妻。
张乃召 军委气象局副局长。
张培刚 浙大农经系教员。
张其均 晓峰。浙大文学院院长、史地系主任。国民党总裁办公室秘书组组长。中研院评议员。
张青莲 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北京大学化学系教授。
张绍忠 荩谋。物理学家。浙大教务长。浙大特种教育委员会副主席、主席,文理学院副院长,物理系主任。
张闻骏 逸樵。记为逸乔。浙大机械系主任。
张文理→张延哲
张文佑 中科院地质所副所长。
张晓峰→张其均
张延哲→文理。浙江省政府秘书长。
张玺 尔玉。中科院实验生物所青岛海洋生物室研究员。
张侠魂 竺可桢之妻。
张孝骞 湘雅医学院院长。协和医院内科主任。
张延休 梓铭。又记为子明。教育部主任秘书。
张颐 真如。哲学家。四川大学代理校长。
张荫麟 历史学家。浙大史地系教授。
张钰哲 天文学家。中研院天文研究所所长。中研院评议员、天文研究所通信研究员。参加美国日环食观测队。中央大学物理系教授。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台长。
张云 子春。天文学家。中山大学教授,主持天文台。中研院评议员。
张肇骞 植物学家。广西大学生物系副教授。浙大生物系植物学教授。中科院植物分类所研究员。
张志韩 贵州省教育厅厅长。
张宗汉 浙大医学院生理学教授。
张子高 张准。清华大学化学系主任,化学教研室主任。
张宗麟 华北高等教育委员会秘书长。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
张宗耀 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教授。
张卓 叔达。步兵学校教育长。遵义警备司令。
章宝兴 又记为章宝庆。浙大校车司机。
章德英 章德勇之姐。
章德勇 诚忘。浙大校长室秘书。
章冠贤 监察院监察委员。第二届国民参政会参政员。
章景臣 竺可桢少时老师。
章克生 航空委员会气象工作人员。
章亮熙 定安。中研院气象研究所。浙大职员。
章益 友三。复旦大学校长。
章友三 章益
章用 俊之。浙大数学系教授。
章元善 农业合作事业推广者。曾任实业部合作司司长等职。
章子梅 浙江省财政厅。
赵曾廷 真觉。交通部电政第三区特派员兼浙江省电话局局长。
赵承嘏 石民。中科院有机化学所药物化学室主任,药物所筹备处主任。
赵春吾 湖南第二农事试验场气象组。
赵恩廊 梁材。实业部矿业司第二科职员。
赵沨 政务院文教委员会科学卫生处副处长。
赵季俞 浙大龙泉分校总务。
赵金科 中科院古生物所副所长。
赵九章 气象学家。留学德国。清华大学教授。西南联大教授。中研院气象研究所所长。中科院地球物理所所长。
赵连芳 中央农业实验所四川工作站主任兼四川农业改进所所长。
赵龙奎 中科院办公厅人事处。
赵龙文 华照。杭州市公安局局长。
赵述庭 教育部主任秘书。
赵人骥 子健。陆军大学秘书。浙大切l育员。
赵松乔 浙大史地系地理学讲师。中科院地理所副研。
赵橡华 江苏财政厅厅长。第三战区经济委员会主任委员。
赵以炳 清华大学生物系教授。北京大学生理教研室主任。
赵元任 语言学家。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语言学组主任。在夏威夷大学、耶鲁大学任教。中研院评议员。美国加州大学东方学系教授、系主任。
赵之远 浙大法律系主任。 中央大学法律学系主任。
赵忠尧 中科院近代物理所研究员。
赵仲敏 浙大机械系教授。
振公 诸葛麟
正之 吴有训,石君。
郑道儒 贵州省府秘书长。
郑奠 浙大中文系主任。
郑厚怀 中央大学地质系主任。
郑宽裕 子政。中研院气象研究所。赴美留学。
郑石君 郑奠正名郑宗海。
郑万钧 植物学家。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南京大学农学院副院长,林学系主任。南京林学院副院长。
郑晓沧 正名郑宗海。浙大教务长、师范学院院长兼教育系主任。
郑兆麟 又记为兆龄。杭州大庙巷小学校长。
郑肇经 权伯。实业部水利处处长。
郑贞文 化学家。福建省教育厅厅长。
郑振铎 文化部文物局局长。中科院考古所所长。
郑子政 正名郑宽裕。留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气象系。中研院研究员。中央航空公司预报科科长。
郑作新 中科院动物标本工作委员会秘书,院编译局科学名词室主任。
支秉渊 中国农业机械公司总经理、总工程师。吴淞制造厂厂长。华东工业部机械处处长。
钟肇霖 兆麟。原浙大电机系教授。
稚秋→程其保
钟林 华北企业部兵工局工程师。政务院财经委技术局局长。重工业部副部长。
仲崇信 浙大生物系植物生态学教授。
仲济→王家楫
仲揆→李四光
仲翔→朱庭枯
周炳琳 枚芬。记为梅生。教育部常务次长。
周伯藩 镇伦。浙江省水利局局长。
周朝阳 湖南第二农事试验场气象组。
周承浏 浙大在江西所建沙村垦殖场负责人。中央农业实验所西北羊毛改进处(兰
周承谢 浙大在江西所建沙村垦殖场负责人。
周承佑 浙大机械系主任。
周奉璋→周岩
周鯁生 武汉大学教务长兼法律学系主任。武汉大学校长。中研院院士。中研院评议员。
周桂林 郑州、泰山、衡山测候员。
周行健 承乾。冶金学家。中研院工程研究所研究员。江西汽车配件厂工程师。
周厚复 载之。浙大化学系主任。
周克英 鄤君。浙大图书馆代理主任。
周明样 浙大植病系主任。广西省农业管理处负责人。
周鸿经 纶阁。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
周慧明 中央大学森林系林产化学教授。
周立三 祖豫。经济地理学家。中国地理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地理所研究员,主持研究所工作。
周纶阁→周鸿经
周培源 力学家,理论物理学家。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北京大学教务长。
周企虞→周象贤
周庆祥 浙大化工系教授。
周仁 子竟。冶金学家。中研院工程研究所所长。中科院工学实验馆馆长,冶金陶瓷所所长。
周恕凌 记作蔡夫人。蔡元培之妻。
周太玄 动物学家。四川大学理学院院长。
周廷儒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教授。
周威 仲奇。浙大医务室主任。
周维干 资源委员会中央无线电制造厂总经理。
周象贤 企虞。杭州市市长。
周行健 中科院工学实验馆副馆长,冶金陶瓷所副所长。
周岩 奉璋。浙江省政府主席。
周子竞→周仁
周诒春 寄梅。又记为贻春。实业部常务次长。贵州省政府委员。贵州省财政厅厅长。
周赞衡 古生物学家。中央地质调查所副所长。
周子藩 浙江省建设厅水利处负责人。
朱炳海 晓寰。中研院气象研究所。中央大学地理系气象学讲师。南京大学气象系教授。
朱凤美 中央农业实验所校正。
朱福炘 家谷。浙大物理系教授。
朱岗昆 光焜。中科院地球物理所副研。
朱骨秋 劲秋。中央大学实验学校教师。
朱国华 文荣。中研院气象研究所。广东航空学校。航空委员会。
朱恒璧 上海医学院院长。
朱弘复 昆虫学家。北平研究院动物学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实验生物所昆虫研究室副主任。
朱家骅 骝先。中研院代院长、总干事、评议员。浙江省政府主席。国民党中执委秘书长、中央组织部长。行政院副院长。
朱经农 湖南省教育厅厅长。
朱君毅 统计学家。立法院编译处处长。中央政治学校计政学校教务主任。
朱骝先→朱家骅
朱履中 杭州铁路医院院长。
朱懋荣 浙大农艺系助教。
朱其清 军事委员会军令部技术室。
朱叔麟 浙大数学系扳授。
朱善培→朱正元
朱叔青 浙大政治教员。浙江省立医药专科学校政治教员。
朱庭祜 仲翔。贵州省地质调查所所长。浙大史地系教授。四川盐务局盐业研究所研究员兼技术处处长。。
朱庭枯 仲翔。浙大史地系地质学教授、校总务长。
朱希亮 习生。浙大附中校长、教育系教授。
朱习生→朱希亮
朱洗 中科院实验生物所发生生理室主任,副所长。
朱晓寰→朱炳海
朱文鑫 天文考古学家。国民党中央党部编寨。
朱允明 兰州甘肃省立气象测候所所长。
朱兆祥 文化部科学普及局辅导处处长。 全国科普协会常委,主持秘书处。 全国科联、科普联合支部书记。
朱正元 善培。浙大物理系教授兼师范学院理化系主任。
朱仲翔→朱庭枯
朱祖祥 浙大农化系教授。
朱缵祖 浙大电机系教授。重庆大学电机系教授。
诸葛麒 振公。浙大史地系地理学教授、校长室主任秘书。
诸葛振公→诸葛麟
竺安 彬彬,希安。竺可桢之三子。浙大化学系学生。
竺衡 希平。竺可桢之次子。
竺津 希文。竺可桢之长子。国防部第二厅工作人员。
竺梅 竺可桢之长女。
竺宁 竺可桢之次女。浙大附中学生。
竺士芳 竺可桢之侄。
竺士俊 中国合众蚕桑改良会技术主任。中央农业实验所蚕种制造场。竺可桢之侄。
竺士楷 培华。江汉工程局第六工务所。浙大土木系教授。西北工学院教授。竺可桢之侄。
竺士樵 竺可桢之堂侄。
竺松 毛毛。竺可桢之幼女。杭州弘道小学学生。
祝汝佐 浙大农学院植物病虫害学系教授,蚕桑学系主任。
祝世康 中央储蓄会副经理。曾任中央大学等校教授。
祝文白 廉先。浙大中文系教授。
铸颜→沈金相
庄长恭 丕可。中研院化学研究所所长。中科院有机化学所所长。
庄俊 达卿。庄俊建筑师事务所(上海)。华北建筑公司总工程师,设计部主任。
庄前鼎 清华大学动力机械系主任。
庄泽宣 岭南大学教育系教授。浙大教育系教授。
庄智焕 中文。桂林市长。
庄重璋 敏求。中研院气象研究所。
邹秉文 农学家。经委会合作事务委员会常务委员。
邹树文 农学家。浙江省昆虫局局长。中央大学农学院院长。
邹祥伦 中央航空学校。
邹元爔 中科院工学实验馆、冶金陶瓷所研究员。
庄达卿→庄俊
庄俊 达卿。在上海开办建筑师事务所。竺可桢同期留美同学。
庄丕可→庄长恭
庄雍熙 浙大福利委员会主任、生物系副教授。
卓如→陈立
琢如→钱宝琼
子主→周仁
子强→恽子强
子桐→陆子桐
子政→郑子政
宗洛→罗宗洛
宗就→黄宗甄
左大康 浙大史地系学生、校学生自治会干事。
左之→叶良辅

《竺可桢日记》——历年事要

1939 六月三日 校中演讲比赛,蒋鸿宾第一。

六月七日 学生患症者多。

六月九、十日 从宜山至贵阳。

六月十一日 吊王伯秋之丧。因刘明水已搬未见到,直至40年1/21,在徐先志家见到。

六月十二日 第一次到遵义。十四到湄潭,十七回遵义,十八回贵阳(看府志)。

六月廿一日 从贵阳去安顺至黄果树瀑布。廿四贵阳出发回宜山,廿六回宜山。

七月一日 徐芝纶加薪纠纷。

七月二日 贺壮予到浙大。

七月四日 浙江大学毕业同学会开成立大会。

七月八日 宜山至柳州。敌机炸柳州机场。九日至桂林,十二回宜山。

七月十五日 以蔡邦华代卢亦秋为农院院长(守耕)。

七月十六日 十二届浙大毕业典礼。

七月十九日 范祖珠为宁宁、彬彬补习。

七月廿一日 敌又炸宜山,十八架,投弹百余枝。

七月廿二日 敌炸柳州,死200余人。

七月甘三日 放假。

七月廿七日 暑期讲习师生联合会。

七月廿九日 丁炜文去南充访童培真。



7/15 卢亦秋辞农学院院长。

7/17 绍兴被炸。

7/18 冯言安离浙大。

7/21 敌机炸宜山。

7/27 暑期讲习会。

7/28 许鉴明订婚。

7/29 易乾初来函问士芳婚事。

8/1 朱希亮就浙大事。

8/3 侠魂去世周年。陈大慈患疤。

8/10 和舒鸿、曾膺联在桂林江中游泳。

8/12、17 郑子政发疯。

8/13 孟宪承去联大。庄泽宜去岭南联大。有人荐瞿菊农。

8/20 陈大慈太太方慧贞任讲师。丁炜文任女生指导。

8/22 徐芝纶小龙江建筑。

8/23 士芳和易绍先结婚。

8/26 陈大慈追悼会。

8/28 敌机炸宜山。《鼠、虱与历史》。

9/1 桂林飞渝。

9/5 严武《军城早秋》诗。

9/7 太虚。

9/9 子政疯病。

9/10 地理所。

9/11 坐飞机到嘉定。

9/12 武大被炸情况。

9/13 至五通桥。

9/15 至峨眉。

9/16、17上峨眉山。

9/18 至千佛顶。

9/20 回山下。

9/21 订婚。

9/22 回渝。

9/23 巾英庚款办地理、蚕桑二研究所。

9/24 至任家花园。

9/27 程耀椿、杨简初。

9/29 训导长。

10/1 重庆飞桂林。徐谷职辞职。

10/2 李熙谋来浙大。孟宪承去湖南。

10/3 涂长望、王慧珠来。

10/5 女生指导。

10/6 免丁炜文职。

10/8 借壮予至小龙江。

10/11、18 闻大嫂、景师病死。

10/16 李熙谋工学院院长、蔡邦华农学院院长。文理分二院。 Mrs. Beauclair等辞职。新聘教授多人。

10/21 乐山有竹公溪。

10/24 侯家煦。

10/26 浙大小学。

10/29 工学院四学会。

10/31 教部催派训育主任。

11/3 周厚复与储润科争执。约吴耕民、姜伯韩。

11/6 洽周谈请英文教师。

11/10 李相勘师院导师。

11/12 至九龙洞。

11/13 渡泸考据。

11/22 罗登义来校。

11/24 南宁失守。

11/26 学生自治会。

11/28 浙大又要迂校。

11/11、29 黄超人嘱希文告假。

12/1 教职员纷纷离宜山。

12/6 波若带小孩彬、宁赴都匀。武鸣、宾阳失落。

12/11 湄潭欢迎浙大。

12/21 弄纸牌犯法。

12/22 在Marriott厨子家膳。

12/23 成立遵义新校舍筹备会。

12/26 李济琛演讲。

12/30 潘家苏谈战地服务团。

12/31 半夜紧急警报。
1940  一月16日 至遵义。

   21日 在贵阳见刘明水,并祭伯秋。约明水为女生指导。

 二月22日 遵义住所从水桐街移硅窝井 9号。

 三月 5日 蔡手民先生逝世(香港)。

 九月 8日 王禹昌医生追悼会。

   10日 遵湄公路通车。

   21日 接吴达锥电话(事务所所长徐达有异党活动)。

   23日 和涂长望赴金顶山。宿金顶山。

   27日 接刘明水函。建功自昆明回。

   28日 贺壮予离浙大。

   30日 接刘明水又函。

  九月底 中菲商业。《安南史话》。

 十月 2日 浙大夏令营结束。庶务处弊端。

    3日 珞咖路屋状况。

    8日 马一浮宜州别诗,”地因有碍成高下,云自无心任去来”。

   11日 设立史地研究部。

   13日 波若移居水嗣街。

   14日 出发赴重庆。

  16-17日 倭机连炸重庆。

25-26-27日 天天重庆有警报。

   28日 通伯荐历史教员陶元珍。

   29日 赞何元晋的诗。

   30日 薛铁虎之死。接梅电话(自歌乐山)。

十一月 8日 胡肖堂函荐英文教员张裕征(韩竹坪夫人)。

   10日 敌机炸北暗,炸死复旦教授孙寒冰。

   14日 在渝至地质调查所,晤周赞衡总务。

   18日 杭立武介绍童士勋。

   20日 马延英谈第四纪冰川。

   21日 电梁庆椿(谈聘傅尚霖)。

   22日 岳母去世。

   23日 王伊曾在复旦。

   29日 和王伊曾回遵,车中吸CO中毒昏倒。

十二月 2日 陈建功父丧回绍。亚新地学社。

    4日 自治会攻击教务长。打网球。

    6日 罗凤超到校,费香曾同来看我,至永兴教一年级。

    7日 要晓峰做训导长,他以曾电布雷却张治中聘。与叶道明纠纷。

    9日 湄潭玉皇阁新宿舍将落成。

   10日 骑马至永兴,叶道明不肖同行。

   14日 允敏生松,禹昌太太(戚美英)接生。浙生学生人数。

   16日 胡刚复在纪念周讲话不按时间。

   18日 开阳石盐矿。

   19日 遵警备司令就职。

   23日 曾炯之在西康去世。

   24日 在遵义做圣诞节晚会。

   25日 天主教学请客。

   26日 李熙谋回校。

   29日 校中麻将之风盛行。

1941 1968年重查日记补记

1941年学生运动, 6、7月间反对总考(七月七日记)



2/11 姚卓文走私。

2/14、16 二届学术审议会。

2/19、20 四川叠溪1933年地震。

2/25 复旦孙寒冰炸死。

2/27 薛铁虎溺死。

2/24、28 何元晋离所。

3/1 罗志希与中大。

3/2 浙大同学北碚聚餐。

3/3 到江苏医学院。

3/6 游缙云寺查高度。

3/9 梅儿来。吴稚晖大谈军政(在重庆)。

3/10 晚和梅儿、姜立夫至实验剧院。

3/13、14 研究院评议会

3/16 约请周庆祥。

3/18 孔样熙胡说返老还童。

3/19 陈之迈报告有人行刺蒋介石。

3/20 金咏深在泰和。

3/23 北碚见燕子。

4/6 祭薛铁虎。

4/16 姚卓文走私事。

4/16 乔新民、曹亮煜、虎罴三人失踪。庄自强谋自杀未遂。

4/21 沈思岩表示愿来浙大。

据河南”二七公社”于 1967年12/4日来调查潘家苏的人告我,党首先打进学校是在1941派了吕东明(现在军委气象局)和李晨(现在北京教育厅)。据67年12月18空军北京工程部政治部李嘉谋、王志法二人告我,41年春谣言浙大要抓学生,和虎罴、曹亮煜(现在南京)、乔新民(在空军)同时不见〔者),尚有王世谨、张青常云。按虎罴到1943年又复学。

5/11 浙大三民主义青年团筹备处成立。

6/14 日记载《思想与时代》的来历。

6/18-20、26-30、7/5反对总考。

6/24 德军人侵苏联。

7/7 湄潭学生为考试抢卷。

8/8 三青团办夏令营。

8/10 回声歌咏团。

8/19 费巩去上海。

11/2 读毛主席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这是第一次看到毛主席著作。

11/14 新到教员蒋硕民、王葆仁、张其楷、孙祁、张裕征、吴士煊、胡哲敷。

11/16 敌机至湄潭。

八月八日 往漏潭时所坐汽车撞翻一小孩。

九月二十六 拒兼气象局长,荐黄厦千、吕炯。

十月十八 浙大推广马铃薯试验。

十一月九日 钨锡矿出口。

十一月卅 谈到《星期评论》文。

十二月25 区党部(国民党)宣誓典礼。



本年度头十八天因尚未购到日记,所记遗失,所以没有能补上。
1942   1/8 基督教青年会办学生救济委员会。

  1/16日浙大遵义学生游行倒孔祥熙。同日学生刘纫兰、张由椿、俞宗硬、邵全声各记大过。邵全声因己记两大过,所以开除。

  1/18 游行中学生活动名单。

  1/20 庞曾漱等300 人联名写信,要减轻邵全声、俞宗理罪名。

  1/22 高文伯来谈。湄潭报告说滕维藻、潘家苏发传单实际是县党部叶道明的陷害。

  1/23 教部派督学钟道赞、秘书华仲麟到遵义。

  1/24 证明系叶道明所为。

  1/25 钟、华二人赴湄潭。蔡邦华、梁庆椿同行。

  1/27 在警备司令部由钟参谋见了滕维藻和潘家苏。

  1/30 蒋介石电张卓监视浙大。

  1/31 校中派蔡邦华去贵阳。’2/2 重庆三青团部刘纫兰、俞宗程去重庆。

  2/5 蔡邦华自贵阳回,说潘家苏元罪。

  2/10 缪培基来(熊东阜)ò”、,’2/12 陈天保、张由椿、陈立、刘世勋、陈海鸣L王天心各记大过。陈夫保、张由椿记大过二次。

  2/15 邱渊若借圣公会会长思安德来。

  2/17、18 陈天保、张由椿二人先得通知,先后离校。

  2/19 何友谅、王惠被捕。

  2/21 黑名单。警备司令胡搏九云在王天,心房中搜查。

  2/22 叶道明杀人劣迹。

  2/24 钟参谋告我何以要捕何友谅。又见了滕、潘。

  3/2 我到警备司令部看了滕维藻、潘家苏。

  3/6 省党部要潘、滕,不提叶道明。播、滕二人解往重庆。由特务熊东呆解往,尚有戴天强。

  3/7 我到重庆。

  3/18 希文告假至遵义。

  4/9 在川东师范见徐恩曾,说滕、潘二人证〔据〕不足,可保释。在德园看苏、滕。

  4/26 约谢家玉为总务长。至德园看苏、滕二人。

  4/27 去川东师范调查统计局,缪墙基保释滕维藻。见熊东呆。

  4/30、5/22 汪大同辞职。

  5/9 以丁荣南代士楷为秘书。

  5/12 介〔绍〕汪大同与周寄梅。

  5/20 女生指导王帅仁自杀。

  5/28 见邱渊若。

  6/3 世界四大港。

  6/11 谈家帧与江希明冲突。

  6/14 图书馆白锡瑞去世。

  7/9 浙大回声团歌咏指挥王章麟。此外姚文琴、徐宝华。

  7/11 徐芝纶闹薪水。马师亮辞职。

  7/12 朱森死。

  7/16 士楷薪水。

  7/17 涂长望去荼江电化冶炼厂。

  7/20 黄尊生太太为女生指导。

  7/26、27 张荫麟之病。

  7/30 章诚忘婚事。

  8/2 生物系中教授闹意见。

  8/14、16 梅气喘。

  8/17 教职员办合作社。

  8/19 接朱友渔函介绍思安德。

  8/24 滕维薄去南开。

  8/25 学生张正斡介绍沈思岩。

  9/3 在帽潭召集自治会学生杨浩芳、王宗溥、周惠卿(♀)等。

  9/4 学生吴玩雪来。又周惠卿来。

  9/8 息烽车祸惨死二学生。

  9/9 沈思岩到校。到桃溪寺。

  9/10 卫士生辞图书馆长。

  9/11 樊平章一年级主任。姚慧英等来。

  9/13 看四面山42 兵工厂。

  9/16 梅儿发气喘。

  9/17 、23 步青谈建功家困难。

  9/19 新聘教员土木李恩良、经济林良桐、英语蒋炳贤。

  9/26 药物系建立。

  9/28 约萧庆云、汤元吉。学生人数。

  9/29、30 谈歌德。

  10/1 函黄厦千,为东台测候所事。

  10/3 化工系学生聂仕坤自杀。约新到教员方丽韶、沈思岩晚膳。学生自治会黄盛智来。

  10/4、5 遵义从陈太守起养样蚕。

  10/9 调卢翠来浙大,郭晓岚去所。

  10/11 吴达锥到遵。

  10/15 接何友谅函。

  10/16 迪生、晓峰出席参政会。

  10/18 梅儿气喘。张荫麟病危。

  10/20 遵义运动会。

  10/24 张荫麟去世。

  10/27 与卢重谈吕炯、郭晓岚不合作。

  10/28 冯斐为永兴女生指导。

  10/29 患痒。束星北、杜乐道相打。

  10/30 晤硕民、王爱予、李憨观、祝汝佐、林良桐。

  10/31 各大学教职员薪水1942 年。

  11/2 谢幼伟谈张荫麟。

  11/3 陈汝锤、邹元曦考取出洋。士芳攻评厦千,调地理所为庶务。

  11/6 高学淘来浙大。

  11/7、17 在浙大教授中选人去美国讲学。

  11/8 初到沈思岩家。

  11/11 化工系自制肥皂。

  11/12 朱森追悼会。

  11/14 欧华清求到浙大。

  11/16 梅儿气喘。

  11/22 要柳大纲来浙大。

  11/27 梅发气喘。

  11/29 追悼张荫麟。

  12/1 教职员生生活难维持。

  12/6 建筑湄潭校舍。湄潭物价。

  12/8 湄潭农场种菜。

  12/11、13、16 冯斐被拘。

  12/15 梅发气喘。晓峰将赴’美。允敏姊姊去世。

  12/17 同萧庆云、李振吾去重庆。

  12/20 肖堂考察新疆地理。

  12121 蒋雨岩病重。

  12/22 翼谋在沙坪坝。见翼谋、树人等。

  12/23 、26 开国防技术策进会。

  12/24 雨岩去世。

  12/27 以吕炯代厦千为气象局局长。

  12/28 国防策进委员会理事会。

  12/29 遵义锤矿之用处。弹道研究所。

  12/30 雨岩落葬。

  编者注。本年事要似为作者在”文革”时期所整理。作者初拟题为”学生运动重要项目”,但后来补充内容,扩展为全年事要。

1943   1/3 重庆召开科学社社友会。

  1/9 参观北碚中央工业试验所。

  1/12 杨守仁论;!I滇一带不能推广晚稻。

  1/17 重庆浙大毕业同学会。化工系毕业生朱紫光发明硫黑色染料。

  1/19 宋子文谈香港。

  1/22 浙大三青团选出周恩、济、石剑生、王汇东、许丽云、郑士俊等为干事,振公、孙祁为监察。

  1/25 于震天来,知他在缪培基于下。

  1/26 彭百川谈中央训练团。

  1/27 杨鉴初来渝看魏大铭。

  1/31 章友三。

  2/6 梅气喘。纪念张荫麟。

  2/11、13 教员攻击士楷、丁祖炎。

  2/12 浙大学生人数。刘纫兰复学问题。

  2/14 首次提及胡鸿慈。

  2/16 电教部延期训练。

  2/17 朱紫光染料。

  2/18 洒潭小孩时疫。

  2/19 学生攻击李相勘、卫士生等。钱宾四接办《思想与时代}o2/21 校务会议。

  2/23 郭洽周任训导长。团溪锺矿。

  2/25 任美愕去中大(为许丽云事)。

  3/1 俞宗理回校。

  3/3 接胡鸿慈电03/5 李天助到校。

  3/6 香曾谈上海之行。

  3/9 何友谅失脱联络。

  3/10 郭晓岚考游美。晤沈思岩。

  3/13 张镜澄。

  3/19 {三国演义》上地理错误。

  3/26 中国人口统计。《中国之命运》。

  3/27 和黄羽仪出发赴重庆。

  3/31 中央训练团。

  4/1 河南旱灾死人一千一百万人。中央训练团报告。丁成章等去英实习。

  412 厦千免气象局局长。至训练班讲演。

  4/5、6、7、9、10 中央训练团报告。

  4/11 训练班入学典礼。

  4/12 移住团中。

  4/13 训练团日程。

  4/15 吕炯任气象局局长。

  4/16 团中人批评浙大。

  4/17 对人团看法。

  4/18 出团。

  4/19 青年团监事会议。

  4/20 至北碚。黄士松到所。知何友谅在五云山04/25 李约瑟〔为〕科学社名誉社员。

  4/26 至团。

  4/29 在团三大学校长。

  5/2 在团校长拍照,并见蒋介石。

  〔补记:在团见到之人:5/2 陈省身、霍秉权、孟昭漏5/11 陈可忠,又周厚复5/10 王守竞5/11 金岳霖、费孝通5/12 张晓峰5/16 程其保、谭熙鸿、韦润珊〕

  5/3、4 教部开学术审议会。

  5/7 讲”科学与国防”。

  5/9 参加升旗典礼。

  5/11 金岳霖等人团。

  5/12 人党问题。国都问题。

  5/14 开校长会议。

  5/16 团毕业典礼。

  5/20 至北碚。

  5/29 看王慧、何友谅于五云山。

  6/1 提出要赵九章到所06/2 离渝回黔。

  6/6 西摩(英大使)来校。

  6/7 自治会干事。

  6/8 梅儿之病。

  6/9 职员走私被扣。

  6/11 梅进卫生院。

  6/12 百岁老人。

  6/14 遵义患旱。

  6/16 学生救济委员会。

  6/20 梅之病情。罗声荣百岁寿辰。

  6/23 印度对中国文化影响。

  6/24 在湄潭招待本届毕业生。叶笃正结婚。

  6/26 涂长望与晓峰不合,不愿回浙大。于景让攻击蔡邦华。王惠、周惠卿。

  6/28 声浪之传播。

  6/29 升级教员(没有沈思岩)。

  6/30 遵义招待毕业生。

  7/1 胡刚复、贝时璋之纠纷。

  7/2 平均分最高学生。

  7/4、5 梅出卫生院。

  7/7 浙大拟成立研究院。

  7/8 浙大16 届毕业典礼。

  7/9、17 贝时璋与刚复之纠纷。

  7/13 吊销化工毕业生张长椿毕业证书,调戏田德望太太。女生下婶被县党部审问。许丽云与任美愕发生暧昧。

  7/14 见何遂。

  7/17 刘学志谈彬彬大考成绩。

  7/22 停聘韩张裕征。

  7/25 王驾吾、缪彦威二人纠纷。《几何原本》。

  7/27、28 在贵阳刘廷蔚招待。

  7/29 见林可胜。

  7/31 回遵。

  8/6 郑钟英患神经病。

  8/7 谈家祯来谈,为施履吉、盛祖嘉谋得奖学金。

  8/12 看自庇日记1666 伦敦大火。

  8/13 刘明水来函。

  8/15 希文于10月步校毕业。第二预备师为远征军第六军,团长〔以上〕已赴印。

  8/19 赎取东关老屋。

  8/20 珞咖路之屋。

  8/21 彬人高中。宁人初中。

  9/1 松人托儿所。

  9/4 梅发气喘。

  9/5 郑钟英神经病。

  9/7 家玉回江阴。和梅至湄潭。

  9/11 《容斋五笔》书中洪迈知日食之理。

  9/13 梅病稍好。

  9/14 浙大老资格教员。

  9/19 调潭有毒草名乌头。

  9/22 据潭桂花尽落。

  9/24 穆藕初病故。

  9/25 沈括知黄道为椭圆。

  9/26 骑马至耕牛场。

  9/28 学生救济会预算。

  9/29 尹赞勋、华昭复。

  9/30 青霉素。

  10月 任藻泉于本月在绍兴去世,见1944 通讯录。

  10/2 汪容、汪密及母亲。

  10/3 至帽潭观音洞。

  10/5 看梅及学生病。

  10/6、14 一年级训导主任姜炳兴在川溺水死。

  10/9 德梦铁Demant 的家史。

  10/11 和梅至农场。炸药之发明。

  10/12 地理政治学的起源。

  10/14、15、16 梅又发气喘。

  10/16 刘学志来看梅。

  10/17 战时科学的损失。

  10/20 梅病转。允敏病重。

  10/21 回遵。

  10/22 允敏耳疾。振公母去世。

  10/23 远征军在印度。

  10/27 允敏耳孔己穿。

  10/30 允敏吃Sulph. 药。

  11/3 遵义尚见燕子。

  11/4 希文、彬生日。王毅侯在渝病故。

  11/6 浙大国民党区党部执行委员。

  11/10 步校学员班毕业典礼。允敏88 磅。

  11/14 阿家庙肺病学生。

  11/15 虞振铺劝允敏至贵阳就医。

  11/16、17 李振吾、吴宝丰经遵义。李去交大。

  11/19 为希文补习英文。

  11/20 允敏又有温度( 103 0 F) 。

  11/22 借允敏去贵阳中央医院。医生杨温敏、钱士良诊治。

  11/23 允敏退热。

  11/25 胡刚复在贵阳存款以个人签字可取。

  11/26 遇姚克方、虞振铺。晤谢家荣。在贵阳待车返遵义。

  12/1 贵阳浙大毕业生19 人。刘俊杰、寿宇、浦同烈约聚餐。

  12/2 允敏出医院。

  12/4 回遵义。

  12/5 闻姚寿臣以鼠疫死于龙泉。

  12/6 思安得来。希文在步校。

  12/9 约李天助为医务主任。沈尚贤、万一均不宜为系主任。

  12/10 寄东关老屋契与杨其泳(龙泉)。

  12/11 久年职员奖金名单。

  12/12 去北碚、重庆。

  12/14 柳翼谋到重庆。王伯洗去世。

  12/15 二届第一次学术审议会。浙大印度学生。

  12/16 部聘教授人名。

  12/17 汪典存愿至浙大。李约瑟谈中英合作馆。

  12/18 陈寅恪作诗嘲九鼎。对于干支的意见。

  12/20 约温甫去浙大。

  12/21 庄长恭自上海到渝。

  12/22 郭秉和出训练团。

  12/23 重庆北碚间行车怪现象。

  12/25 战争死人与疾病死人。

  12/26 黑色金属。

  12/30 洪亮吉人口论。

  1968年 清理〔阶级〕队伍时补记 1943年

  1月6日 有关浙江大学区党部的事

  3月9日 何友谅不知下落

  3月31日 出席重庆三青团全国代表大会到4月7日  

  4月11日 党政训练班,贵阳袭翰兴冲曼

关于竺可桢日记

一、 藏本简况

据竺可桢早年的弟子胡焕庸说,“竺老可能早在哈佛大学读书时已记日记”(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竺可桢日记》第Ⅰ册“编者前言”之脚注)。按此,竺可桢记日记应始于他入哈佛大学的1913年夏季。由此起算,至1974年2月去世,历年足一甲子且有余。

不幸的是,这60年日记没能完全保存下来。它遭遇了两次大的劫难。一次是竺可桢在东南大学执教时,他所在的教学楼(口字楼)于1923年闹了一场大火,楼毁了。胡焕庸说,竺老的早年日记亦毁其中。屈指一算,那是10年的日记。另一次劫难是日寇侵华。抗战前,竺可桢筹款在南京珞珈路盖了一座小楼,1936年4月赴杭州就任浙江大学校长时,并未作长久计,“家”还是在南京。全面抗战爆发后,他率校西迁,近年日记留在了南京寓所。据其1938年10月5日所记:“接宋楚白函,知珞珈路廿二号屋又为日本军官所特务机关长官所占,室内书籍送金陵女大”。这就是说,竺宅被日寇军官据占,藏书转移到了金陵女子大学,后来不知所终。据竺可桢1962年7月3日所记:“晚阅过去日记,我现留存日记惟余1936年以后,1936年以前大约尚存10年,则在抗日战争中失去。”

1936年以后的日记,由竺可桢本人精心保存下来,其中只有1941年1月前半月的内容失存。其后所记,一直持续到他去世前一天,即1974年2月6日。

至20世纪80年代,“竺可桢研究会”着手组织整理编订《竺可桢日记》和编写《竺可桢传》,为了工作上的便利,日记本从竺家移出。但因参与者甚众而又缺乏严格的保管制度,竟然先后丢失了1953年和1961年(含记于其中的1960年10—12月内容)的两册日记本。

竺可桢生前往往随身携带袖珍型的小笔记本,随时记录备忘。1980年代出版的《竺可桢日记》中1953年、1961年和1960年10—12月的文字,即利用这些记录本(又称“日记草稿本”)选录补入。

为加强对竺可桢日记的长期保管,并为中国科学院院史研究提供便利,竺可桢亲属和“竺可桢研究会”决定将珍藏的上述日记,交由中国科学院院史资料室保管,并于1992年10月31日举行了三方签字移交仪式。

中国科学院院史资料室至今保存的竺可桢日记藏本,计有:1936—1952年,1954—1960年1—9月,1962—1974年的日记本。保存的记录本有:1953年,1960年10—12月,1961年。

二、日记内容与文本结构

竺可桢对日记本的选择是比较在意的,早年大多采用市上出售的32开专用日记本。有些年份没有买到这种本子,代用品也要选用32开本。多数是每年用一本,每天记一页。

关于日记所记述的内容,根据记述顺序和在页面上的排布情况,可分为5类:(1)时间驻址,(2)天气物候,(3)记事提要,(4)日记正文,(5)收寄函电。其中,(1)记于每页的首行;(2)(3)记于首行之下;(4)记于版心;(5)记于切口和订口两侧的空白处。一般是如此,作者在旅途中或是特别忙碌的情况下,除(4)之外,其余各项有时缺记。也有时会因内容太多而打乱上述的文字排布,占满页面的所有空白处,甚至延伸至相邻页面。

日记正文所记,涉及作者当日起居、亲友来往、当日见闻,核心部分是每日的工作事务和社会活动,还常有读书笔记。记事的同时,常伴有作者的评述与心得。

除每日所记内容之外,每年之后还附有读书笔记、作者个人当年大事记要、通讯录、子女成绩表、收支一览表等。各年附录的选项不同,各表所取舍的内容也详略不一。总体上说,前期日记附录内容较为丰富,后期则显得简单。

三、 竺可桢日记的史学价值

竺可桢生前从未以日记示人。1978年,在组织编纂《竺可桢文集》的过程中,人们方从竺家得知有此遗存。在1980年代,先是出版了1936—1949年摘编本Ⅰ—Ⅱ册(人民出版社),后又出版了1950—1974年摘编本Ⅲ—Ⅴ册(科学出版社)。20年来,这五册摘编本日记,已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从事20世纪中国史研究和知识分子研究的学者从中发现了许多有价值的史料,为他们的学术著作所引用。另一方面,《竺可桢日记》摘编本总计约300万字,尚不及日记原本总字数的三分之一。尤其是,囿于时代氛围等因素,对竺可桢日记史学价值的认识和利用不够充分,致使大量有价值的史料未得入选,已版日记中出现的太多“……”,给读者留下了太多的遗憾。

近些年来,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几乎可以说是日新月异。通过学术界与出版界携手合作,记录20世纪中国历史的大量珍贵文献,有如笋生泉涌,令人目不暇接。其中很重要的一个选项,就是名人的全集,当然包括对日记的求“全”。

留存下来的竺可桢日记的文字总量,约有1000万字。与其他名人的日记相比,其特点有三。

(一) 历史跨度长。现存日记是从1936年元旦起,至其去世的1974年2月止,历38年,纵贯从抗日战争到“文革”后期的各个历史阶段。在后来的日记中,也常常出现提及从清末到三十年代前期的回忆。透过这些经历,展示了20世纪中国社会变迁的宏伟画卷,也描出了一位高级知识分子的人生轨迹和心路历程。从组织机构史的角度说,1949年之前的日记,可同时视为浙江大学的校史;而1949年以后的日记,则可视为中国科学院的院史。由此旁涉,可在大时间尺度上为中国科学社、中央研究院、中国气象学会、中国地理学会、自然历史博物馆、北京天文馆等诸多科教文化事业提供极为丰富而具体入微的史料。

(二) 涉及范围广。竺可桢不仅是科学界、教育界的巨擘,也是广泛参与各界活动的社会名流。平生踪迹,国外留学及游访,及于欧美苏东;国内供职和考察,走遍了除台湾、西藏以外的各个省区。其个人兴趣广泛,除以气象学和地理学为专攻而外,数理天文,地质生物,国际政治,中外历史,哲学名著,流行小说,诗词歌赋,博物杂俎,无不涉猎。个人生活情趣亦广,爱旅游,爱看体育比赛和电影戏剧,爱聚会访友,爱游泳、滑冰、养花、摄影。最重要的,与我们今日所为相关,是他爱记日记。所记者,大到世界风潮和国务活动,小到天气物候、来往客人、收寄信件、飞机火车行程、物价开支、子女成绩及身高体重等等。

(三) 笔下人物多。竺可桢是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时期诞生的第一代科学家中的佼佼者,时势英雄,风云际会,20世纪中国诸多名人遂以不同的时空分布荟聚在他的日记中。且不说政府要员、社会名流、同窗友好、门生下属,由于他一生中无论主持何种事业都深入基层,每到一地都体察民情,也会随时随地记下相偕相遇之人的谈话与印象,其中不乏贩夫走卒、引车卖浆者流,当然也由此而可透视中国底层社会之种种。

日记为个人私藏,记述时虽然不可能像发表文章那样反复修改核校,但竺可桢对日记亦本其一贯行事的作风,极为认真、严谨而持恒,甚至在数十年之后还进行补记或补注。在正常情况下,作者是每日一记,时间在当日晚上或翌日清晨。只有极少数的情况是数日后补记,凡属这种情况,他都会在日记中作出说明。对于已经写过的文字,偶尔校正个别的人名和错字时,都是以划线表示改动,原字清晰可辨。发现已记述内容有误时,一般是在后来日记中予以说明,有时是在原记处加注,还会写明补注的时间。全部日记中没有撕毁和覆盖。竺可桢日记是为供自己备忘而记,不是准备日后当著作发表的。于竺生前,亲友皆不知他有如此“私藏”。其之所记,为亲见、亲闻、亲历,是他自己的自由思想和真实感受,没有一般公开出版物、官方文件、社交会谈等所常见的束缚和忌讳。

具备上述的即时性、“原生”性和隐秘性,竺可桢日记在总体上也就无可置疑地保证了它作为史料的真实性。

应当指出,这里针对史料作伪之风而言的“史料的真实性”,并不直接等于史料所述事件的真实性。任何史料都有其局限。研究者引用史料时须有鉴别、考证,所谓“去伪存真”是也。日记所记,一己之见,未见得全面,未见得反映事物的本质。亲闻之事,属取之于他人的传言,未见得皆有真凭实据。正因为如此,竺日记中,尝有一事记述于先而更正于后,也有先是错责于人而后责己之误的情况。

日记中记述人物交往,随处可见褒贬是非短长之论。如今刊行于世,实难于为之避讳。如果编者把凡属涉及人短之处全都隐去,《全集》将会千疮百孔,也就全集不全、存真不真了。人在历史途中,历史已成往事。人非圣贤,何况也不存在无“过”之圣贤。乞望识者能以开放的眼光、宽容的精神和豁达的心态给我们以支持和谅解。

日记,可以填补史料之空白,佐辅史证之不足,纠正史述之讹误,展示时代之风尚,暴露社会之隐秘,发掘人物之心理,也因此向为史家所重视。现存的竺可桢日记,将全部入编《竺可桢全集》,从文字量来说,它也将成为《全集》的主体。竺可桢日记,对竺可桢研究,对浙江大学校史和中国科学院院史的研究,其重要性自不待言。以竺可桢的社会地位、人脉关系和丰富阅历而论,以其日记的连续性和“系统性”而论,目今可见国人之日记,恐难有与其相比肩者。可以预期,对20世纪中国的科技史、教育史、文化史、社会史、地方志、重要机构沿革、名人传记和诸多重要历史阶段、重大历史事件的专题研究,它一定会有所裨益的。竺可桢日记的全部刊行,只是敞开了一座宝库之门,而宝石之闪光,尚待探宝者的开掘与琢磨。

樊洪业
2005年12月

《浙江大学控制学科(化自)发展概要》

——范菊芬

一、顺应国家需要,创建化自专业

20世纪5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不久,国内教育、工业、经济等百业待兴。教育上不仅需要扫除文盲,普及初等教育,更需要高等教育为国家建设输送大量的管理和技术人才。1951年2月中旬,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讨论“三年准备,十年计划经济建设”的问题。1951年11月3~9日,在北京召开了全国工学院院长会议,拟定了工学院的调整方案,经政务院第13次会议批准。全国院系调整的方针基本参照苏联高等教育模式,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整顿和加强综合大学,以华北、华东、中南为重点,实行全国一盘棋。 经过调整使我国高等教育基本建成具备机械、电机、土木、化工、矿业、冶金、地质等主要工科专业齐全且布局相对合理的体系。在1952年的院系调整中,浙江大学不仅调走了文、理、农、医、法等学院和系科,而且调离了很多著名的教师。

为顺应国家国民经济发展和学校学科的发展,浙江大学在20世纪50年代对现有的机械系、电机系、土木系、化工系下设的学科进行了比较大的调整,以实现自身的发展。当时,教育部根据国内建设的需要,希望浙江大学办一个用俄语译名为“仪表测量与远距离操纵”专业,浙江大学于1954年开始组织化工系和电机系骨干教师成立筹备组,由美国留学回来的化工系副主任( 力学专家)王仁东教授任组长,王骥程老师任副组长,开始筹建我国第一个化工自动化专业。 1956年教育部将这一专业正式命名为“化工生产的操纵及检验仪器”,简称“化仪”。浙江大学经过王仁东、王骥程、李海青、林新民、王静熙等老师的共同努力,第一届共招生60余名学生(从电机、化工、机械等专业调拨),1956年9月正式开班,专业设置在化工系,该专业是我国在化工自动化领域最早一批设立的专业。

二、肩负历史使命,不断砥砺前行

当时我国的化工自动化是在零基础起步,专业初创时期,无论是学生教材、师资队伍、教学条件,还是仪器设备、实验装置,都是一片空白,一切都是白手起家。在专业创办过程中,任筹备组副组长王骥程老师和其他老师想方设法,聘请校内外学者为新生的“化仪”专业开设专业课,制定“化仪”本科专业的培养计划,自编专业教材,为浙江大学化自专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课程设置 】

专业成立初期,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是自动化专业的毕业生应具备三方面的基础知识:一是电机和无线电方面的知识,包括《无线电电子学》《电工基础》《电机及电器》《电工基础实验》四门课程;二是化学工程方面的知识,包括《化工原理》《物理化学》《热力学》《化工原理实验》《化工生产安全》五门课程;三是机械方面的知识,包括《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零件与精密仪器》三门课程。与专业相关的测量仪表和自动控制方面的课程有《测量仪表》《气动调节器》《电动调节器》《调节原理》《化工自动化》《化工自动化设计》《化工自动化实验》《联锁保护》《文献阅读与检索》。加上大一、大二的基础课程,共有30多门课程。

在培养目标和教学大纲中,当时特别强调教育与劳动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大学期间(学制为五年)安排三次到企业实习。第一次叫“认识实习”,主要任务是了解工业生产过程的实际情况,特别是化工生产过程,实地了解如何从原料变成产品,时间为二到三周:第二次叫“生产实习”主要是深入工厂生产一线,详细了解各种设备,如何组织生产,有哪些测量和控制设备等,时间为一个月;第三次叫“毕业设计实习”,主要任务是深入了解生产流程,生产过程如何操作,有哪些测量和控制问题,详细记录实习笔记,为毕业设计作一次真实环境下的学习和演练,时间为二个月。

为了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理念,加强学生实习教学环节,周春晖、王骥程与其他老师一起,跑遍祖国的大江南北,与当时国内几大化学工业公司,如浙江衢州化工公司、南京化工公司、吉林化工公司、上海炼油厂、杭州民生药厂等建立起长期的合作关系,并将这些企业作为浙大化自专业学生的实习基地。每到实习时间,由老师带队,学生们自带行李下厂,与工人们同吃同住同劳动, 在实践中学习,既增长了才干,也为企业解决了很多的技术难题。

【师资队伍建设艰难】

专业成立初期,如何建设师资队伍是摆在筹备组负责人面前的重大问题。在这一时期,王骥程先生根据刘丹校长的意见,想方设法立足国内,放眼国际,努力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1957年初, 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东北工程院在北京联合举办了一期面向全国的自动化专业师资进修班,王骥程和李海青老师参加,这也是当时国内为加快培养自动化人才和师资所开展的最有效方法。1957年9月,浙江大学化自专业在培养一支高素质师资队伍方面有了重大进展,除原有老师外,又分配来应届毕业的顾钟文、赵宝珍、沈平、陈鸿琛等,师资队伍壮大不少。1957年夏天,周春晖先生和一大批海外学子一起, 放弃了优厚待遇、良好的工作条件,毅然举家回国,参加祖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当时,国内有多家单位都在争抢海外归来的学者,王骥程老师得知消息后,亲自到北京和周春晖先生长谈,并热情邀请周春晖先生到浙江大学工作。在听取王骥程介绍后,周春晖欣然答应到浙江大学任教。周春晖教授在随教育部考察组考察了国内一些企业后,于1958年5月正式加盟浙江大学,并主讲《过程控制原理》课程。1958年专业名称正式确定为“化工自动化”,简称“化自”,由周春晖教授任教研组主任,王骥程老师任教研组副主任。1962年, 周春晖教授任化工系主任,王骥程老师任化自教研室主任。至此在周春晖、王骥程老师的带领下,开启了浙江大学化自专业艰难的创业历程。

这一时期,王骥程先生根据校领导的意见,加强学科的对外交流和合作,聘请苏联专家等各方面的专业人才,以缓解专业创建中的师资问题。1958年9月,格德萨多夫斯基专家夫妇到达,并带来了不少苏联专业的书籍和资料,专家到校后即和系、专业领导讨论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等,并主讲《自动检测及仪表》课程。

【教学与教材】

专业创建初期,化自专业教材非常缺乏。在教学过程中,化自教研室的青年学者们以“如何在工科教育中加强理论联系实际,既要教给学生坚实的理论基础,也要教给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核心,在为国家建设“多出人才、出好人才”上走出了一条自己的道路。

教材建设上,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基础课由电机系、机械系、化工系老师担任,但“测量和调节仪表”“调节原理”“化工过程控制原理”和“化工过程控制工程”等专业课的讲授上,可用的师资力量和教材非常短缺,所有这些专业课课程建设全靠教研室老师自己解决。当时老师们抱着力争上游、放眼世界的雄心,利用出差机会想方设法寻找资料,如饥似渴地学习自动化知识,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1958年, 周春晖老师的加盟,带来了在美国学习的先进知识、实践经验和珍贵的资料,使教研室的老师学习到许多有关化工自动化和仪表方面的知识和先进的理念。周春晖先生和王骥程先生退休后,留下了许多在当年看来非常珍贵的资料,其中有英文、俄文和日文版的“化工过程动态学建模”“化工过程控制工程”“过程控制原理”“化工过程测量仪表”“计算机在工业过程中的应用”等(图1)。

图1珍贵的资料、书籍

20世纪60年代初期,我国兴办“化工自动化”专业的院校多了起来。为促进各新办专业的快速发展,1962年11月, 经国务院批准的“化工自动化专业教材编审小组会议”在浙江大学召开。华东化工学院、天津大学、北京化工学院、北京化工设计院、上海化工研究院等派人参会,会上确定由浙江大学牵头编写统一教材,周春辉教授被指定为专业教材编审组组长。周教授身体力行,集思广益,积极组织校内外专家编写教材,并亲自主笔。

此外,研究室老师还积极参加其他单位组织的教材编写。1961年,由天津大学牵头,浙江大学、华东化工学院等10所高校联合编写了国内第一本统编仪表教材《热工测量仪表》,周春晖和王骥程先生参与编写了“绪论”和“误差理论”中的有关内容,李海青负贵编写“液位测量”篇章。1972年4月, 由兰州化工设计院自控中心站组织编写《化工测量及调节仪表》丛书,李海青老师参与主编其中的《气动调节仪表》部分。

20世纪70年代后期,在周春晖教授主导下,浙江大学化自团队在工厂中宣传、推广自动化技术和理论,结合实际工作,总结编印了专业资料近十种。其中《化工自动化》《调节器的参数整定及校验》《复杂调节》正式出版,特别是《调节器的参数整定及校验》《复杂调节》这两本书,在技术专著匮乏的年代里,当时最具有理论水平与实际应用背景,受到广大工业控制与仪表工作人员的青睐,并多次作为自动化工程技术人员的提高进修教材和主要参考书。以现在的眼光来看,这两本书也许并不起眼,但在当时,对我国工业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却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20世纪80年代,由周春晖教授主编的《过程控制原理》被评为化学工业部优秀教材。为了推动自动化事业的发展,周教授主编了一套《化工自动化丛书》,力求在科普基础上有适度的提高,以供自动化工程技术人员自学和更新知识。这套丛书共计出版26种,在同行中影响很大。90年代,为了满足自动化日益发展的需要,周教授还主编了一本大型的《过程控制手册》,包括工业自动化工作中需要查阅的理论性、技术性及工程性的内容。在数十年的教学工作中,周教授以他渊博的学说,高屋建瓴,随时随地关心着从事自动化工作人员的知识需要,并以最大的热忱,精心编马写多种教材和专业书籍,满足了各层次人员的需求。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浙江大学化工自动化专业发展特别快,教材也几经更新,特别是《化工过程控制原理》 和《化工过程控制工程》,成为全国同类专业采用的教科书和工程应用的重要参考书,由王骥程教授主编的《化工过程控制工程》还获得化学工业部优秀教材一等奖。

【实验室建设】

加强学生对生产现场的了解,培养学生解决生产实际碰到的问题,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环节。为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和对过程控制的认识,缩短从课堂到实际的距离,化自教研室的筹建者于1957年就开始建设“化工生产的检查、测量及自动调节实验室”,1964年通过师生们的共同努力,自动化实验室建设初见成效,搭建了液位调节、流量调节、压力调节等实验装置。到20世纪80年代初,建成了包括流量、液面、压力、套管换热、联锁保护、仪表校验等实验装置的实验教学体系,使学生在学习中较好地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自动化实验室建成后,国内不少高等院校、企业人员来浙江大学参观交流和学习,在改革开放后成为全国高校自动化专业实验室建设应用的典范。

三、科研求是创新,解决实际问题

在20世纪50~60年代,浙江大学化自教研室的老师们,在忙着建设教育体系、完善师资队伍的同时,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在第三个五年计划期间,周春晖和王骥程等承担了重大项目“化工动态学及计算机应用”。当时我国工业自动化水平比国外要落后很多,老师们在周春晖、王骥程带领下,勇挑重担,根据国内企业的生产现状,首先开展化工炼油及石油化工生产过程核心对象的动态特性、工业生产过程操作和自动控制系统设计、调节器参数整定等方面的研究。同时,一方面在校内建设液力模拟、换热套管等装置,对这些在化工生产过程经常用到的生产对象进行对象动态学特性的研究;另一方面与上海炼油厂合作,开展对真实生产过程中炼油工业精馏塔的动态特性及计算机控制的实际应用研究(图2)。

在实际生产现场进行研究,要消耗许多物资,当时的条件又没有数字计算机,做不了模拟仿真试验。当时北京无线电一厂生产模拟电子计算机,每台模拟计算机可解六阶微分方程。浙江大学专门向该厂购买了两台六阶电子管模拟计算机和一台九阶半导体晶体管模拟计算机。有了这几台在当时来说的稀罕物件,研究者对上海炼油厂精馏塔上的测试数据进行动态建模,并对精馏塔前馈控制方案与一般单回路控制方案进行仿真模拟试验研究,为上海炼油厂常压精馏装置采用前馈控制方案提供了依据。在这期间,化自教研室的研究者们,写出了“精馏操作自动化进展”文献综述和“蒸馏过程动态特性研究现状”资料综述,发表了

图2项目工作总结

“套管热交换器流最通道动态特性的研究”和“前馈控制在常压蒸馏装置上的应用问题”等论文报告(图3)。

图3论文报告

这些综述和报告是第三个五年计划重大项目“化工动态学及计应用”的部分成果。这一.项目的研究虽然因“文革”而中断了,但前期研究过程中,化自教研室理论联系实际、敢为人先的精神,为浙江大学化工自动化专业的发展奠定了的基础,指明了作为科技工作者的老师要勇挑国家重担的方向。

20世纪80年代,吕勇哉教授研究开发的“钢锭轧前过程建模、优化控制和生产调度”取得了具有重要学术和工业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在国际上居于首创地位。吕勇哉教授是浙江大学首届化工自动化专业的毕业生,1961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63 年开始为本科生主讲“化工自动化”课程,1980年晋升副教授并通过中科院考试,作为访问学者赴美国普渡大学“应用控制研究所”开展合作研究,在两年的合作研究期间,成功研发了“基于分布参数移动边界的钢锭坯轧前过程单一数学模型及计算机优化控制系统”,该成果成功应用于美国内陆钢铁(InIand Steel)和共和钢铁(Republic Steel)等公司,节能效果显著,并大大提高了产能和经济效益。回国后,他将在美国首创的钢锭轧前单一数学模型成功地应用于重钢加热炉的优化控制和鞍钢均热炉的优化控制和生产调度。

吕勇哉教授在担任浙江大学工控所所长期间,在周春晖和王骥程老一辈学科带头人支持下,与孙优贤和王树青两位副所长一起,成功地实现了体制改革,建立了一所四室的架构,为学科的拓展和人才的成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并开始申请筹建工业控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鉴于吕教授在工业过程建模和智能控制领域所取得的突出成就,1996年当选为IFAC主席,1998年 当选为IEEE Fellow,并成功地领导举办了IFAC1999年(北京)世界大会。

20世纪90年代,以孙优贤为核心的新一代化自人,瞄准国家需求,主动对接国家科技发展五年规划,开发新一代自动控制系统,并在国内大型炼钢、石化、造纸企业得到广泛应用。在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开展产、学、研相结合的探索中走出了一条新路。20 世纪90年代初成功建成工业控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申请建设具有孵化功能的工业自动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工程中心建成后,依托扎实的学科背景,以“培育一流成果,转化一流技术” 为目标,面向技术创新主战场,在技术开发及产业化方面,成功地开发建成了国内第一套造纸机定量水分计算机控制系统,其成本不到同类引进系统的四分之一。此后,孙优贤教授团队又针对不同纸种、不同转速、不同纸机,开发了10多种动态数学模型、新型控制策略,推出了具有不同配置和功能的造纸机计算机控制系统。“八五”“九五”期间,孙教授一方面组织人员研制关键造纸专用仪表和设备,开发了几乎包括制浆造纸全流程的蒸煮,漂白、打浆、洗选、纸、蒸发、燃烧和动力等各个子过程的相应计算机控制系统;另一方面又瞄准“企业综合自动化技术集成系统”这一国际上自动化领域的新课题,在福建青山纸业股份有限公司铺开了“九五”国家科技攻关的战场,项目结束后的验收结论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孙优贤教授本人因突出业绩,1995 年被评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新一代青年骨干秉承 “求是”“创新”校训,发扬化自人敢闯敢干、勇于求新的精神,开发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并填补国内空白的SUPCON JX系列集散控制系统,解决了可靠性的冗余技术,开创了大型自动化装备的国产化新局面。1993 年12月,SUPCON JX-100集散控制系统在衢化集团公司锦轮厂年产6500吨环已酮扩建部分的生产装置上成功投运。这是我国国内第一套具有1 : 1热冗余技术的集散控制系统。同时,在国内率先研制出JL系列无纸记录仪;研制了多种现场总线控制技术及智能仪表;开发了综合集成软件( AdvanTrol-PIMS)、优化与先进控制软件包(APC-Suite) 等系列高新技术产品, 并形成了产业化,振兴了民族工业自动化。2012年,“工业自动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被评为优秀工程研究中心,同年工程研究团队获国家发改委颁发的重大成就奖,为国家民族工业自动化的振兴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四、重视人才培养,输送栋梁之材

【本科生教育】

从196年开始第一届招生到1965年共培养了60名本科毕业生,他们大多分配到国家最需要的军工或石化行业,成为自动化行业的领军人物。但从1966年1969年,由于历史原因,本科教学停滞,没有毕业生。但在1966年,化自专业招收了第一位外国留学生(阿尔巴尼亚籍),同年秋季又招收5名越南留学生。

1970~1976年共招收工农兵大学生26名,1977年恢复高考,从1977~1996年,年招生规模基本上稳定在60~90人之间。随着国内信息化与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对自动化领域的人才需求带动了人才培养的市场。从1997年起,本科生招生规模超过了90人/届,目前学院本科生培养的规模稳定在130人/届左右。

【研究生培养】

1961年,化自专业首届本科生毕业,同时开始招收研究生,1962 ~1983年共招收26名硕士研究生。改革开放以后,科技发展对人才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1984年开始,研究生招生人数得到较大发展,每年招生规模超过20人,并从1984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1989年, 浙江大学工业自动化学科建立了博士后流动站,开始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谭善光是本学科第一名博士后研究人员。 目前学院每年硕士生招生120人左右,博士生招生45人左右。

【计划外培训】

从化自专业创办起,全体教职员工就以为社会输送人才为已任,在完成全日制学生培养的同时,为高校和企业培训师资和技术人员。1958 ~1959年,为加快化工自动化专业师资的培养,开办了多期自动化进修班。1958年10月,苏联专家在校期间举行的培训班上,陈光垣(大连工学院)、吴嘉麟(华南工学院)、李文衡(成都工学院)、张蕴端(华东化工学院)、李光泉(天津大学)、昌明瑾(北京石油学院)、刘汉鼎(华中工学院)、张心耳(福州大学)、徐亮山(南京林学院)等参加了进修。这些参加进修班的学员日后都成为中国自动化行业的领军人物。

1960年到20世纪90年代,企业对自动化技术需求不断提升,企业自动化技术人员严重不足,无法满足企业发展需求,化自教研室老师们不忘为社会提供技术革新和人才培训的责任,在完成繁重的教学科研任务的同时,为国内大型石化、炼油企业培训技术骨干,极大地提升了企业的技术力量,也推动了产学研的合作。

1992年工业自动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成立后,顾仲文老师组建了“仿真培训部”,开始举办面向大型炼油化工企业技术人员的自动化高级培训班。课题组前后开发了十二套SimuPro系列计算机仿真培训系统,帮助企业提高操作人员的操作技能,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五、加强交流合作,提升学科声誉

浙江大学化自专业从成立开始,创建者们就清醒地意识到专业要发展,要走在科技发展的前沿,必须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必须与国际一流水平接轨。化自教研室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对外交流与合作活动,1982年,邀请国际知名专家美国里海大学化工自动化Luyben教授来校讲学,这是国门刚敞开后,在国际交流中请进来的第一人。1984年, 应里海大学的邀请,王骥程先生由浙江大学公派赴美高访一年,同时在那里讲授《过程控制》课程。1980~ 1982年, 吕勇哉老师应邀赴美国普波大学应用控制研究所开展合作研究。1984年,孙优贤获德国洪堡研究奖学金,赴德国斯图加特大进修学习。1985年4月,王树青赴英国拉夫堡大学进修学习。同年,曹润生赴美国马里兰大学访问进修。

1985年6月,吕勇哉等成功组织了“工业过程模型化及控制国际会议“,这是化自专业组织召开的首次国际会议,有数十位外宾参会,为浙江大学化自专业在海内外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1986年,李海青、陈甘棠教授组织国内各有关高校和科研院所创立了“多相流测试专业委员会”,并于当年在浙江大学召开了全国第一届多相流检测技术学术讨论会,至今已成功召开了9届国内学术会议和9届国际学术会议。

1987年,日本京都大学教授高松武一郎先生应邀来浙江大学讲学,并受聘为浙江大学客座教授,同时浙江大学化工系也与京都大学化工系签署了长期合作协议。在王骥程先生的推荐下,褚健作为高松武一郎与王先生联合培养的博士,赴日本京都大学学习。

1987年,由浙江大学工控所组织和发起的“第一届中国过程控制学术报告会”在宁波溪口举行,孙优贤、钱积新任大会主席。该报告会后更名为“中国过程控制会议”,依托本学科创办成立了“中国自动化学会过程控制专业委员会”。三十年来,过程控制专业委员会已经举办了28届中国过程控制会议,对中国过程控制乃至自动化领域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中国自动化领域学术活动最活跃、最持久、最具影响力的会议之一。

1989年秋,在荷兰召开IFAC DYCORD 89国际会议,浙江大学化自教研室有三篇论文被录用,王骥程教授受邀出席会议。同年,吕勇哉获得美国仪器仪表工程师学会UOP技术奖,这是该奖首次授子外籍专家。

2004年6月,由浙江大学控制系和浙江省自动化学会等联合召开了第五届全球智能控制与自动化大会,与会代表近千人。同年9月,由李海青、张宏建等组织的第四届国际多相流检测技术学术会议在杭州召开,孙优贤院士任主席,与会外宾50余人,极大提升了本学科在该领域的国际影响力。此后,随着国际交流进一步发展, 浙江大学工业控制技术研究所(化自教研室)师生不断在国际舞台上展示学术成果,开展交流合作、访问和讲学,组织召开各种国内、国际学术会议,展示本学科最新研究进展和研究成果,其学术声誉得到了国内外学界的广泛认同。

六十年前从容化自奏序曲,一甲子后控制印象谱新篇。

新时期,控制学科将在学科带头人孙优贤院士带领下,面向科学前沿,面向国家战略需求,以解决重大技术问题为已任,力争在21世纪中叶,将本学科建设成自动化领域中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学创新研究基地和自动化领域高水平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基地。

作者注本文写作过程中,王树青老师、李海青老师、叶松书记提供了宝贵的佐证材料和修改意见,在此深表谢意!作者简介

范菊芬,女,1962年5月生,浙江天台人,毕业于浙江大学社科系。曾在浙江大学化工系分团委、控制系总支、信息学院本科生总支、教工总支任职,现任浙江大学控制学院工会主席、党政办主任。长期从事学生思政、党务行政和工会工作;获浙大优秀党务工作者、先进工作者, 浙江省教育工会 “事业家庭兼顾型”先进个人。

王德禄采访卢鹤绂

采访人:王德禄
访谈时间:1990年5月17日
访谈地点:上海卢鹤绂家
整理人:李雪、高颖、刘志光

卢鹤绂(1914~1997),祖籍山东掖县,生于沈阳。中国科学院院士(1980)。1936年毕业于燕京大学物理系。同年赴美国留学,1939年、1941年获得明尼苏达大学硕士、博士学位。1941年回国,曾在中山大学、广西大学、北京大学任教,1945年到浙江大学任教,1952年院系调整时被调入复旦大学。

王德禄:请您介绍一下早年的情况。

卢鹤绂:我是阳历1914年6月7日(阴历5月14日)出生的,我在美国填表格就用阳历。

我出生于沈阳南关,我爷爷家里,我的老家在沈阳陆家坛。我出生的时候,父亲卢景贵刚去美国不久,他是通过考试出国留学的,那时出国的算是非常早的。父亲是学机械工程的,家里有机械工程、科学、天文方面的书籍很多。

父亲做官比较传奇。最初他没想做官,先在本溪当工程师,后来到济南机车厂做代理厂长。当时,沈阳的张作霖大元帅家里让日本人给按了暖气,有一年,他家的暖气怎么都烧不热,请来日本工程师也没有修好。张大帅有一个下属叫王永江,给张大帅推荐说,有一个人刚从美国回来的,专门搞机械的,你把他调到沈阳,试试能不能修好。那个时候张作霖很有势力,立刻把我父亲调到沈阳给他修暖气,很快就修好了,暖气热了。张大帅非常高兴,给了赏钱,并请我父亲回济南了。王永江一听说放我父亲回去了,就跟张大帅说,这样的人你还放他走啊,你不会用他吗?张大帅觉悟了,马上又把我父亲调回来,担任四洮铁路局局长。我父亲没想做官,就这么当上了四洮铁路管理局局长,兼任洮安铁路局工程局局长。父亲当局长后,经常有人行贿,外国人卖东西给你,你买了,人家就给你贿赂。父亲不敢要,拿给大帅,问他这钱应不应该要?大帅说,这钱你自己拿着,这是外国人给你的,不是你问他们要的。这个钱我父亲要没要,我现在也不知道。此后,大帅更信任他了,还说他是个书呆子。

当年我一直跟着父亲,他去哪儿我就跟到哪儿。我小时候比较颠簸,从沈阳到美国,美国到北京,北京到济南,济南到四平,四平又回到沈阳。

王德禄:他去美国您也跟着?

卢鹤绂:母亲生了我之后,没有靠山,受了很多气,就抱着我到美国去找父亲。我是一岁去美国的,一直到四岁,在伊利诺伊大学待了三年。

王德禄:这样看来,您早年上学的经历变化还是比较多的?

卢鹤绂:我在本溪上私塾,老先生教《孟子》、《论语》、《左传》。后来到了济南,在津浦铁路局扶轮小学校上了三年小学。父亲到四平做大官,我也跟着去了,在四平接着上小学,那是铁路局小学,就在车站旁边。我们家在四平有一个很大的四合院,那地方很好,我小时候就在那里生活。

我初中在沈阳第二初级中学上学,跟周总理一个学校。那时候,张作霖已经死了,张学良接替了他父亲的位置。张学良不像张作霖那样欣赏我父亲。张学良任人唯亲,把我父亲撤了,但是不用撤的方式,而是以“高升”的名义,调任东北三省交通委员会主任委员,管路政,没实权了。我们离开铁路局,到了沈阳。那时候,父亲的工资很高,可能比铁路局长的工资还要高。

我高中在东北大学附属中学上学。开始我没想学物理,当时高中已经分了文、理班,我是理科班的。大概上了一年半,赶上“九·一八事变”,因为我们家在天津有房产,父亲离开沈阳回到天津。我在河北省工业学院继续上中学,就读于机械系预科班,毕业后考入燕京大学物理系。我是预科班读物理的学生中成绩最好的。当时教我们物理的教授姓马,他是英国留学的硕士毕业生,早就去世了。马教授讲得很好,我的物理分数最高。我本来想学工,由于物理分数很高,就改学物理了。

王德禄:您为什么选择考燕京大学?

卢鹤绂:燕京大学有物理系。我父亲对我的选择没有提意见,是我自己决定的。我到燕京大学后,才离开家,开始独立生活。

王德禄:您能讲讲在燕京大学读书时的情况吗?

卢鹤绂:开始燕京大学物理系系主任是谢玉铭,后来系主任是英国人,叫班威廉(William Band)。班威廉是英国的硕士,很进步,一边教书一边调查中国的农村建设,还提出一些建议。班威廉在中国生活了很长时间,他的太太克劳尔是美国人。班威廉后来去了美国,加入美国国籍了。

抗战时期,班威廉去过延安,后来回国了。他是搞纯理论的,这里有他写的一本书,是物理方面的教材。这本书主要讲的是量子统计学。班威廉在美国研究原子弹的那个地方工作过。

我在燕京大学的时候,教普通物理的是孟昭英,他当时是讲师;教力学的是张文裕;教热学的是毕德显,他现在南京,去美国留过学;教近代物理的是谢玉铭。我们班有四个人。一个是莫文泉,现在北京师范大学,年纪很大了;一个姓张,是个女的,南阳人,毕业后回南阳了;一个姓程,已经去世了。我们四个只有我留过学。毕业后,我们班其他人都没有从事物理方面的工作。当时物理系的课本都是外文版的,外国老师教近代物理的是克劳德尔;教理论物理的是班威廉。

燕京大学毕业后,我拿到了理学士学位。毕业前,班威廉找到我说,你成绩这么好应该留学深造。他还给我介绍了协和医院的一个大夫,这个大夫是明尼苏达大学毕业的。班威廉和这个大夫说,有这么一个青年,成绩如何如何,明尼苏达大学表示欢迎。我就是通过这个关系去了明尼苏达大学。父亲没有反对我出国。那时候司徒雷登还在燕京大学,我出国前,他在病房里召见我,欢迎我到美国去。司徒雷登躺在病床上,对美国大学接收我感到高兴。

王德禄:您是什么时间到美国的?

卢鹤绂:1936年我去了美国。那时候,明尼苏达大学物理系只有一个日本人,没有中国人,其他系有中国人。当时接收说的是让我去物理系当助教,一个月工资六十美元,六十美元相当于现在的七八百。我半工半读,教大学物理实验,当时我们分了四个小组。我读书的时候的物理老师,现在(1990年)还在世的有两个,一个是我的导师尼尔(Nier),他是分离铀235同位素的,证明热中子能使铀235裂变不能使铀238裂变。尼尔与费米合作,分离这个重要的发现是尼尔做的。另一个是比克。我研究核物理是受了比克的影响,比克也在物理系工作,职位比尼尔高得多。比克也是我的老师。

我去明尼苏达大学的时候比克是质谱学专家,我说愿意做他的学生,在他的指导下做硕士论文。比克听了很高兴,给了我一本书。这本书是爱因斯坦写的。我问他有什么问题可以做,比克说,你把这本书看完就可以找到还有些什么问题了。比克不告诉我做什么,还说这是你自己的事情你要自己去做。

后来我一边上学读书,一边读那本书。我发现锂的同位素丰度比没有定值,各位专家得出的数据相差很大,可以从8到14。我感觉很奇怪,锂7、锂6的丰度比没有准确数值,这个比值到底是多少?我提出这个问题给比克,他说让我自己做实验,还把储藏室的钥匙给我。储藏室里边什么原件都有,原材料也有,进去随便拿,拿完自己签字,不花钱。他给你这个权利,你可以自己造仪器。我花了一年时间制造了一台180度聚焦型质谱仪,研究热盐离子源的发射性能。期间,我还问了地质系一个助教,这一行的朋友帮我找所有含锂的矿石,找到后,告诉我一系列的名字,我都要试一试。我在带状薄钛片上电焊小白金盘,将含锂矿石粉末置于盘上,用电流通过钛片加热,使矿末释放锂离子。在我之前最有名的锂盐是锂辉石(Spodumene)。

在仪器上,后来我找到了Anblegonet,不知比锂辉石好多少倍,好几百倍,温度不是很高就能发出很多锂离子。这一点我比以前的文献做的都好。文献上这样说,书中也说锂辉石是最好的。Anblegonet是一个很好的发现。后来,我做完试验发现,锂的同位素(Isotope)出来时,轻的先出来,重的后出来,这叫扩散效应。轻的释放出来的速度快,重的释放出来的速度慢,过去我们不知道这些,现在知道了。轻的气体先放出来,重的后放出来,所以这下有点糟糕了。我发现他的比值跟时间有关系,如果开始测量轻的多,末尾测量就重的多,这个丰度比值不一定,是时间的函数了,它被我找到了。热离子发射的同位素效应,这个时候怎么办呢?我豁出去了,一直等到热源烧完了,不再出离子了,整个过程我都测量。这个曲线,先是低的,后是平的,最后是上升的,曲线画出来了。每一个时刻的比值我都测定了,真正的数字不是平行,真正的数字是总共发出来的离子数目重的跟轻的比,时间积分法嘛。这样一来,我测量的比值是12.29,在8到14之间。这个数字一测定出来,全世界都承认了。我已经把过去教授们测定的数值完全否定了。我测定的数值被选定为国际同位素表上的准确值。

后来,我马上直接读博士了。读博士的时候他们看我工作很起劲,有独创能力,博士就给了题目。博士题目很重要,我的题目跟原子弹有关系。刚开始我想做原子弹,就是用质谱仪分离铀235,分离的已经是很早的了,那是微观数量而不是宏观数量的分离,需要制造大量的质谱仪,很多质谱仪就可以制造成一个原子弹。如何用特大的质谱仪长时间积累出足够数量的铀235?这是当时面临的一个难题。我研究的任务就是解决这个问题,想办法把质谱仪提升几个数量级,就是用我们系里的设备,看看能升高多少。我制造了一台新型60度聚焦的高强度质谱仪。我的论文是1938年完成、发表的。1939年我先获得了硕士学位。其实我不在乎他们是否很快给我这个学位,反正要继续读下去的。

王德禄:当时你们系有几个人参与了搞原子弹了?

卢鹤绂:参与搞原子弹工作的人很多。教授只有两个,尼尔和威廉姆斯。威廉姆斯是专门搞中子物理的,后来担任原子能委员会主席,任职一年后去世了。后来我和这些核物理学家联系的不多,抗战一开始,马上就不和他们联系了。

王德禄:1939年,您拿了硕士学位以后就回来了吗?

卢鹤绂:没有直接回来。本来美国要征用我,但我不是美国公民,他们没有权利征用。我在美国深受人们尊敬,我也是唯一一个在那里当正式助教并任课的中国人。当时有很多美国朋友问我,你们国家正在和日本人打仗,国家不需要你回去参战吗?我不好意思说国家不需要我,不让我回去。我说,读完博士我就回去。他们又说,中国人正在受难的时候你不回去,你还在这里待着,狭隘啊!我告诉他们,我们国家打仗需要科学。我没有拿到博士学位的时候,国立中山大学张云校长就下了聘书,聘请我为中山大学物理系教授。拿到聘书,我想,我还在美国待着干什么呢?我留在美国充其量做个小教员,何必呢!1941年拿到博士学位后,我回国了。

王德禄:请您讲一讲回国以后的工作经历。

卢鹤绂:回国后,我先在中山大学教书,教了一年半,日本人攻打长沙,粤北告急。我就去广西大学,教了不到两年。日本人攻打衡阳,往西南攻打桂林,我又跑到贵州。抗战快结束的时候,1945年我去了浙江大学,当时物理系主任是王淦昌。原来何增禄是系主任,他不愿意当了,由王淦昌代理系主任。我回到杭州时,又改由何增禄当系主任。抗战时期,浙大物理系比较强。我是1946年下半年到杭州的。

王德禄:您回来的时候,美国原子弹的工作刚刚开始。您了解当时的情况吗?

卢鹤绂:我经常与同事们一起聊天。当时有个发明三极管的教授被美国政府征用了,去研究潜水艇。

王德禄:您回来以后,中国有人想到将来可能有原子弹吗?

卢鹤绂:当时还没有人想到。我回来后写了一篇文章《重原子核的潜能及其利用》,意思就是“请注意”。我是1942年开始写的,1944年发表在《科学》杂志上,这是中国第一篇关于原子弹的文章。周总理当时也看过这篇文章。现在这篇文章不太容易找到,那是抗战时期的,年头太久了。

王德禄:您是怎么知道周总理看过这篇文章的?

卢鹤绂:这只是文革期间我的一种感觉。当时我被批判的很厉害,不过没有挨打,是周总理把我保护了。

王德禄:出现原子弹这件事,您当时马上理解了?有没有写文章?

卢鹤绂:当然理解了。国民党通过卢于道让我写了一篇文章,1946年暑假,我完成了《原子能与原子弹》一文,第一次在国内阐述原子堆及原子弹的发明经过,并在世界上第一次公开发表原子弹体积的估算。这篇文章1947年1月发表在上海《科学》杂志上。这篇文章的一部分投稿给《美国物理月刊》。投稿时我说话很客气,我说,这篇文章发表后对你们的保密政策毫无影响,你们何必拒绝发表呢?《美国物理月刊》不敢碰,马上送给原子能委员会。原子能委员会知道我,不好意思退给主编,就同意发表。这样拖了一年,文章才发表。文章之所以能发表,是因为我的老师做过原子能委员会主席,他对我非常了解。我是世界上第一个发表原子弹文章的人。美国人很嫉妒我,说我们美国人想发表文章,原子能委员会不让,却让一个中国人发表了。其实,他们那时候还不知道原子能委员会主席是我的老师啊!后来,苏联的弗兰卡教授出了一本有关核物理的俄文书,他没有出英文版的。书中有一段是讲原子弹的,提到了原子弹的方法就是抄袭的我的文章,可是他没说这一点。

王德禄:当时有一本书叫《军用原子能》。这是美国政府对原子弹研究与制造的全部报告,翻译成了三个中文版。您看过这本书吗?

卢鹤绂:那是美国史麦斯(Henry D. Smyth)写的报告,我看的是原版,从美国寄来的,没有看过中文版的。

王德禄:这样看来,您是解放后才接触原子弹的,此前没有接触过?

卢鹤绂:我就是做这个的,质谱学就是核物理。最近我去美国,这是我第三次回美国,他们见到我,很客气,对我也不隐瞒什么了。这其中有人是搞原子弹的,知道我搞原子弹这件事。我留美时写的硕士论文就是研究质谱原子学,算是较早的涉及了原子核物理。有一位大学物理教授知道我做的工作,跟我谈了一夜,到次日早晨才回去睡觉。他比我年轻,尊称我是老前辈,对我非常恭敬。可见我知道原子弹怎么回事比他早啊。当时还有人叫我“中国的原子弹之父”。五十年代中国搞原子弹的科学家很少,有几个原因:一是只有党员科学家才能参与这件事;二是他们把希望寄托给苏联,让苏联想办法,对中国科学家相对还是保密的。1960年,苏联把专家撤走了,他们才开始重视中国科学家。

王德禄:请您谈一谈院系调整时的情况。您对院系调整有什么看法?

卢鹤绂:院系调整时我在浙江大学,一切服从上级的命令。到复旦大学,我没选择,是上级的命令。突然有一天复旦大学派了几个教授到浙江大学拜访,他们见到我说,欢迎你去复旦大学。当时,程开甲调到南京大学;束星北调到山东大学;何增禄去了清华大学;石之琅去了厦门大学;我去了复旦大学。他们本省就想留一个王谟显。王谟显是浙江人,留在浙江大学物理系教书。院系调整后,浙江大学物理系缩减了,它是为工学院服务的,这是上级的命令。复旦大学在革命上有功劳,上级命令发展复旦大学。尽管浙江大学也有功劳,但是没有复旦大学功劳大。原来上海只有两所大学,交通大学和同济大学。复旦大学是后来才发展的学校,解放前没有浙江大学厉害,跟浙江大学差远了。浙大物理系教授中我是唯一调到复旦大学的,当时我带着一批年轻人,这些人跟我关系都并不密切。我、苏步青、谈家桢都是一起走的,乘坐同一列专车,连家属都带去了。离开的时候,浙江省的主要领导到车站给我们送行,握手告别。

王德禄:您是什么时候到北大物理系培养搞原子弹方面人才的?

卢鹤绂:我在复旦大学工作了三年,北京下达调遣命令后,我去北京高教部报到。开始我是一个人去的,后来把家属也带去了。起初他们一个字都没讲,就让我去了。到了北京,我才知道,他们让我去培养原子物理方面的人才。他们说课程都已经排满,只剩下两门课,中子物理学和加速器原理,没有人教,请你来教。那个时候北大没有技术物理系,名字叫物理研究室,室主任是胡济民。尽管胡济民是党员,我不是,他对我很尊敬,派专人照顾我的生活。浙大参加原子弹工作的人很多,胡济民、程开甲、何增禄都参加了这项工作。中国搞原子核的大部分都是我的学生。我在北京教了两年,教了好几百人,有北京大学的学生,也有清华大学的学生,还有军队里面的旁听生,穿军服的。

王德禄:您后来离开北京回到复旦大学了吗?

卢鹤绂:那时候,我的兴趣已经改变了。我喜欢在学校教书,如果让我干很重的活我怕吃不消。我想回复旦大学,他们不让我回来,我就给管理调遣的高教处处长写信,那封信的主要内容是:我在这里工作了两年,培养出的学生搞原子弹已经够用了,我没必要待在这里,我想回到原来的地方,做普通工作。我年龄大了,不适合搞原子弹。当时我是用文言文写的,文言文只有老先生才能看懂,那个副部长就是老先生。他一看,说我写得很中肯,批准了。之后,我调回复旦大学。北京人都对我很气愤,他们不让我走,我还是走了。

我这一生,回国后,除了在浙江大学搞科学研究是主动的,自己想干的,其他的都是被动的。我是主动做事情都做得很好,被动做事情就不行了。

王德禄:反右运动时,您在哪里工作?有没有遇到什么麻烦?

卢鹤绂:开始在北大,后来在复旦大学。反右运动期间,我没有遇到麻烦,我不是右派,一点麻烦都没有。当时我发言了,他们承认我说的对。我说话的分量很重,人们也认可。我说你们这个举动我不表态,不光我们有不同的意见,你们党内也有不同的意见,我们就不参与了。他们承认党内是有不同意见。

王德禄:这样看来,您所受的唯一的冲击就是文革?

卢鹤绂:是的。文革期间,“四人帮”要造反,复旦造反派顺水推舟就把我打压了,不让我做系主任,表现出不尊重我。他们说,你老了,就在家颐养天年吧。他们列举了我的十大罪状,第一大罪状是“串通外国”,当“洋奴”。因为我在浙江大学用英文讲课,我不讲中国话不是大洋奴嘛,而且我跟国外也通过信。十大罪状我背不下来了,也记不清楚当时他们是怎么批判的。复旦大学还算客气,在办公室拘留了我三个礼拜,洗澡可以回家,有人陪着我回去,拘留时间长一些。当时还有专人监督,是中国科学院上海物理研究所副所长监督我的。

1967年2月,复旦大学张贴布告给我平反。复旦大学教授平反的只有我一个人。钱伟长解放后,复旦大学学习清华大学的经验,第一个解放的就是我。当时我是老百姓,一听到解放的消息,马上回到复旦大学。1969年下半年,我一回去,上海市委就给我安排了工作,参加量子论大批判,我主要负责提供资料。这是“无产阶级司令部”给我布置的任务,后来就变成了这本书。

王德禄:这本《哥本哈根学派量子论考释》?当时是让您批判的?

卢鹤绂:让我调查,我不负责批判。我说我不够资格批判,我的马列主义水平很低,但是我可以提供材料。据说,这是毛主席给的任务。

王德禄:为什么要搞这个?

卢鹤绂:我不全知道。尽管我也知道一点,就是不好意思讲。我给你看几个大字, “知而告之,告而以实,仁信也”,是古文的名言。我可以按照这个哲学给你提供素材,我不接受马列主义批判的任务,我是物理学家,没有这个任务。你看我厉害不厉害。所以“四人帮”后来对我很恭敬,虽然开始要打倒我,命令下到复旦大学,人们还是不敢动。据说是周总理命令人保护我,后来那人对我很客气,服务很周到。当时其它的大学基本上都没有成绩,只有我有成绩,其余的都是废纸,扔掉,当时就我有成绩。他们认为我不是废纸,没有扔掉。就这一点来说,我本人感到很满意。我是完全从第三者的立场写。当时我敢不说实话吗,如果不说实话被发现了可能被砍头。毛主席对我感兴趣是什么意思呢?我告诉你吧,我对你不保密了。要写那本书的作者已经去世了。如果这个人还活着,他的抱负会很大,大到我认为我们很难做这件事。众所周知,列宁有过一本书《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这本书中只写到了爱因斯坦刚出头,爱因斯坦以后的科学家都没有涉及,所以要续写列宁这本书,续写到量子论。毛主席说苏联没资格续写,只有中国有这个资格,只有他有这个资格。他要续写这本书,这个企图是很大的,这可不是小企图啊!那时候,列宁这本书可以说是“圣经”,现在没人看了。毛主席要续写这本书,一定要找个知情的,不知情的写出来不像样,那不糟糕了吗?我感觉很荣幸,他找到了我,北京那么多物理学家不找,跑到上海来找我。这说明还有人识货。当时是上海市委通知的。1969年,在复旦大学没人敢碰我,我是那个大学的“帮主”。那个时候我的日子过得很舒服。你瞅瞅,我都讲这么多了。

图片7.jpg

1990年王德禄采访卢鹤绂(右)合影

王德禄:中国科学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是你回到复旦大学以后创建的?这个所有哪些特点,它与核物理原子弹是什么关系?

卢鹤绂:这个所开始说让我当所长,上海领导认为不妥。因为我不是党员,他们说非党员不能当所长,应该退居副所长职位,后来派来一个中央干部当所长。中国科学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现在还存在,规模很大,归科学院管理。这个所一向是中国科学院和上海市委双重领导。中国科学院、上海市委,抓得很紧。我一直兼任复旦和中国科学院原子核研究所两个地方的职务。那时候,学校也没什么事情,我就在家看看书。所里的事我也不怎么管,一个礼拜去两次。

王德禄:50年代学物理的回到上海的有多少?

卢鹤绂:周世勋是从美国回来的,现在在复旦大学理论物理所;周同庆也是从美国回来的,已经去世了;谢玉铭解放后去了菲律宾的马尼拉,一直没回来;谢希德回国后很快就入党了。

王德禄:您这一生都没有入党吗?

卢鹤绂:我没有入党,我对政治没有兴趣。我从小我对我父亲做官就不感兴趣。官场啊!我在上海这么多年已经习惯上海的生活,完全习惯了。我回到中国后走过的这些地方,相比较而言,我认为上海最好。生活好,天气也好,北方风沙太大。

【脚注汇总】-人物注释

卢景贵(1881~1967),出生于辽宁沈阳。1913年作为东北首批公费留学生赴美留学,就读于伊利诺伊大学机械工程系并获得学士学位。1918年回国任教,1921年后,历任津浦铁路济南机车厂工程师、四洮铁路工程局局长、交通部关税会议筹备委员会委员等职。1947年被聘为长春铁路公司理事会顾问。
王永江(1872~1927),奉天金州(今大连市金州区)人。奉系军阀中的重要成员。曾出任财政厅厅长、东三省官银号督办兼东北大学校长,奉天省代理省长等。
班威廉(1906~1993),英文名字是William Band,英国人,夫人克劳尔。1926年毕业于利物浦大学。1929年来华,1932年起任教燕京大学物理系系主任。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和夫人克劳尔一起进入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在边区无线电高级训练班任教。1942年返回英国,后到美国任教,加入美国国籍。
张云(1897~1958),广东开平人。1920年到法国里昂大学留学,获天文学博士学位。1928年回国,历任广州中山大学教授、校长等职。
何增禄(1898~1979), 浙江诸暨人。1927年毕业于南京大学。1929年赴美留学,次年获加州理工学院硕士学位。1933年回国,任浙江大学教授和物理系主任。1955年调至清华筹建工程物理系。
卢于道(1906~1985) ,浙江鄞县(宁波)人。1926年毕业于国立东南大学生物系和心理学系。同年赴美芝加哥大学攻读神经解剖学,获博士学位。1930年回国,历任上海医学院副教授、中央研究院研究员,1949年后任复旦大学生物系主任、复旦大学理学院院长等。
程开甲(1918~),江苏吴江人。中科院院士(1980),两弹一星元勋。1941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物理系,1946年赴英国爱丁堡大学留学,1948年获博士学位。1950年回国,历任浙江大学、南京大学教授,二机部核武器研究所副所长、核武器研究院副院长。
束星北(1907~1983),江苏江都人。1924年考入之江大学,次年转入济南齐鲁大学。1926年赴美留学,先后在堪萨斯州拜克大学、加州大学学习,1928年去英国爱丁堡大学学习,1930年获得硕士学位。同年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留学参与研究,1931年获科学硕士学位,同年回国,先后在浙江大、学山东大学、海洋大学任教授。
石之琅(1918~1999/2000),浙江新昌人。1939年入浙江大学物理系学习,1944年后浙江大学任教。1952年院系调整时,调至厦门大学。
王谟显(1907~1973),浙江奉化人。193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物理系。1949年获英国剑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历任浙江大学教授、副校长。
苏步青(1902~2003),原名苏尚龙,浙江平阳县人。中科院院士(1955)。1919年中学毕业后赴日本留学。1927年毕业于日本东北帝国大学数学系, 1931年获该校理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任职浙江大学教务长。1952年院系调整到复旦大学数学系任教授、校长。
周世勋(1921~2002),湖北黄陂人。1945年毕业于中央大学物理系。1948年赴美留学,1950年获明尼苏达大学硕士学位。同年回国,历任天津北洋大学、沪江大学、复旦大学副教授、教授。
谢希德(1921~2000),女,福建泉州人,谢玉铭之女。半导体专家,中科院院士(1980)。1946年毕业于厦门大学数理系。1947年赴美国留学,先就读于史密斯学院,后转入麻省理工学院攻读理论物理,1951年获博士学位。1952年9月取道英国,与在剑桥大学刚刚获得生物化学博士学位的未婚夫曹天钦一道回国。后在复旦大学任教,曾任校长等职。
本栏目所有资料可以链接网页,如需引用文章内容,请注明资料来源“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

青年从军在浙大——“綦江友”简介

申屠琛(现名申图,48届土木系)

“綦江友”是1944年秋冬,在日军打到独山的“黔南事变”中,在贵阳疏散、英国撤侨、教育部令浙大合并于中大、蒋经国到西康安排退路等一系列情况下,浙大同学报名参军,并于1945年1月15日在四川綦江青年远征军202师正式人伍的校友的简称。1995年抗战胜利50周年,从军同学回母校聚会,横幅用的是“浙大45綦江校友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座谈会”,而没有用“从军”二字。
聚会前我们的代表向母校和校友总会领导汇报。领导认为1944-1945年的劳军和从军,都是浙大光荣历史的一页。2005年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把从军作为浙大西迁中爱国抗日进步活动的内容列人《西迁画传》和画展。提出“綦江友”,最初是出于无奈,后因浙大青年军有内地的、龙泉的和保送的,“綦江友”三字界定明确,就作为简称保留下来。本文因篇幅有限,只择要叙其一二。
一、黔南事变中的浙大和从军运动
1944年,侵华日军为打通在中国大陆的南北交通线,以支持和挽救太平洋战争,发动了1号作战。国民党军在正面战场上,遭到蒋介石说的“抗战八年以至国民革命以来,从未有过的险境”。在广西全州失守之前的8月24日,蒋介石决定发动知识青年从军。
浙大在抗日战争中,在竺校长带领下,经常有爱国抗日救亡的光辉事迹,在西迁途中,在抓紧教学同时,不放弃一切为抗战服务的机会。据竺校长日记记载,1938年6月21日,他曾约见束星北、王昌等谈慰劳前方将士、拟同人捐款购药送前方。1939年在宜山,进步学生组织战地服务团,到前线进行救护、宣传、为战士服务等工作。竺校长亲自授旗,关怀勉励。黔南事变中第二次组织战地服务团,也是受其影响。竺校长刚到遵义,一次在大会上说:战地服务团工作证明,大学生在前方有用,能有贡献,应歸跃参加。希望组织一永久机关,每人去
一年,对抗战前途大有利益。但他后来听说青年军不是国防军时,也认为“中央······不免言行矛盾……”。
在黔南事变中,浙大学生成批从军应该说从参加译训开始。由于美军来华参战,中国远征军赴印缅协同盟军作战,译员需求不断增加,1945年教务处报名从军从译均137人。
浙大开会动员是11月6日。校长日记记的是:“劝学生凭自己良心驱使不要观望。女生已有四人报名,而男生竟无一人,须眉未免减色云。”11月10日以后,遵义才有张直均、李家镐和我报了名。《中央日报》为了推动大学生从军,还公布了浙大三人报名的新闻,可见后方各地同浙大一样,大学生们还在犹豫中。
11月末,日军已过河池向御敌要溢南丹前进,学校“恐怖空气已笼罩一切”。随战火的临近,遵义方面从军报名人数已约有二三十人。30日校长召部分从军者二十余人谈话“渠等愿提早人伍”。应该说,“一寸山河一寸血”的口号,“训练三个月上前线”的说法,和眼前一派战争气氛兵临城下之势,结合在一起,饱受家乡沧陷之痛、在战火中流亡求学之苦的热血青年,再也坐不住了。已报了名的同学议论,战局如此危急,一致认为决不能再逃,已无处可逃。张直均“急不可待,马革裹户还”;吴汝铭“带着一身鲜血回上海”;向惟胶和施弦在永兴街头深夜排彻,终于抗日高于一切,下定了决心:国难深重,打败日本再回来读书。邵时敏说,这是从军同学共同的心愿。
12月8日,独山克复后,黔南危机已经缓解。为什么更多同学还继续报名?大家由于劳军的影响对从军的认识深入了一步。对国民党官兵的接触,加深了对国民党及其军队的认识:骨瘦如柴,一只馒头,一支香,“兵士们大为感动”。
而他们从河南前线到后方,目赌“后方情状,无意努力作战”,死者和逃亡已去一半。算校长认为,知识分子服兵役,可改变社会风气。俞茂松也回忆说,我参军是为了服兵役。有同学说,鼓励人家去打仗,保卫自己安心读书,于心何忍!打败日本,应该人人有责。因此,有些同学说,没有劳军我不会从军。
当时,据说是一位非党同学,在壁报上出了一张“不要上当受骗”的稿子,结果遭到三青团的围攻,他们说这是破坏从军,要求公开作者姓名,并要求学校处分。为这,最先报名的张直均在食堂里和那个三青团员争吵起来。他说:我不是三青团员,我报名了;你说人家破坏从军,那你也报名,说明你拥护从军吧。李家镐则在《生活壁报》上对三青团进行揭露的同时,首先提出:““青年军是欺骗’,这篇文章讲的不是没有道理的。但国难严重,目前抗日是首要的。我为抗日从军,不是拥护国民党。在当前严峻局势下,国民党还不至于发动内战,而且还有三个月上前线的承诺。如他不抗日,我就到抗日的地方去。如他发动内战,我们设法制止。”李家镐的这些观点,当时受到许多从军同学的赞同。这对入伍后的国军党军之争,在军中喊出反对打内战,都有一定的影响。
綦江友从军,他们中有的不仅仅是爱国主义。如向惟胶和陈明达,都有曾想去延安因故未成行的事;金德椿在倒孔运动中被记大过一次,为“质与能自然科学社”的社员;哪伯瑾是抱着团结青年军中的有志之士成为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这样的期望走向军营的。在“国民党和国民党军队腐败,我们去有什么用?”的讨论中,有的说,正因为它腐败,才需要我们去。大有“我不人火坑谁人火坑”的大无畏气概。

二、入伍典礼——青年军是国军还是党军?
在綦江等待入伍的日子里,我们怀着兴奋的心情,等着穿上军装,学习使用美式武器,紧张地投人军事训练,早一天打败侵略者。
1月下旬人伍典礼上,发生了浙大同学与师长关于青年军是国军还是党军之争,这是从军前已经过培育的种子,在特定条件下的萌发。人伍典礼前这几天,同学们已经感觉到兵营里一点也没有“一寸山河一寸血”、“训练三个月上前线”的气氛。看到街上贴的标语:“中国国民党万岁!”还有“三民主义青年团万岁!”对青年军到底是为了抗日而成立的国防军还是“为打内战作准备”的党军,这时已引起一些同学的疑虑。而师长罗泽阁的讲话,什么在陕北多年,“毛泽东已在我的(把手一挥一握拳)了解之中”。这时,“青年军是欺骗,不是没有道理”的声音,已浮现在一些同学的耳际。当师长为表示青年军是新式军队,给予大家20分钟民主后,就有浙大同学提出“在抗战胜利前,不要喊国民党万岁”!最挑战的是“青年军到底是国军还是党军?”余宏基说,这他提过,还提“什么时候上前线?”对此罗泽阅故意指着自己的帽徽说:“这是什么?你们头上都戴的党徽,那不是党军是什么?”这引起浙大同学哗然。回连后,有同学说不是国军,不干了有些同学提出要集体退伍。在此情况下,师政治部李锡勋副主任来平息事态。
同学们提的问题集中在“当初说青年军是国军,为什么现在又说是党军?”这时明白地提出了“我们是为抗日来的,我们反对打内战”。陈明达记得刘长庚大声喊出:“如果打内战,我就开小差!”为了稳住局势,李副主任说,师长说是党军,你们为抗日参加国军都是对的。不过最后,他还是不得不说,一定不会让你们去打内战。由于多数同学同意既为抗战而来,催他快装备快训练早上前线,如他不抗日,再作打算。这样要求退伍的风波,算暂时停息了。

三、三起八人被捕及营救活动
党军国军之争以后一个月,在两个来月中,綦江友三起八人被捕。胡新说,这不是偶然的。
3月23日,李家镐、易钟熙、王香耕因参加“人民解放社”,随后徐铭曾、程士伟因受牵连,五人被捕。人民解放社主张“政治民主化,军队国家化”。
战炮连出墙报,余宏基、熊易生任编辑。墙报贴出半天,团部来人摘抄,连部要余、熊二人交出作者姓名,姓名未暴露,余熊二人被捕。陈明达为此与连指导员和团长力争。据说陈离队后被内部通辑。二人被关禁闭后送团部关押。据袁家斌说,二人查伙食账,遭连长所忌,墙报不是主要问题,为查账给加了个共产党罪名。袁通过浙大校友吴作和等筹钱为余买药治病。又通过关系,使余宏基得以释放回连。熊易生则因病早被家人接回。
金德椿在电讯大队被捕。金何故被捕?三案中金案秘密性最大。可能一是三案主角李、余、金,都是国军党军之争中在名单中打了钩的人;二是金在倒孔案中是在国民党监督下受的处分,我们一直打听金是怎样被释放的,最后得知是王昌老师请束星北老师营救而被释放的。
电信大队的浙大同学得知李等被捕后,当夜胡新主持开了大会,决定派胡新、傅宜理、邵时敏、胡光元、徐国安去找蒋经国、罗卓英和彭善。经过接触,完全胡扯和敷衍应付。大家认为找他们没用,竺校长在重庆,就找校长。第二天胡、傅和谢芳庭找校长,答应营救。后校长去信担保获释。
胡仰馨回忆,月蒋介石到綦江检阅,在此时,师里开始公开要求发展三青团。当时连指导员严伯麻是中大从军的,与我们中有的是中学同学。听说,他同意我们可以不人。后来一次队列中,师长说参加三青团的举手,我们连举手很少。师长说,怎么回事?连长黄文敏回答,他们过去参加过了。这样把事情塘塞过去。青年军反动,不能说里面所有人都一样。…
綦江友从正反两个方面经受了锻炼,提高了觉悟。杨正衡说,青年军的经历是自己以后参加学生运动和参加革命的思想基础。爱国抗日受挫中转向反内战争民主,是走向社会主义的必要准备。

四、离开青年军以后
国军党军之争和几次从军同学被捕以后,多数人陆续离开青年军。一大批参加译训班,也有相当部分是开小差走的。到1946年1月,留营的已不足三十人。1946年秋作为青年军复员回到杭州的仅十四人。有一些转学或重考去了上海、北平和重庆。这些人不论是回到浙大的,或转学去了其他学校的,一大批成为进步骨干,所有人都参加了进步学生运动,没有一个走向对立面的。
1945年回到遵义的从军同学曾参与改选被三青团把持的出版股长。李家镐与潘亮合办《微波》壁报,报道各地学运情况。潘亮还曾为保护党的利益,代人受过受了处分。回到永兴的陈明达、邵时敏、谭仕刚等,参加了进步社团绿洲社和《绿洲》壁报活动。
校长出国访问到1947年1月7日晚奉命回国,到1949年1月26日,日记共记綦江友参与学运的60人次。被记有名的有向惟胶、宋仰成、王作新、那伯瑾、李德容、蒋世徽、田万钟、陈柏林、陈明达、张开炎、寿纪仁等12人。
1947年5月20日期间,复员回校同学为反对国民党利用复员青年军学生破坏学运,发表一件以“当年从军为抗日,青年军不打青年军,我们反对打内战”为内容的公开信。
在杭州市青年军预备干部管理局操控下的浙大复员青年军同学会,在少数反动头头的操持下,在报国厅为公开信事召开大会,焦点是说我们盗用了复青同学会的名义。我们说,我们写的是浙大复员青年军,并没有写全体复员青年军。
有人清楚记得×××喊打!打!同时场外也响起了喊打声。濠濠细雨中的报国厅大辩论,就在混乱中收场。
这以后,1947年蒋经国亲自主持嘉兴夏令营,綦江友没有被通知参加。綦江友在解放战争时期,在杭州,在学运高潮中的表现受到青年军系统的关注。在苏州的202师来过“不得参加学生运动,否则开除军籍”的威胁。杭州市的预管局来过开除田万钟、李德容军籍、取消向惟胶、陈全华(保送生)公费待遇的通知。
但威胁没有让同学们退缩。田、李二人去了苏北。向在白色恐怖加大情况下接受了代表会主席的任务。
转学北大的熊易生、邵时敏、罗伯鹏、傅惟慈、杨正衡,均是学运积极分子,参加进步社团,解放前参加革命。前三人去了解放区。李家镐是交大学运的骨干,解放前去苏北,参加了全国青年代表大会。
新中国成立以后,綦江友受到过必要的审查,也经受了一定程度的磨难。真如胡新说的,真金不怕火炼,越炼越纯。他们无怨无悔地在组织安排的岗位上,实事求是地,不计名利,努力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老浙大文学院的院系调整

(本文系浙大退休教师王宽福老师梳理,感谢广大校史爱好者对浙大档案馆微信公众号一贯的关心与支持)

编者按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为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建设和高等教育事业布局调整的迫切需要,教育部根据政务院提出的院系调整方针,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大规模的院系调整。在这场关乎全局的大调整中,浙江大学作出了极具分量和意义的贡献。1949年起高等学校进行小范围院系调整,1952年全国性的院系调整开始实施,至1953年基本完成,经过院系调整,浙大文、理、工、农、师范、法、医七个学院所涵盖的众多学科及师资像种子一样播撒至全国各地,为新中国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事业的重新布局和发展作出了重大历史性贡献,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今年是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70周年,本期我们与大家一起回顾浙大文学院在院系调整中作出的重要贡献。

至1948年浙江大学文学院下设中文、外文、史地、教育、哲学、人类学6个学系及中文、史地2个研究所,另设史地教育研究室。新中国成立后,文学院的哲学系和史地系中的历史部分暂停教学,地理组独立为地理系隶属理学院。据《1950年4月浙江大学组织系统表》,在院系调整前浙大文学院有中国文学、外国语文、教育学、人类学、哲学(暂停授课)、历史学(暂停授课)6个学系及中国文学、教育、人类学3个研究所。


1950年4月浙江大学组织系统表

全国院系调整明确浙江大学也不再设文学院,除少数外文系和体育、音乐教师作为工科院校公开基础课配套保留,中文、教育系及中文研究所全部转入浙江师范学院,外文系教师除部分保留在浙江大学外分别转入浙江师范学院和复旦大学,人类学系师生全部转入复旦大学。

中国文学系

中国文学系调浙江师范学院的有郑奠(兼系主任)、夏承焘、胡永声、孙席珍、王西彦5名教授,陆维钊、薛声震2名副教授,张仲浦、蒋祖怡、刘操南3位讲师和王荣初助教。调华东师范大学的有徐震堮教授。

外国语文学系


外国语文学系留浙大作为外文公共教研组编制的有周则孟、夏禹勋两位教授,成章、周天裕、陈楚淮三位副教授,徐济元、徐望孚、张儒秀三位讲师和李增荣助教。调浙江师范学院的有方重(兼系主任,后转复旦大学)、戚叔含(后转复旦大学)、严群、德梦铁教授,李树化、鲍屡平、郑儒鍼、蒋炳贤副教授, 陈士衡、叶之蓁讲师和冯昭玙助教。

教育系


教育系在院系调整中,孟宪承教授调华东师范大学,任校长。调浙江师范学院的有王承绪(兼系主任)、郑宗海、陈立、俞子夷教授,赵端瑛副教授,陈学恂、周淮水讲师和吕静、顾子含、董远骞助教。

人类学系


人类学系吴定良(中央研究院资深院士)、田汝康、马长寿教授和王伯扬助教全部调入复旦大学人类学系。

历史系


历史系虽暂停授课,但仍有老师留在浙大。在院系调整中调浙江师范学院的有陈乐素教授,黎子耀副教授和管佩韦、倪士毅2位助教。调华东师范大学的有顾谷宜教授。调复旦大学的有谭其骧教授(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夏鼐教授(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调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公共科目


体育、音乐等其它公共科目的教师中留浙大的有沈思岩教授(后调华东师范大学),蒋新、屠鼎锳、吾舜文、杨鸿材、王基恩副教授,杨增慧(后调华东师范大学)、张重英、周定章、朱方东讲师,黄华烈、王永生助教。调浙江师范学院的有舒鸿教授和胡士煊副教授。

文学院在全国院系调整中向浙江师范学院、复旦大学等院所输送了大量优秀师资。文学院除人类学系外其余各系以及体育部都有优秀教师去了浙江师范学院,中文系、教育系师资全部调入浙江师范学院。在浙江师范学院重建历史系时,召回了因1949年浙大停办历史系而去各中学自谋职业的一批骨干教师。这批文学院调整去的教师日后都成为了建设杭州大学的基本力量,1998年四校合并又回归了浙江大学,也是最大的喜事。由当时吴定良院士一手创建的国内顶尖人类学系与人类学研究所,全部调去复旦大学,另历史系的谭其骧教授和外语界德高望重的戚叔含、方重教授也最后去了复旦大学,成为复旦大学这些学科的领军人物。一部分顶尖的人才被调入中国科学院。中科院考古研究所的夏鼐1955年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除马寅初校长调任北京大学校长外,浙江大学文学院还有孟宪承、陈立两位教授后来分别担任华东师范大学校长和杭州大学校长。由此可见,在全国院系调整中浙大文学院对全国的支持与贡献也是相当卓著的。

院系调整前后的老浙大理学院

(本文系浙大退休教师王宽福教授梳理)

编者按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为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建设和高等教育事业布局调整的迫切需要,教育部根据政务院提出的院系调整方针,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大规模的院系调整。在这场关乎全局的大调整中,浙江大学作出了极具分量和意义的贡献。1949年起高等学校进行小范围院系调整,1952年全国性的院系调整开始实施,至1953年基本完成,经过院系调整,浙大文、理、工、农、师范、法、医七个学院所涵盖的众多学科及师资像种子一样播撒至全国各地,为新中国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事业的重新布局和发展作出了重大历史性贡献,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今年是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70周年,本期我们与大家一起回顾浙大理学院在院系调整中作出的重要贡献。

全国院系调整前浙江大学理学院下设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药学五个系和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四个研究所。

数学系由创建“陈苏学派”的陈建功、苏步青领衔,有数学史大家钱宝琮以及卢庆骏等一大批数学才俊;物理系有理学院院长胡刚复、束星北、王淦昌、卢鹤绂、朱正元、何增禄等大家;化学系拥有王琎、王葆仁、吴征铠、卢嘉锡、陈嗣虞、丁绪贤等名流;在生物系任教的有贝时璋、谈家桢、罗宗洛、董聿茂、江希明教授,几乎囊括了国内生物界的精英;药学系刚建成有领衔的孙宗彭系主任和许植方、 张其楷、 刘宝善、蒋天鹤教授。浙江大学理学院可谓群星荟萃,在全国极负盛名。

全国院系调整明确浙江大学只保留工学院的机械、电机、土木、化工四个系,理学院不再设立,只保留少量数学、物理、化学教师作为工科专业配套的基础公共课教育,主要调往复旦大学、浙江师范学院、南京大学、上海第一医学院、上海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和中科院下属的各研究所,少数教师支援了华东师范大学、厦门大学、浙江医学院、浙江农学院、山东大学、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等高等院校,老浙大理学院就被拆分了。

数学系Image

1948年浙大数学系师生在阳明馆前合影

(前排左起:杨宗道、金福临、越民义、姜淑雁、朱良璧、徐瑞云、孙增光、钱宝琮、苏步青、许国容、冯乃谦、毛路真、周茂清、吴俊传、白正国、楼仁泰、郭本铁;第二排左起:陈庆益、×××、林振声、孙贤铭、谷超豪、×××、×××、张鸣镛、×××、×××、郑德昌、×××、沈文信、×××、董静珊、×××、任璇英、陈武;第三排左起:×××、钱邵泰、周元燊、陈传淡、娄志渊、陈金藩、邓金初、×××、陈良劲、董光昌、段友苇、蔡振通、郭竹瑞邱式春、厉则治)

浙大数学系在院系调整前有教师29人,其中教授7名、副教授4名、讲师6名、助教12名。留浙大的作为数学公共教研组编制,有钱宝琮教授(1956年调至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科学史研究室专门从事科学史研究),许国容、虞介藩副教授、周茂清、楼仁泰、郭本铁讲师以及董光昌、林兟、郭竹瑞、陈良劲4位助教;调复旦大学的有苏步青(中科院资深院士)、陈建功(中科院资深院士)、卢庆骏3名资深教授以及朱良璧讲师、谷超豪(后为中科院院士)、金福临、夏道行(后为中科院院士)、林振声、谢兰安5名助教;调入浙江师范学院的有毛路真、徐瑞云教授、白正国副教授;叶彦谦讲师调南京大学数学系;张鸣镛、厉则治助教调厦门大学数学系;曹锡华副教授调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张素诚教授、方淑姝讲师和王元(后为中科院院士)助教调中科院数学研究所。

物理系Image

1950年6月浙大物理系师生留影

(前排左起:李志坚、周万生、汪家訸、郑德基、徐亚伯、皮名嘉、刘古、区品喆、史福培、胡梦侠、胡楠琦;第二排左起:汪永江、忻贤杰、盛耕雨、何文琦、曹萱龄、何增禄、丁绪宝、束星北、卢鹤绂、王淦昌、冯鑚刚;第三排左起:杨雅南、李文铸、石之琅、陈继述、斯何晚、王谟显、程开甲、周北屏、胡济民;第四排左起:张洛年、钱学春、陈昌生、金学煌、何增良、任忠英、芮秀华、贺剑南、朱砚磬、吴璧如、龙哲生、朱浩祖、陆瑞贤、吕敏;第五排左起:袁作义、宋承宗、卢云锦、徐乾、袁运开、姜德广、王辉棣、石宝驹、李志坚、赵松龄、王懋基、陈宏贲、王焕元;第六排左起:裘志洪、洪铭熙、王克、王被德、席光康;第七排左起:章杏林、周谱福、唐玄之、李申生、陈钧)

浙大物理系在院系调整前有教师28人,其中教授7名、副教授4名、讲师4名、助教13名。留浙大的作为物理公共教研组有2名教授王谟显、何增禄(1955年因国家需要被调到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筹建高真空技术专业),副教授2名张有清、胡济民(1955年调至北京大学筹建和主持我国第一个专门培养原子能科技人才的“物理研究室”,后为中科院院士),曹萱龄、龙槐生、盛耕雨3位讲师,李文铸、汪永江、刘古、胡嘉桢、汪家訸、沈世武、冯缵刚、韩康琦、陈昌生9位助教;调复旦大学的有卢鹤紱(中科院资深院士)教授和殷鹏程助教;调入浙江师范学院的有丁绪宝教授(1956年调任北京天文馆物理实验室教授筹建中央科学技术馆)、斯何晚副教授和梁仙翠助教;石之琅助教调厦门大学物理系;调南京大学的有程开甲(1960年调二机部核武器研究所,后为中科院院士)副教授和陈维昆助教(后转南京航空学院);束星北教授和陈继述助教调山东大学物理系;徐佩璜讲师调浙江医学院;王淦昌(中科院资深院士)教授和吕敏(后为中科院院士)助教调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理学院院长胡刚复(部聘的一级教授)教授受聘于唐山交通大学,后调至南开大学物理系;朱正元教授被聘为江苏师范学院物理系主任。

化学系Image

1950年6月浙大化学系师生职工合影

(前排左起:顾学民、陈嗣虞、张其楷、严文兴、王承基、 吴征铠、王葆仁、王琎、丁绪贤、钱人元、张启元、孙树门、张复生)

浙大化学系在院系调整前有教师41人,其中教授14名、副教授3名、讲师5名、助教17名、工友2名。留浙大的作为化学公共教研组有陈嗣虞(1958年调入杭州大学筹建化学系,任系主任)、丁绪贤(1955年退休)、严文兴3名教授,杨士林1名副教授,张启元、赵善成2名讲师和吴季兰(1955年调北京大学物理研究室任放射化学实验室主任)、刘懋涛、朱帼英、韩世钧、商夑尔(1950年派去哈尔滨工大读研究生班,1953年毕业后调至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张志炳(1950年派去哈尔滨工大读研究生班)6名助教;调复旦大学的有吴征铠(中科院资深院士)、蔡淑莲、于同隐、吴浩青(中科院资深院士)教授,张复生(1953年跟随丈夫卢庆骏至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和航天部703所工作)、沈仁权2名讲师以及陈耀祖(后调兰州大学为中科院院士)、沈宝棣、徐凌云3名助教;调入浙江师范学院的有王琎(部聘的一级教授)、王承基2名教授,周洵钧副教授,金松寿讲师,戚文彬助教和两名工友;调入南京大学化学系的是吴能远、樊文洵、高善娟、杨浩芳4名助教;调入浙江农学院化学教研组的是顾学民副教授(1953年又随丈夫调厦门大学),黄桂香、何增耀助教;王葆仁(中科院资深院士)、陆熙炎(后为中科院院士)教授调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所;邹元燨(后为中科院院士)教授调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张其楷教授调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系;钱人元(后为中科院院士)教授、林励吾(后为中科院院士)助教调到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生物系Image

1948年6月21日,浙大生物学会欢送毕业同学暨谈、刘、萧三位先生出国留影

( 第一排左起:胡步青、王曰玮、吴长春、×××、孙宗彭、谈家桢、董聿茂、贝时璋、仲崇信、江希明、庄雍熙、王凯基、李琼华;第二排左起:沈立美、苏君莹、钱熙、聂其灼、陶美华、王家清、肖刚柔、丁再福、董泉声、刘祖洞、廖友桂;第三排左起:熊兰英、王韫明、蔡南山、丁静、沈楞、×××、马长俊、高沛之、周本湘、朱孝颖、潘瑞炽、周光裕、项维、朱润、任树德)

浙大生物系在院系调整前有教师29人,其中教授8名、副教授5名、讲师4名、助教10名、技术员、工友各1名。调复旦大学的有谈家桢(中科院资深院士)教授,盛祖嘉、王凯基副教授,项维讲师和蔡南山、高沛之、孙琦(1956年获苏联生物学副博士,回国后先后在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放射生物学研究室工作)3名助教;周本湘讲师调华东师范大学;调入浙江师范学院的有江希明、董聿茂2名教授,吴长春、王曰玮2名副教授,俞志隆、陈仁彪2名助教,技术员、工友各1名;卢嘉锡(中科院资深院士)教授任厦门大学化学系主任;调南京大学生物系的有仲崇信教授,丁再福、王韫明、聂其灼助教;胡步青讲师调浙江医学院任教;调入浙江农学院生物系的有陈士怡教授,陆定志讲师和钱熙、陆廷琦助教;贝时璋(中科院资深院士)、姚錱(后为中科院院士)教授和沈善炯(后为中科院院士)副教授调入中科院实验生物研究所;蒋天鹤教授调入上海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药学系Image

浙大药学系在院系调整前有教职工13人,其中教授3名、讲师1名、助教5名、管理员1名、工友3人。孙宗彭教授调复旦大学生物系;调入上海第一医学院药学系的有许植方教授,王登明讲师,王秩福、刘镇固、刘文清、殷孟光4名助教,管理员1名,工友3人,未完成学业的3届学生以及药学系相关的图书仪器资料;金国章(后为中科院院士)助教调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刘宝善教授调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药物学系。

浙大理学院五个学系大部分师资被调入复旦大学以及中国科学院,下设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四所研究所及大批图书仪器资料均并入复旦大学,尚未毕业的5名研究生、154名本科生亦转入复旦大学继续完成学业。日后,完成学业的学生成为国内这些专业的佼佼者和复旦大学相关学科的中坚力量,有的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复旦大学的两院院士中的苏步青、陈建功、谷超豪、夏道行、胡和生、石钟慈(以上为数学)、卢鹤紱(物理)、谈家桢、金鉴明(以上生物)、吴征铠、吴浩青、陈耀祖(以上化学)、吴定良(人类学)、谭其骧(历史) 14人都来自浙江大学。

解放后中国科学院时值初创,筹建专业研究所急需大批人才,竺可桢又调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深知浙江大学的实力所在,乘全国院系调整的机遇,一大批浙大名流调入中国科学院下属各所,成为各所的栋梁。后当选院士的有浙江大学理学院调入的王淦昌、吕敏(近代物理研究所),贝时璋、罗宗洛、沈善炯(植物生理研究所),王元(数学研究所),姚錱(上海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王葆仁、陆熙炎(上海有机化学所),钱人元、林励吾(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金国章(上海药物研究所)12人,可见老浙大理学院人才支援全国科技教育界的贡献是十分杰出的。

和夏承焘老师同在“运动”中

陈美林(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我于1950年秋季考入浙江大学文学院中文系,当时的校长为马寅初,教务长是苏步青,文学院院长为孟宪承,中文系主任郑奠(石君)。古典文学课程主要由夏承焘(瞿禅)教授负责。根据国家建设需要,1950年入学的大学生提早一年,即于1953年毕业。毕业后离开学校,离开瞿禅师,直到八年后的1961年,夏师应邀来南京、苏州讲学,我陪侍在侧,方得重聚。1950—1953年、1961年的《天风阁学词日记》(下称《日记》)中,在这两段时间内,我与夏师一起参加的有关活动,夏师都有记叙,并出现了我名姓。1961年与夏师分别后,又一直未曾联系,直到1974年秋,瞿禅师通过唐圭璋先生找到我,方给夏师写信。瞿禅师收到我的信后,随即于11月7日复信,首先言及“十余年不见,得书快慰,忆解放初在嘉兴参加土改时,一日与你席地睡一处”云云,可见土改运动给夏师留下的深刻印象。至于夏师的《天风阁学词日记》出版部分至1965年8月为止,晚年与我的联系,不可能再从《日记》中得到印证,但夏师给我的十余封信及三帧墨宝,却全是1974年恢复联系后到1986年夏师逝世前所写,亦可参证。本文拟以1950~1953年期间夏师的《日记》为线索,对我与其一同参加的“土改”、“三反”、思想改造运动略作回顾。夏师的《日记》不仅“反映了夏承焘先生在这一时期的教学、科研、社交活动和思想生活情况,还直接或间接地折射出周围许多知识分子的思想生活面貌”,《日记》所反映的“心路历程,在经历新旧两个社会的高级知识分子中具有一定的典型性”,而且所记“历次运动中的见闻”,“均出于当时据事直书”,“既是一份珍贵的史料,又具有高度的学术价值和文学价值”(吴战垒《编后记》)。文中凡注明年、月、日并加引号者,均见该日《日记》,不再反复注明。


  1950年下半年学期行将结束时,传来中共浙江省委意见,文科师生要关心社会,接触实际,当时嘉兴地区正在轰轰烈烈地开展土改运动,建议中文系师生前往参观,体验农民疾苦,关心阶级斗争。1950年12月2日,夏师在《日记》中记道:“午后中文系开系会,商下乡参观土改日期。”12月27日又记道:“理行装,预备明早赴嘉兴参观土改。”这两则日记都明白无误地写作“参观”,而《天风阁诗集》中有关嘉兴参观土改的诗作,则作“参加”,显然是误记,因为去嘉兴仅仅十余天,是不可能完成一期土改工作的(据此后去皖北五河参加土改的实际情况看,完成一期土改工作大约需要一个半月左右),《日记》中有记:“(12月28日到1月10日)在嘉兴真西乡参加土地改革,另有日记,已佚。”可见在嘉兴时日不多,不可能参加土改,只能参观土改。
  1950年12月28日,由系主任郑奠先生率领,师生同赴嘉兴。由于二、三年级同学已在各地参加土改,此次赴嘉兴的同学全为一年级学生,加上夏承焘、沙孟海、蒋祖怡、王荣初等几位老师,总数不过十余人。下午抵达嘉兴后直奔县委机关而去。当时县委领导见到省委的介绍信,来者又是大学教授、学生,极其重视,主要领导正在主持会议,便命办公室同志安排好住处,我等便在机关院内闲走,见到厨房中杀鸡烹鱼,不知有什么宴请,岂知到了晚餐时,县委领导与几位老师重新见礼,将我们一齐邀进餐厅,才知道原来是招待我们的。当县委书记听说郑奠老师曾与鲁迅先生在女师大同事,而且郑老师当时还是系主任,鲁迅先生是兼任讲师,于是倍加敬重,频频敬酒,以致善饮的石君先生也酩酊大醉,不得不将他扶进卧室。
  次日上午,在县委会议室内由有关领导向我们介绍了嘉兴县的历史、现况以及自然条件,重点介绍了正在进行的土改运动,县委负责同志特别强调,此地解放不久,反动残余势力尚未完全肃清;更由于河港交错,交通不便,偏僻村庄尚有零星匪徒活动,会在夜深人静时加害乡村干部和革命群众,因此反复叮嘱我们下乡后要特别注意安全,集中住宿,不要单独活动,以策安全。
  下乡前,县委负责同志又仔细检查了安全措施,十几人分乘几条小木船,每船只能乘五六人,其中有两名持有武器的解放军战士,一在船头,一在船尾,保证我们的安全。这正反映了县委根据省委的指示,一定要保证浙大下乡师生的安全所采取的有力措施。不过,也闹了一个小小的“误会”。因为刚刚下过一场雪,两岸白雪皑皑,河道中寒风刺骨,木船无篷,没有任何遮挡。个别老师依旧城里的穿戴:长袍或大衣,羊皮帽子,又长又宽的围巾,只露出半张脸来。两岸农民哪见到大学教授下乡来向他们学习的事,又见到持枪的战士同船,便很自然地把我们当做逃亡的地主豪绅了,拍手欢呼道:“逃亡地主捉回来了!”弄得几位老师好不尴尬,一时间内成为谈笑的资料。为时不久,就到了乡政府,这场面也就很快过去了。
  我们被安排在一所小学里,全体师生十余人都住在一问教室,只有一张课桌,别无椅凳,沿着墙角,铺上厚厚的稻草,师生相对而卧,睡成两排。白天常有附近的小孩来看我们这些“奇装异服”的“城里人”,渐渐熟悉后,也有大胆的小孩坐到我们的地铺上来,摸我们的被褥,拽我们的衣服,问我们吃什么,睡得惯否。我们“城里人”两两三三地去附近农民家“做客”,也问问他们的生活,老乡们从有些拘束到无拘无束地与我们交谈起来。一旦见天色暗淡,大家便一齐回到学校中来。晚饭后整个教室只有一盏煤油灯,大家就半躺半靠地在各自铺位上,随意地交谈白天所见所闻,从各自的生活经历出发,去感受这些对我们全然是陌生的又是新鲜的生活。
  瞿禅师在嘉兴真西乡的生活,“另有日记”,可惜“已佚”,今不得见。但他写了不少诗,表述了这次参观土改的感受。浙江人民出版社于1982年1月出版的《天风阁诗集》中收有《一九=五〇年十二月偕浙江大学中文系师生参加嘉兴土地改革,居乡见闻,皆平生所未有,作杂咏十二首》,首先认定这场土地改革的运动是“人群新史破天荒”,为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创举,因而表示要用自己的“秃笔”来“写春光”(之一);诗中写到土改工作组的组长、箍桶匠出身的姜师傅,懂得政策、明白事理,以“一语令人心眼开”赞之(之二);又写到诗人自己如何挨门挨户去访贫问苦,有“一家当作一书读”的比喻(之三);村中牧童都“能唱‘是谁养活谁”’的向地富讲理斗争的歌曲(之四),以及向我们参观土改的人员靠拢的情景,“日日村童坐满床”(之五);“无父”的“梁郎”(之六)、“孤栖”的“董叟”(之七)都有人“培护”、也有人代耕;庄稼收成好,“亩亩青秧比昔青”(之八),种田人高兴,“不知笑口为谁开”(之九);最后又述说诗人自己“写到黎元笔有种”(之十),努力做到“稍稍民间阅苦辛”(之十一),只要“能同大众共生涯”,就“自有吟情出好怀”(之十二)。这十二首杂咏,正表明一位大学教授在参观土改运动中的亲身体验,反映了高级知识分子在那个翻天覆地的剧烈变化的时代中的感受。夏师这种体验和感觉具有非常典型的意义。


  1951年下半年,国家规定全国文法学院二、三、四年级师生要参加一期土改。我刚刚升入二年级,自当参加。中文系老师在9月22日开会“谈参加皖北土改”,夏师记道“同人自愿参加者,有刘操南、薛声震、张仲浦、蒋祖怡及予五人”,也列出明确表示不愿参加者、尚未决定者的老师姓名,并反映“舆论对院长、系主任不参加殊不满”,可见当时高校教师对参加土改运动的不同态度。针对这一情况,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部长林乎加于9月25日作动员报告,“讲土改,谓大学知识分子对此国家大事而无知识,老去时何以对儿孙问,留学外国时何以对外国人问。又谓当认识参加土改工作是改革课程方法之一,是业务必修课之一。又谓乡村生活自甚苦,然农人生活已数千年,我们当去体验三个月”云云。报告结束之后立即分组讨论,瞿禅师在小组会上“报告嘉兴土改经验”。次日在分组学习时,夏师再“讲嘉兴土改归来后,对教古典文学之影响”。由此可见,年前参观嘉兴土改的活动,对夏师是产生了积极影响的。9月26日再次开会讨论,意见还不能一致,“陈卓如与戚叔含、郑石君、马长寿言语抵牾”,有所争论。陈卓如即陈立,继孟宪承为文学院之长;戚叔含,外文系教授;郑石君即郑奠,中文系主任;马长寿,人类学系教授。NIO月3日止,文学院“同事加入者有陈卓如、方重夫妇、陈乐素、吴定良,共有二十七人矣”。方重夫妇,均为外文系教授;陈乐素,历史系教授;吴定良,人类学系教授。
  起初听说是在皖北宿县参加土改,夏师为此还进行了一些准备,于10月4日上午“与马长寿往浙江图书馆,查《安徽通志》及《读史方舆纪要》”,了解宿县的历史、地理概况。其实,确切的目的地应是五河县。10月5日上午,浙大文学院参加土改的师生百余人聚会,进行分队,每队十二三人,共分九队,每队有“教师三人,女同学三人,男同学六人”。夏师分在第九队。下午,听皖北来的“孙学友同志报告五河地方情况”,然后进行分队讨论,订立公约,有“服从组织领导”、“严格遵守土改干部八项纪律”等七条。
  1951年10月7日“五河土改今日出发”,经沪、宁两地,于8日抵达临淮关,9日换船,抵达五河县时,“五河民众列队欢迎,腰鼓杂以笙管、花炮。地方同志导人大戏院中,乃指派与浙大者苇秆盖新房,尚明敞。席地开铺,可容百五六十人”。绝大部分师生齐臻臻排成两行地铺,垫以厚厚的麦秸。舞台后有数间小房,“安置女生及年老教师”。夏师当时年逾五十,领导让其住小房,但遭瞿禅师辞谢,与大部分师生共睡大地铺。
  复旦大学土改工作队由周予同教授任领队,也来五河参加土改,但与浙大不在一个区。此际却同住县城共同参加学习,有县长陈雪介绍五河县现实情况,钱政委介绍五河历史沿革,县土改工作队负责人朱玉林布置土改工作的四个步骤。在下乡之前,浙大与复旦还进行联欢,周予同代表复旦、陈立代表浙大分别讲话。
  浙大工作队被分派在离县城最近的五北区,“有乡十四、村八十余”。10月14日夏师记道,“各同志惧习不够,又无经验,下乡以后,不能独立作战”,因为可能一村只有一人负责,但夏师下定决心迎难而上,“临睡自念,一生碌碌,当寻事自振。解放以来,我国出了许多奇迹,予独不能勉自请献、为生命吐一光芒耶?此番如被派掌握一村,当不畏难,不自馁,虚心学习,奋力从事,不负此千载一时之机会”。次日在学习会上,夏师即发言,“说如何克服怕陌生与恐惧工作不胜任之顾虑”。
  当时五北区部分乡村已进行过土改,尚未进行者仅有七个乡,便于10月18日“并九队为七组”。瞿禅师从第九队调入第四组,“四组组长是陈美林(中文系学生),同组有薛声震、管佩韦、陈立、柴崇茵、马娟尚、姚吉昌诸君,十五人”。管为历史系老师,柴、姚为教育系同学,马为外文系同学。当时七个组的组长除第四组外,都是当地干部,由浙大派一位老师或同学任副组长,唯独第四组组长则由当时非党非团的我担任,当地干部却任副职。据说这是区教导员刁乃琴同志的意见,作为培养知识分子干部的试验。
  四组分在訾湖乡工作,该乡当时有地主二十余人,富农三十余人,人口逾三千,地一万七千余亩。四组组员二十五人(包括浙大师生、当地干部),要负责十三个村子的土改,每村有二人。瞿禅师10月18日睡在床上还考虑:“此次工作艰巨,当以往日作诗、作考据文字的精神去做,一字不放松。”中文系的老师碰头时也都表示既然来了,就要做好,石君师在10月20日曾戏对瞿禅师说:“今日义理之学是站稳立场,考据之学是调查情况,词章之学是宣传。”虽为戏语,倒也反映了当时高级知识分子对土改工作的体认。在具体分工时,考虑到夏师年事已高,便留在乡政府所在村,夏师于10月23日记道:“予得组长照顾,派住乡公所所在村,并以杨生纯仁照顾予,此陈生美林好意也。”未曾想到当年的自然安排,却让夏师念念不忘,直到1974年秋季给我的信中还提及此事。
  不过,夏师在訾湖乡并未多留,因母病加剧,不得不赶回家乡浙江温州。不几日,夏师在母亲病逝后,又于11月15日匆匆返回五河,当晚“留宿土改委员会”,次日赶到区大队,大队负责人田汝康、王西彦都感到“五十以上人,尚能行数千里,重返原岗位,可为工作者矜式”。此时正值土改运动后期,区人民法庭需要有文化的工作人员,夏师便被留下参与区法庭工作,偶或外出调查案情,更多的工作是书写判词。不久,整个一期的土改工作结束,根据上级命令,全体师生返回杭州。
  如同赴嘉兴参观土改写有诗文作品一样,此次参加五河土改,瞿禅师同样留下了一些诗词创作。在1951年12月16日《日记》后附有《归途五首,自皖北五河县归省,温溪舟中作》,但在1982年出版的《天风阁诗集》中仅录一、二两首,诗题也略有改动,为《一九五一年自五河归省母病,承浙大诸生远送,为予荷行李至蚌埠两首》,两相对照,文字也略有修饰。在一、二两首诗中表示参加土改运动是“千载不再迂”的难得机会,表示要“绵力奋所任”,只是由于“亲年迫崦嵫”,才不得不如“乌鹊”一般“归飞各匆匆”。在同一天日记后,还附有《五河客次赠戚叔含》七绝一首。另有《满江红·五河县看治淮,汝康、西彦属为此曲》一首,热情歌颂“千年奴隶翻身后”,成为“今朝鞭石驱山手”,广大群众坚决根治淮河水患的斗争精神。
  正如瞿禅师在参观嘉兴土改时的表现一样,在参加皖北五河土改中的表现同样是积极的,也是有收获的。在返回浙大以后,进行总结时,在1951年12月26日的分组讨论上他被推为作典型报告的代表;12月28日还应邀对理学院一年级学生做讲演;12月29日召开的鉴定会上,大家都肯定夏师的进步,当然也指出其不足:“各同志评予者三事:一(王)西彦谓予往时于会场中多不开口,五河归后,乃能批评人。此次小组会,大家且都愿闻予意见。此为显著之进步。二提意见能顾到全局。三(陈)卓如嫌予以旧文学诗词修养深,在革命热情上勇敢不够。”不仅思想上有收获,参加土改、深入农村后,对夏师的治学也有积极的影响。1952年1月2日记云:“札稼轩词毕。欲为稼轩之农村词撰一小文。前月在皖北土改有此意。”夏师的确写出此文,在《夏承焘集》第二册之《唐宋词欣赏》一书中就收有《辛弃疾的农村词》一文。


  从皖北五河土改归来不久,在全国范围内又开展了“三反”、“五反”运动。所谓“三反”,是指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所谓“五反”,则是指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窃国家资料、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这场运动当然是在党领导下进行的。按当时的说法,是发动广大的工人阶级打退资产阶级猖狂进攻的群众性的政治运动,是一场激烈的阶级斗争。
  “三反”运动主要是在机关、事业单位进行,“五反”运动则在工商企业展开。从时间上来看,全国从1951年12月开始发动,大约到1952年春季结束。而夏师与我参加的“三反”运动则略迟。因为从五河归来后,浙江省率先进行高校院系调整。寒假中浙江大学文学院就与之江大学文理学院合并成立浙江师范学院,以应师资之急需。之江大学财经学院暂时仍与师院在一起,浙大理学院不久并入复旦,农学院与医学院独立。浙江师范学院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又改为杭州大学,90年代又回归浙江大学。
  正由于此,瞿禅师与我参加的三反运动从1952年2月开始,9日“上午九时开三反运动动员会。焦梦晓院长、陈立院长、黎照寰(之江校长)、胡寄窗(财经学院院长)、刘丹厅长讲话,十二时散”。焦、陈为新成立的师范学院院长,刘丹为省教育厅厅长。据夏师2月7日所记,原来计划运动“至三月十日止,共十八日”,但实际上一直进行到五月底方结束,历时三个多月。
  动员之后,运动按下列程序进行:学习文件,端正态度,对照检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小组总结并对每人做出鉴定。上午学习,下午工作。检查阶段则整日开会,教学工作暂停。在学生中也选出若干代表,除参加老师的学习会议以外,还要分工与老师个别交谈,进行所谓的“帮助”。我也被推选为代表之一,所以得与包括夏师在内的中文系老师一起参加运动。
  运动初期,个别老师颇有抵触情绪,认为贪污、浪费、官僚主义与己无关。有一位教授在讲课之前,先说:“请允许我再抽两口,将它抽完,否则岂不是浪费了么?”说着,举起夹着的半截雪茄,引得哄堂大笑。但大多数老师还是认真对待的,只不过认识比较肤浅,如瞿禅师的自我检查,说“治学数十年,于劳苦大众了无益处,而食稻衣锦,养尊处优,岂非浪费贪污”,全盘否定自我;对他人的批评也抓不住问题本质,如说“石君在嘉兴土改时,自己不肯劳动,依赖他人打铺盖”,“微昭浪费精力于家庭琐事”等等(2月11日)。为了提高大家的认识,推动运动的健康发展,运动的领导者还邀请“店员工会一会员报告店员‘三反’情况,举具体事件甚多”,对“一店员而能来大学讲演”,瞿禅师极为感叹,认为“此解放前所未有者”(2月18日)。
  在学习了一个阶段后,领导再次动员,并布置运动将转入检查阶段的工作。3月20日“上午刘丹厅长作三反运动二次动员报告”后,“即酝酿对领导人员的检讨”。自此,“终日开三反检查会,中文系石君、驾吾自作检查,各同事加以批评”(3月21日)。石君即郑奠,原浙大中文系主任;驾吾即王焕镳,原之江大学中文系主任,二人作为系一级领导人先行检查。而校一级领导早在2月4日上午就由“心叔、陈立、王绮带头自我检讨”。心叔,即任铭善,时任教务长;陈立,时任院长。“心叔所说甚严肃诚恳,陈立尚多饰词。午后中文系小组会对彼大不满意,提出意见甚多,且要求其重作检讨。闻历史、教育两系亦然。”而通过这一系列的学习、检查、批评,瞿禅师感受到“此次三反运动,教育意义甚大,初谓与教育界中人无关,不谓成效如此”(3月24日)。
  在领导带头检讨之后,每位老师逐个检查,人人过堂。3月1日夏师“作交代,发言一小时,对从前教学不负责、政治学习不关心、脱离群众、做滥好人等等恶习,痛下砭针”,并表示“土改与三反运动,为予此生能否翻身关键”,要过好这一关。在瞿禅师检查后,张仲浦、王西彦、蒋祖怡、胡宛春、王驾吾、胡永椿、蒋云从、陆微昭、薛声震等诸位老师一一向夏师提出意见,学生代表文心慧及我也提出意见,夏师记道“陈美林望予更增强新观点教学”。
《日记》中还记述了其他老师的检查情况,以及师生所提出的意见。至于兄弟院校以及省、市其他机构的“打虎”情况,也偶有记载。如2月20日记,“闻浙大沈学植(图书馆馆长)、沈学年(农场主任)、苏步青(教务长)皆有问题。刘厅长谓浙大医院有大老虎”。2月27日记,“刘丹厅长谓杭州老虎越打越多,有些机关中打出成群老虎。浙大教职员有被打得痛哭流涕者。浙大医院院长王季午亦甚狼狈”。3月21日记,“西彦报告昨夕人民大会堂打虎情况,文教、卫生、新闻、出版四部分,当场打出老虎七十四只。王某贪黄金二千五百两,朱某以不肯彻底坦白,捕送法院。浙大顾某已交出黄金一千二百两,当场释放,加入打虎队”云云。所谓“虎”,是指“三反”分子,主要是贪污犯。至于瞿禅师所在的浙江师院的打虎情况,4月19日有记,“昨焦院长报告师院大小贪污犯一百九十余人,款项约二十亿左右,学生十人中有一人犯贪污”。在运动中,有子女揭发父母者,3月28日记,“听男女两生检讨包庇资产阶级家庭舞弊经过”;有妻子揭发丈夫者,3月3日记,“陈立作第二次交代,自承囤米为不法商人行径,词色极懊丧。予疑此事是文锦主动,虑其夫妇为此不睦”。
  1952年5月下旬,运动进入尾声,进行处理、总结。5月24日“全体师生开会,坦白之江黄金案及盗窃物资案。黄金案共一千五百两……数目之巨,令人咋舌。且钱某至今仍任总务长,仍未坦白”。当时,可由本单位组成法庭处理案件。就在师生大会召开的当天下午,“师院、财经学院人民法院成立。焦梦晓为审判长,陈立、胡寄窗为副审判长,心叔、沈镜如诸君为审判员,宣判之江黄金案及盗窃案”。焦为学院书记、陈为院长,胡为财经学院院长,心叔(任铭善)为教务长,沈镜如为教授代表,对案犯分别处以徒刑、记过、察看等不同惩罚,大抵从轻处理,夏师感叹“政府对教会学校,宽大如此”。之江大学,原为教会大学。不仅对教会学校人员处理从轻,对教授也宽大处理。5月26日记,“各系科同事开会,讨论贪污案”,“多谓领导处理太宽”。但“刘丹厅长谓管制教授,须请示中央,国家需才孔亟,对高级知识分子须爱护争取”。
  当然,运动初期不免有扩大化倾向,5月25日“沙文汉在浙大报告,亦明白说有偏向”,但后期逐步得到纠正。对广大知识分子来说,参加这场运动还是受到很大教育的,瞿禅师在4月25日的小组讨论会上便说:“三反开始时,以为必与我自己无关,不谓在此运动中竞受大教育。最显著一事即三反后对业务之尽心。解放前以著作为正业,以教书为副业,看不起学生,以为学生不能领会我之学问。上课以前从不作准备。近日教书,往往一小时课,须预备一二日工夫,却心安理得,不复杂用心,错用心。”从夏师这番话语,可以看出大多数老师的认识得到了提高,工作更加负责尽力。


  早在三反运动期间,就传来要进行思想改造运动的消息。1952年3月30日,王西彦老师对夏师说,“不日展开思想改造,须早作准备。闻北大、清华、燕京打思想老虎,甚激烈”。果然,浙江高校的思想改造运动,从5月底即开始,5月30日“传达饶漱石主席演讲”。6月3日“听林乎加部长作思想改造动员报告”,随后各系教师分别开小组会表态,夏师在6月6日的小组会上就“述曩年教小学比教大学好,今知十年来教大学,皆为个人名利出发,专心著述,与学生脱节,不似教小学时能与学生接近”,表示要积极参加运动,接受教育。
  为了减轻教师交谈的顾虑,运动领导者又将教师划分为若干互助小组,三五人聚合在一起,夏师与“孝宽(薛声震)、伦清(胡永椿)、微昭(陆维钊)”共四人为一互助组。彼此“随意讨论,颇亲切有益”(6月1 2日),“孝宽谓予不问政治,与笃好旧诗词有关,因为深居象牙塔,遂与世隔远,不谙人事。诗之失愚,可如此解释”(6月28日)。学生代表也参加互助小组活动。夏师记道,“夕陈美林、周玉华二生来,助予检查思想。大病在不关心万事。陈生谓若从危害性上多着想,可引起警惕。此语甚好”(6月27日),“夕陈美林、周玉华来,劝予对人提意见勿保留”(6月29日)。
  在同事、学生的帮助下,夏师于7月9日开始“写思想总结初稿”,次日“在互助组讲一小时,共分五部分:(一)家庭成分与主要经历。(二)生活态度与思想状况。甲、自由主义,乙、宗派主义,丙、名位观念,丁、旧伦理观念。(三)政治认识与教学建设。(四)思想根源及批判。(五)今后努力方向”。瞿禅师检查之后,王西彦老师、周玉华同学等人都提出意见。7月12日傍晚学生代表“詹尔堃、陈美林、周玉华三生来谈,谓依历史谈下去较有联系,且能全面,勿分片段谈,兹依之改作”。此后连续几天,夏师都在忙于写检查,16日写“初稿毕”;17日“改思想检查文”。学生代表提了意见后,夏师又于2 Et“晨改写思想检查文”,直至1121日“上午改写思想检查文毕”,“午后以检查文交詹、周诸生携去”,夏师的检查方告一段落。
在这过程中,夏师对于学生代表参加,甚表欢迎,并且认为“予觉同学帮助比同事大”(7#j 21日)。瞿禅师如此感受并非无因。从《日记》前后所记看来,教师之问由于种种复杂原因,在互相展开批评、帮助时,难免夹杂一些人个成见。而学生代表则无此局限。当然,个别学生代表受“极左”思潮影响,对老师态度粗暴,也是不妥的,同时也引起了老师的不满。这种情况,在三反运动时就已发生,如人类学系教授马长寿就曾对夏师说“帮助师长不应用斗地主态度”,马长寿因此语而“被评为右倾思想者,交代两次始通过”(1 952年3月4日)。有位中文系学生代表在三反时对老师提意见“出言甚激”,夏师叹道“若在解放前,将激为风潮矣”(3月2日)。这一学生代表在思想改造时的表现依旧,对老师提意见“颇多近于训斥”(7月8日),可见学生代表中亦有不同角色。
  夏师在互助小组交代通过后,我被派去帮助其他老师,联系夏师的工作则由詹尔堃、周玉华二人负责。7月22日晚,詹、周二人又找夏师交换意见,夏师又对检查作了修改,被选定为大组第一个交代的老师。大组会在7月25 El下午召开,“到中文系同事及学生代表二十余人”,“交代费时一小时半”,大家提的意见“共五十条左右”,夏师予以“总括”,“共十五条”,如薛孝宽提“不顾问政治,解放前与解放后不应混为一谈”;王驾吾提“不肯得罪人,喜为人捧场”;陆微昭提“救汉奸,谓是旧伦理观念不妥”等。大家除要求夏师进一步补充检查外,还希望他也要去帮助其他老师作检查。7月31日晚“陈美林、蒋祖怡来,邀同薛孝宽,过王家山,帮助刘操南思想改造,十一时方归”。蒋、薛、刘,均是中文系老师。
  夏师遵照大家的意见,于8月2~3 13在写思想检查清稿。8月10日继续“写补充交代稿”。于8月13日作补充交代,夏师在交代中“举皖北土改表现不积极,作文颂扬施德福,谈龙榆生出狱三件事”为例,“讲半小时”之久,“同事提意见六七条”,其中有一条即7月25日陆维钊老师所提出的“救汉奸”事,大家认为夏师“谈龙榆生事太轻松,不深刻,民族气节须检讨”。其实,夏师与已投敌之人有书信往还,早就有人议论。1942年1月9日,瞿禅师收到友人吴天五信,“论龙丁出处,嘱予当此风色,须有岩岩气象方得”,夏师坦承“对人濡忍不能刚决,▢▢(作者注:原文如此,下同。)西行后,予仍与书札往复,颇来友朋之讥”。信中所云“龙丁”当指已“西行”附敌之龙榆生、丁怀枫二人。龙榆生即龙沐勋,词人。至于夏师如何“救”他,我原先不甚了解。直到1992年《天风阁学词日记》第二册(1 938~1 947年)出版后,检阅有关日记,方始了解一点眉目,不妨摘录如下。
  1946年3月15日“夕见上海小报,榆君近自南京移押苏州”,榆君,即龙榆生,此后有关日记中或直书“榆生”或以“▢▢”代称。4月6日及18日都记有其在“苏州狱”服刑的情况,“予闻之恻然,恨无法相顾,以万元托仲连买蔬肴馈之”。4月20日又“贻万元,托人时时买饼饵馈之”。龙榆生于5月12日在狱中给夏师写信,夏师次日作复,“劝其患难中发心读佛书”。6月12日夏师“阅报,▢▢判刑十二年,虑其体弱不能支。一念之误,奈何奈何”。8月3日,徐澄宇告诉瞿禅师,说“在南京(卢)冀野座上,遇▢▢夫人……见人即哭,求冀野诸人设法为▢▢减刑”。而龙榆生对其附逆一节犹白狡辩,“谓三男五女外,又须抚其兄弟一家,不得已人白门”(5月1 9曰),即投靠“白门”(南京)汪伪乃因生活所迫。当夏师从陆微昭老师处得知龙榆生已获减刑,乃于10月9日“发▢▢苏州书,昨闻之微昭,报载减刑为五年,明后年可出狱矣”。数日后,夏师于10月13日“得▢▢苏州函,谓今年可望出狱,约买醉西湖”。大约正是在这种形势下,夏师乃伸出援手,于12月9日“发希真苏州高等法院一函,由心叔转,恳其相机照料▢▢,如有开脱机缘,多与方便”。12月6日夏师便收到希真的复后,“谓▢▢保释事,俟郑院长回苏州时即可设法,似不甚难”。希真,潘姓,夏师在之江大学任教时学生,1941年毕业后,旋即被夏师聘为助教,后随其父执郑文礼在高等法院工作。郑字烈孙,浙江东阳人,能诗。曾通过希真与夏师结识,1946年1月21日还以车载夏师去西泠印社茗坐。曾有和夏师《洞仙歌》词作。1947年4月3日夏师因“视希真病”而“晤郑文礼夫人”。有此关系,夏师方能为龙伸出救援之手。这些活动,我当年并不知晓,而与夏师共事之中文系一些老师当有所闻,因此认为夏师检讨此事“太轻松,不深刻,民族气节须检讨”云云,也就不为无因了。
  不过,从夏师的诗词作品以及1984年出版之《天风阁学词日记》(1928~1937年)有关记述来看,夏师在民族矛盾的紧急关头,还是能坚持民族气节的,其诗词创作中也饱含着爱国热情,可参见我发表于1991年2月28日《人民日报·海外版》一文《“我亦有孤剑,植发望燕云”——夏承焘先生的爱国情操》,兹不赘叙。
  在夏师于8月13日作补充交代之后,运动已进入尾声,8月下旬开始总结、填表、鉴定。8月27日夏师自己填写的优缺点为:“一、求进步心迫切。二、尚能虚心听取他人意见,但只求完成自己工作,帮他人不热心。三、对业务学习尚努力,但不肯多负教学以外责任。四、政治热情不够。五、好逸恶劳。六、缺乏斗争性。”小组的意见是:“同意夏同志这个检查,并希望依努力方向,克服以往缺点,尤其是名士派作风,宗派主义思想,对帝国主义仇恨心不够这几点。”至此,思想改造运动基本结束。8月29日夏师写道:“今日休息,思想改造三个月来,甚感劳矣。”
  我也从此专心学习,1953年暑期提早一年毕业后,虽然仍有“运动”,但未再与瞿禅师同时同地参加。与夏师再次聚首时已是8年后的1961年10月,那又是另一篇文章的内容了。

六十年前的华南垦殖调查

来源:《辉煌七十年》

海南橡胶·难忘的激情岁月

1950年代,中苏之间在天然橡胶问题上展开合作,成为共和国建立后不久中苏之间进行经济合作的最早、最大的项目之一。

为此,中方根据苏方要求决定在2年内完成750万亩橡胶定植的总目标。华南垦植局提出1952年就必须完成开荒500万亩的艰巨任务,其中仅海南岛上就要拓殖200万亩。

为迅速进行植胶土地勘测,1952年2月林业部紧急动员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农业大学、金陵大学等11所大学的植物系与森林系师生共503人,包括教授、讲师、学生组成8个勘测调查队,前往华南勘测适合橡胶种植的土地。

“60年前的事,现在还历历在目啊。”今年83岁高龄的葛其铮老人,从浙江大学毕业后就在海南农垦系统工作,几十年风风雨雨下来,他一提起1952年的那一次在海南岛上的大调查还是如数家珍。

那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帝国主义封锁、禁运橡胶等重要的国防战略物资。为此,党中央决定快速发展我国天然橡胶事业。1952年2月,中央政府政务院从全国9所学校抽调在校学生六七百人,在海南岛和粤西南地区勘测适宜橡胶种植的土地。这就是在中国橡胶史上赫赫有名的“华南垦殖调查”。

500师生激情高扬

据《脆弱的联盟:冷战与中苏关系》作者沈志华介绍,朝鲜战争一爆发,美国与其盟友便立刻禁止向苏联出售橡胶。而中国也于1951年5月18日被联合国决议实施贸易禁运,英国与东南亚各国加强了对华橡胶禁运的力度。斯大林来电希望中国迅速发展橡胶种植,且至少要达到年产量20万吨。

中科院已故院士阳含熙曾撰文记录了当时情景——

1952年2月底的杭州乍暖还寒。一天,林业部派人来到浙江大学,传达中央调农林专业师生参加华南热带资源垦殖勘测工作的消息。

“这顿时引起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巨大‘骚动’。”葛其铮记得,在动员大会上,师生以高涨的热情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争先恐后地签字报名。有个女生孩子不到半岁,但她坚持要去参加勘测,不得不给婴儿断奶,在途经长沙时将婴儿交外祖母。

此时,国内抗美援朝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保家卫国、为国奉献青春的思想在那个时代的大学生心中汹涌澎湃

原华南农业大学教授、金陵大学学生王秉忠说,实际上当时这个“垦殖调查”究竟是什么任务,谁也没有搞清楚,因为会上没有解释说明。“为什么呢?可能是保密的原因,或是根本不了解。反正我们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是不会错的。”

当时,前往华南的共有11所大学的植物系与森林系师生503人,由教授、讲师、学生组成了8个勘测调查队。

1952年3月4日,全体师生长途跋涉抵达广州后,在广东省委礼堂亲耳聆听了当时兼任华南垦殖局局长叶剑英的报告。叶剑英当时主要讲了两点:一是讲发展橡胶的重要性,二是亲切地提醒大家,要注意挂好蚊帐,不要给蚊子咬了染上疟疾,还要勤冲凉。

 美景与艰辛共存

“我们在湛江被分为两拨,一拨留在粤西南做调查,一拨去海南,我分在了海南以浙大师生为主的第七队。”葛其铮说,当时阳含熙是队长,负责琼山、文昌两县的勘测设计工作。

在阳含熙的回忆文章中,再现了当时海南岛北部的美景——

站在海南北部的玄武岩台地顶部,四望是仿佛无际的草地,微风吹过,白色的花序起伏波动,一米多高的灌木开着桃红色、白色的艳丽花朵,偶尔草丛中飞起一直鸣声啁啾的小鸟,直刺蓝天……

垦殖勘测的艰苦却与美丽的海南景色形成了鲜明对比——

野外工作开始后,大学生们每天都要抱一大捆竹子、木桩、测绳,早出晚归。因为测量时首先用经纬仪测好2条互相垂直的基线,再在角线上插上竹竿,即按三点成一线的原理延伸,边插边量,交汇成300亩大的网格。这种测量方法名叫“方格控制测量”,方法简单易行,且不需要太多仪器。

“蚂蟥拿来当裤腰带。”这个看似戏言的话,在金陵大学森林系的许添森看来却不算太夸张。他记得自己在测量水田时,突然几条蚂蟥蜂拥而至,“个大无比,伸长盈尺,回缩粗若自来水笔,三两个伸缩就游到我的大腿边。”他惊恐地跑开,没想到人到哪里蚂蟥就到了哪里,害得他老跌跟斗,一天跌了20多跤!

山里邂逅野猪对于他们来说也不罕见。有一次,葛其铮的同学汤作冲等人正在勘测时,暮然发现正前方树底下站着一头几百斤的大野猪挡住了去路。束手无策时,大野猪突然怒目扑将过来,幸亏同来的民工有经验,大家一起发声大叫,拿走各种“兵器”乱舞,才将野猪吓跑。

更夸张的是一个同学有次从野外工作回来时,发现衣服口袋里钻进了一条小蛇,吓得扯下衣服就跑。

与工作上的困难不相上下的是生活上的困难。每天只吃两顿饭,住的是草棚,洗澡是男女混用的澡堂,女生洗澡时必须有专人站岗。更让人忍俊不住的是“飞行厕所”。因为他们下到农村,找不到农民家的厕所,方便只能露天解决。由于每天测量工作都会换一个地方,于是王秉忠将其命名为“飞行厕所”。

然而,有的地方去方便时必须带上一根棍子。因为散养的猪到处觅食,甚至会把人粪当食料。这样,这边人在方便,那边一头猪哼哼着在屁股后兜圈子,有时还会有两头或更多的猪,形势就更紧张了。

即使是这样,在他们看来这段日子依然过得有滋有味。每天清晨,他们迎着朝霞出发,一直干到黄昏,才背着晚霞收工而归。晚上又得继续加班整理资料、绘图,一段时间下来,这些“白面书生”都成了非洲黑人。“我们并不觉得苦和累,似乎总是在欢声笑语中度过。”王秉忠说。

 载入中国橡胶史册之举

海南的勘测工作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当华南垦殖局号召他们志愿报名参加新中国天然橡胶事业时,大家都义无反顾地报名了。可是由于名额有限,不能每个人都留下。

7月1日公布了第一批志愿留下的人员名单,葛其铮和王秉忠都是幸运儿,他们看到自己榜上有名,都十分兴奋。

不能留下的不免有些沮丧,许添森就是其中之一:“第一批志愿留下的名单上我榜上无名,我就留下来等第二批志愿者公布,没想到还是没能上榜,不免惆怅。只有返校静候统一分配了。”

幸运的王秉忠还有更大的幸运。

“我自己的终身大事与终生事业,都与海南岛红土地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他说,老伴董建华和他是同校的同学,但在不同的系,在校时根本不相识,但因为一起来海南参加勘测,一起留下来,最终结下一辈子的姻缘。从此,他俩就再没分离过,一直在这块红土地上,为祖国热带作物教育和科学事业并肩耕耘。他俩1955年结婚,至今早已超越了金婚阶段。

像葛其铮、王秉忠、董建华一样留下来为海南的发展做出贡献的人还有很多。而他们这一次垦殖勘测早已载入中国橡胶史册,留下了丰富的成果。

北京大学生物系植物学教研室主任李继侗参加了海南岛的这次勘测后,撰写《橡胶树概论》专著,成为指导发展橡胶栽培的重要著作。原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已故老一辈资深教授、研究员曾友梅参加勘测后,制定了橡胶发展计划,为中央政府政务院作出《关于扩大培植橡胶树的决定》提供了科学的客观依据。

在为期几个月的勘测中,各地的师生们都对海南当地老百姓的勤劳、淳朴、善良印象深刻。

许添森记得,在琼海水东场(今东红农场)勘测时,口渴难耐的他们到农家讨水喝,热带的夏日病菌衍生,而农家却不备开水,只喝生水,他们自有自己的办法,就是在缸中舀一瓢生水又撕破几个黄皮泡在其中,称这样就不会拉肚子了。“这样的水又酸又甜,而且回去果然没有拉肚子。”他说。

在热带骄阳之下走了几个小时,他们又累又渴。中午的农家常常只有老人和小孩,但老人却会叫小孩爬上十几米高的椰子树摘椰子让客人喝,喝完水,椰子肉还能解饥。每次享受到这样的招待后,总要经过几番退让,才能使当地淳朴的人们收下一点钱。